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安全带卷轴器传动齿轮的冷镦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74084发布日期:2024-03-28 18:5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安全带卷轴器传动齿轮的冷镦模具,包括第一工位冷镦模具、第二工位冷镦模具、第三工位冷镦模具、第四工位冷镦模具、第五工位冷镦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工位冷镦模具包括第一上模及第一下模,第一上模由第一上模外壳(1-1)、第一上模后垫(1-2)、第一上模套管(1-3)、第一上模冲棒(1-4)组成,第一上模外壳(1-1)的上端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第一上模后垫(1-2)的一端,第一上模后垫(1-2)的另一端连接第一上模冲棒(1-4)的一端并抵触第一上模套管(1-3)上端,第一上模冲棒(1-4)上部外侧套设第一上模套管(1-3),第一上模套管(1-3)下端抵触凹槽底端,第一上模冲棒(1-4)的另一端贯穿第一上模外壳(1-1)并位于第一上模外壳(1-1)外的下部;第一下模由第一下模外壳(1-5)、第一下模合金(1-6)、第一下模中垫(1-7)、第一下模芯子(1-8)、第一下模后垫(1-9)、第一下模锁母(1-10)、第一下模内垫(1-11)和第一下模底垫(1-12)组成,第一下模外壳(1-5)内从上至下依次嵌设有第一下模合金(1-6)、第一下模中垫(1-7)和第一下模后垫(1-9),并且第一下模合金(1-6)的上端与第一下模外壳(1-5)的上端齐平,第一下模后垫(1-9)与第一下模外壳(1-5)之间通过第一下模锁母(1-10)相连,第一下模合金(1-6)中心设有空孔,第一下模中垫(1-7)内嵌设有第一下模芯子(1-8),第一下模芯子(1-8)的顶部穿出第一下模中垫(1-7)并穿进第一下模合金(1-6)空孔内部,第一下模芯子(1-8)的底部穿出第一下模中垫(1-7)并抵接第一下模内垫(1-11),第一下模内垫(1-11)上部外套设有第一下模后垫(1-9),第一下模后垫(1-9)的下端和第一下模锁母(1-10)的下端齐平,第一下模内垫(1-11)中部外套设有第一下模底垫(1-12),第一下模底垫(1-12)上端连接第一下模锁母(1-10)的下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安全带卷轴器传动齿轮的冷镦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工位冷镦模具包括第二上模及第二下模,第二上模由第二上模外壳(2-1)、第二上模后垫(2-2)、第二上模套管(2-3)、第二上模冲棒(2-4)组成,第二上模外壳(2-1)的上端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第二上模后垫(2-2)的一端,第二上模后垫(2-2)的另一端连接第二上模冲棒(2-4)的一端、第二上模套管(2-3)上端,第二上模套管(2-3)下端和凹槽底端之间留有空隙,第二上模冲棒(2-4)上部外侧套设第二上模套管(2-3),第二上模冲棒(2-4)的另一端贯穿第二上模外壳(2-1)并位于第二上模外壳(2-1)外的下部;第二下模由第二下模外壳(2-5)、第二下模中套(2-6)、第二下模合金(2-7)、第二下模中垫(2-8)、第二下模芯子(2-9)、第二下模后垫(2-10)、第二下模锁母(2-11)、第二下模内垫(2-12)和第二下模底垫(2-13)组成,第二下模外壳(2-5)内从上至下依次嵌设有第二下模中套(2-6)、第二下模中垫(2-8)和第二下模后垫(2-10),并且第二下模中套(2-6)的上端与第二下模外壳(2-5)的上端齐平,第二下模中套(2-6)内嵌设有第二下模合金(2-7),并且第二下模合金(2-7)的高度与第二下模中套(2-6)的高度一致,第二下模后垫(2-10)与第二下模外壳(2-5)之间通过第二下模锁母(