一种双面倒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73697发布日期:2024-01-23 11:04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面倒角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产品内孔倒角,具体涉及一种双面倒角装置。


背景技术:

1、现有装置是将产品单个单面倒角,先将倒角芯棒放入产品中,再把产品放在座垫上,通过上冲下压对产品进行倒角,此面倒角完成后,再将倒角芯棒取出,翻转产品,重新放入倒角芯棒重复之前操作完成另一面倒角。这种方式效率低,且人为操作时容易出错造成重复倒角或者漏倒角。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双面倒角装置,通过上冲、下冲一次压制完成两面倒角。

2、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双面倒角装置,包括上芯棒,所述上芯棒的后端与相应的压机配合,用于下压倒角,所述上芯棒的下方设有下芯棒,所述下芯棒的后端固接在一下冲座垫上,所述上芯棒和下芯棒的前端设有相应的倒角r弧,产品设置于所述上芯棒的前端与下芯棒的前端之间,用于一次压制上下两个面的倒角。

4、进一步的,所述上芯棒竖向滑动地连接在上芯棒固定座上,所述上芯棒固定座固接在下冲座垫或相应的固定平台上。

5、进一步的,所述上芯棒的后端为棒帽形状,便于挡在上芯棒固定座的上端,防止上芯棒从上芯棒固定座中掉落。

6、进一步的,在所述上芯棒的棒帽与上芯棒固定座的上端之间的棒杆上套接有弹簧,用以产品倒角结束后弹回上芯棒,方便产品的上下料。

7、进一步的,所述下冲座垫的中间开有圆槽,所述下芯棒通过圆槽固定在下冲座垫上。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1、有效解决了产品两面倒角要分两次进行的繁琐工序。

10、2、彻底杜绝人为操作时容易出错造成重复倒角或者漏倒角的质量问题。

11、3、倒角完成后,上芯棒能直接弹回,产品可以直接取出来,便于操作。

12、4、倒角效率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了两倍。



技术特征:

1.一种双面倒角装置,包括上芯棒(1),所述上芯棒(1)的后端与相应的压机配合,用于下压倒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芯棒(1)的下方设有下芯棒(2),所述下芯棒(2)的后端固接在一下冲座垫(3)上,所述上芯棒(1)和下芯棒(2)的前端设有相应的倒角r弧,产品(6)设置于所述上芯棒(1)的前端与下芯棒(2)的前端之间,用于一次压制上下两个面的倒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芯棒(1)竖向滑动地连接在上芯棒固定座(4)上,所述上芯棒固定座(4)固接在下冲座垫(3)或相应的固定平台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面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芯棒(1)的后端为棒帽形状,便于挡在上芯棒固定座(4)的上端,防止上芯棒(1)从上芯棒固定座(4)中掉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面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芯棒(1)的棒帽与上芯棒固定座(4)的上端之间的棒杆上套接有弹簧(5),用以产品(6)倒角结束后弹回上芯棒(1),方便产品(6)的上下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双面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冲座垫(3)的中间开有圆槽,所述下芯棒(2)通过圆槽固定在下冲座垫(3)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是一种双面倒角装置,包括上芯棒,所述上芯棒的后端与相应的压机配合,用于下压倒角,所述上芯棒的下方设有下芯棒,所述下芯棒的后端固接在一下冲座垫上,所述上芯棒和下芯棒的前端设有相应的倒角R弧,产品设置于所述上芯棒的前端与下芯棒的前端之间,用于一次压制上下两个面的倒角。采用本技术后,操作方便,效率提高了两倍,能有效缩短生产周期,彻底解决该段工序的瓶颈问题,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人工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左志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莱特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21
技术公布日:2024/1/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