2-11)相连,第二下模合金(2-7)中心设有空孔,第二下模中垫(2-8)内嵌设有第二下模芯子(2-9),第二下模芯子(2-9)的顶部穿出第二下模中垫(2-8)并穿进第二下模合金(2-7)的空孔内部,第二下模芯子(2-9)的底部穿出第二下模中垫(2-8)并抵接第二下模内垫(2-12),第二下模内垫(2-12)上部外套设有第二下模后垫(2-10),第二下模后垫(2-10)的下端和第二下模锁母(2-11)的下端齐平,第二下模内垫(2-12)中部外套设有第二下模底垫(2-13),第二下模底垫(2-13)上端连接第二下模锁母(2-11)的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安全带卷轴器传动齿轮的冷镦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下模芯子(2-9)内部空心且内侧为花齿型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安全带卷轴器传动齿轮的冷镦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工位冷镦模具包括第三上模及第三下模,第三上模由第三上模外壳(3-1)、第三上模后垫(3-2)、第三上模套管(3-3)、第三上模冲棒(3-4)组成,第三上模外壳(3-1)的上端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第三上模后垫(3-2)的一端,第三上模后垫(3-2)的另一端连接第三上模冲棒(3-4)的一端、第三上模套管(3-3)上端,第三上模套管(3-3)下端和凹槽底端之间留有空隙,第三上模冲棒(3-4)上部外侧套设第三上模套管(3-3),第三上模冲棒(3-4)的另一端贯穿第三上模外壳(3-1)并位于第三上模外壳(3-1)外的下部;第三下模由第三下模外壳(3-5)、第三下模合金(3-6)、第三下模中垫(3-7)、第三下模套管(3-8)、第三下模芯子(3-9)、第三下模垫片(3-10)、第三下模上三针垫块(3-11)、第三下模三针芯子(3-12)、第三下模下三针垫块(3-13)、第三下模锁母(3-14)、第三下模底垫(3-15)和第三下模内垫(3-16)组成,第三下模外壳(3-5)内从上至下依次嵌设有第三下模合金(3-6)、第三下模中垫(3-7)和第三下模锁母(3-14),并且第三下模合金(3-6)的上端与第三下模外壳(3-5)的上端齐平,第三下模中垫(3-7)与第三下模外壳(3-5)之间通过第三下模锁母(3-14)相连,第三下模锁母(3-14)下端与第三下模外壳(3-5)下端齐平,第三下模合金(3-6)中心设有空孔,第三下模中垫(3-7)内从上至下依次嵌设有第三下模套管(3-8)、第三下模垫片(3-10)、第三下模上三针垫块(3-11)和第三下模下三针垫块(3-13),第三下模下三针垫块(3-13)下端和第三下模锁母(3-14)下端齐平,第三下模套管(3-8)上端穿过第三下模中垫(3-7)并位于第三下模合金(3-6)空孔内,第三下模套管(3-8)内嵌设有第三下模芯子(3-9),第三下模芯子(3-9)上端穿过第三下模套管(3-8)并位于第三下模合金(3-6)空孔内,第三下模芯子(3-9)下端依次穿过第三下模套管(3-8)、第三下模垫片(3-10)、第三下模上三针垫块(3-11)并抵触第三下模下三针垫块(3-13)上端,第三下模上三针垫块(3-11)内嵌设有第三下模三针芯子(3-12),第三下模三针芯子(3-12)上端穿过第三下模上三针垫块(3-11)并抵触第三下模垫片(3-10),第三下模三针芯子(3-12)下端依次穿过第三下模上三针垫块(3-11)、第三下模下三针垫块(3-13)并抵触第三下模内垫(3-16),第三下模内垫(3-16)和第三下模下三针垫块(3-13)之间留有空隙,第三下模内垫(3-16)上部外侧套设有第三下模底垫(3-15),第三下模底垫(3-15)上端连接第三下模锁母(3-14)下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安全带卷轴器传动齿轮的冷镦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四工位冷镦模具包括第四上模及第四下模,第四上模由第四上模外壳(4-1)、第四上模后垫(4-2)、第四上模套管(4-3)、第四上模冲棒(4-4)组成,第四上模外壳(4-1)内设有第四上模后垫(4-2),第四上模后垫(4-2)上端与第四上模外壳(4-1)齐平,第四上模后垫(4-2)下端连接第四上模冲棒(4-4)上端、第四上模套管(4-3)上端,第四上模冲棒(4-4)上部外侧套设第四上模套管(4-3),第四上模套管(4-3)下端贯穿第四上模外壳(4-1)并位于第四上模外壳(4-1)外的下部,第四上模冲棒(4-4)下端贯穿第四上模外壳(4-1)并位于第四上模外壳(4-1)外的下部;第四下模由第四下模外壳(4-5)、第四下模上模片(4-6)、第四下模下合金(4-7)、第四下模中套(4-8)、第四下模中垫(4-9)、第四下模套管(4-10)、第四下模芯子(4-11)、第四下模上三针垫块(4-12)、第四下模三针芯子(4-13)、第四下模下三针垫块(4-14)、第四下模锁母(4-15)、第四下模推棒(4-16)、第四下模弹簧(4-17)、第四下模螺柱(4-18)和第四下模底垫(4-19)组成,第四下模外壳(4-5)内从上至下依次嵌设有第四下模上模片(4-6)、第四下模中套(4-8)、第四下模中垫(4-9)和第四下模锁母(4-15),并且第四下模上模片(4-6)的上端与第四下模外壳(4-5)的上端齐平,第四下模中垫(4-9)与第四下模外壳(4-5)之间通过第四下模锁母(4-15)相连,第四下模锁母(4-15)下端与第四下模外壳(4-5)下端齐平,第四下模上模片(4-6)中心设有空孔,第四下模中垫(4-9)内嵌设有第四下模套管(4-10)、第四下模上三针垫块(4-12)和第四下模下三针垫块(4-14),第四下模下三针垫块(4-14)下端穿过第四下模中垫(4-9)并位于第四下模中垫(4-9)外的下部,第四下模下三针垫块(4-14)下部外侧套设第四下模底垫(4-19),第四下模底垫(4-19)下端和第四下模下三针垫块(4-14)下端齐平,第四下模底垫(4-19)上端连接第四下模锁母(4-15)下端,第四下模中套(4-8)内嵌设有第四下模下合金(4-7),第四下模下合金(4-7)上端和第四下模中套(4-8)上端齐平,第四下模下合金(4-7)内嵌设有第四下模套管(4-10),第四下模套管(4-10)上端与第四下模下合金(4-7)上端齐平,第四下模套管(4-10)下端穿过第四下模中套(4-8)并抵接第四下模上三针垫块(4-12),第四下模套管(4-10)内嵌设有第四下模芯子(4-11),第四下模芯子(4-11)上端穿过第四下模套管(4-10)并位于第四下模上模片(4-6)的空孔下端,第四下模芯子(4-11)下端穿过第四下模套管(4-10)、第四下模上三针垫块(4-12)并抵接第四下模下三针垫块(4-14),第四下模上三针垫块(4-12)内嵌设有第四下模三针芯子(4-13),第四下模三针芯子(4-13)上端穿过第四下模上三针垫块(4-12)并抵触第四下模套管(4-10),第四下模三针芯子(4-13)下端依次穿过第四下模上三针垫块(4-12)、第四下模下三针垫块(4-14)并位于第四下模下三针垫块(4-14)外的下部,第四下模下三针垫块(4-14)内从上至下依次嵌设有第四下模推棒(4-16)、第四下模弹簧(4-17)和第四下模螺柱(4-18),第四下模推棒(4-16)上端抵接第四下模芯子(4-11),第四下模螺柱(4-18)下端与第四下模底垫(4-19)下端齐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安全带卷轴器传动齿轮的冷镦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四上模冲棒(4-4)为花齿型棒体结构;第四下模上模片(4-6)空孔内侧为花齿型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安全带卷轴器传动齿轮的冷镦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五工位冷镦模具包括第五上模及第五下模,第五上模由第五上模外壳(5-1)、第五上模后垫(5-2)、第五上模套管(5-3)、第五上模冲棒(5-4)组成,第五上模外壳(5-1)内设有第五上模后垫(5-2),第五上模后垫(5-2)上端与第五上模外壳(5-1)齐平,第五上模后垫(5-2)下端连接第五上模冲棒(5-4)上端、第五上模套管(5-3)上端,第五上模冲棒(5-4)上部外侧套设第五上模套管(5-3),第五上模套管(5-3)下端贯穿第五上模外壳(5-1)并位于第五上模外壳(5-1)外的下部,第五上模冲棒(5-4)下端贯穿第五上模外壳(5-1)并位于第五上模外壳(5-1)外的下部;第五下模由第五下模外壳(5-5)、第五下模中套(5-6)、第五下模合金(5-7)、第五下模中垫(5-8)、第五下模套管(5-9)、第五下模芯子(5-10)、第五下模上三针垫块(5-11)、第五下模三针芯子(5-12)、第五下模下三针垫块(5-13)和第五下模底垫(5-14)组成,第五下模外壳(5-5)内从上至下依次嵌设有第五下模中套(5-6)、第五下模中垫(5-8)、第五下模上三针垫块(5-11)、第五下模下三针垫块(5-13)和第五下模底垫(5-14)组成,并且第五下模中套(5-6)的上端与第五下模外壳(5-5)的上端齐平,第五下模底垫(5-14)的下端和第五下模外壳(5-5)的下端齐平,第五下模底垫(5-14)中心设有空孔,第五下模中套(5-6)内嵌设有第五下模合金(5-7),第五下模合金(5-7)和第五下模中套(5-6)的高度一致,第五下模合金(5-7)中心设有空孔,第五下模中垫(5-8)内嵌设有第五下模套管(5-9),第五下模套管(5-9)上端穿过第五下模中垫(5-8)并位于第五下模合金(5-7)空孔内,第五下模套管(5-9)下端与第五下模中垫(5-8)下端对齐并抵接第五下模上三针垫块(5-11),第五下模套管(5-9)内嵌设有第五下模芯子(5-10),第五下模芯子(5-10)上端穿过第五下模套管(5-9)并位于第五下模合金(5-7)空孔内,第五下模芯子(5-10)下端穿过第五下模套管(5-9)、第五下模上三针垫块(5-11)并抵接第五下模下三针垫块(5-13),第五下模上三针垫块(5-11)内嵌设有第五下模三针芯子(5-12),第五下模三针芯子(5-12)上端穿过第五下模上三针垫块(5-11)并抵触第五下模套管(5-9),第五下模三针芯子(5-12)下端依次穿过第五下模上三针垫块(5-11)、第五下模下三针垫块(5-13)、第五下模底垫(5-14)的空孔并位于第五下模底垫(5-14)外的下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安全带卷轴器传动齿轮的冷镦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五上模冲棒(5-4)为花齿型棒体结构;第五下模合金(5-7)空孔内侧为花齿型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冷镦模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安全带卷轴器传动齿轮的冷镦模具。一种用于安全带卷轴器传动齿轮的冷镦模具,包括第一工位冷镦模具、第二工位冷镦模具、第三工位冷镦模具、第四工位冷镦模具、第五工位冷镦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工位冷镦模具包括第一上模及第一下模。本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提供一种安全带卷轴器传动齿轮的冷镦模具,提供五道冷镦模具,将原料通过五道冷镦模具进行冷镦完成,每道模具可以单独进行生产,省去了后续繁复的工序,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苏祥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日泰(上海)汽车标准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1
技术公布日:2024/3/27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