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边模具、使用其的卷边方法及汽车门制备中的卷边方法_2

文档序号:9427809阅读:来源:国知局
固定结构上后,使卷边模具的凹形部对准第二部分侧边的上端部,采用竖直下压的方式将第二部分侧边压至与第一部分侧边大致平行的水平状态,从而制作得到U形卷边;本发明的卷边方法,工艺简便,操作简单,制作得到的U形卷边质量高,强度大。
[0041]7.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汽车门制备中的卷边方法,其中卷边采用上述的卷边方法制作而成,具有工艺简便,操作简单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4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现有技术或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现有技术或【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中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43]图1是现有技术中汽车门内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44]图2是图1中A部分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45]图3是现有技术中靠近过孔的内侧边的横截面图。
[0046]图4是改进后的靠近过孔的内侧边的横截面图。
[0047]图5是拉延步骤后的板材结构图。
[0048]图6是开设过孔步骤后的板材结构图。
[0049]图7是翻边步骤后的板材结构图。
[0050]图8是卷边步骤后的板材结构图。
[0051]图9是使用卷边凸模、卷边凹模和压件器对汽车门内板进行卷边的结构原理图。
[0052]附图标记:01_断面,02-U形卷边,03-弧形外壁;1_板材,10-边缘部分,11-第一部分侧边,12-第二部分侧边,13-水平部分,14-弧形部,2-过孔,3-目标曲面,4-U形卷边,61-卷边凸模,611-斜面,612-压制面,613-限制面,614-引导面,62-卷边凹模,621-第二挤压面,622-支撑面,7-压件器,701-第一挤压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53]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下述的实施例不是本发明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其它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54]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0055]实施例1
[005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卷边模具,如图9所示,包括:固定结构,用于固定板材I并至少从所述板材I的第一部分侧边11底部支撑所述板材I ;卷边凸模61,具有凹形部,所述凹形部用于将所述板材I的与所述第一部分侧边11大致垂直的第二部分侧边12弯折成与所述第一部分侧边11大致平行的水平状态,以形成U形卷边4。
[0057]本实施例的卷边模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在大致成垂直状态的板材I上直接模压出U形卷边,而无需将其搬移至气动车间使用气动夹具加工,因而加工过程快捷,生产效率高。
[0058]本实施例中,上述大致垂直是指第二部分侧边12与第一部分侧边11之间的夹角在70-95°之间,大致平行是指第二部分侧边12与第一部分侧边11之间的夹角在±10°之间。
[0059]所述凹形部具有限制面613以及压制面612,限制面613竖直设置,用于限制所述第二部分侧边12向远离所述第一部分侧边11方向弯折,且抵靠在第二部分侧边12外侧壁上时,能防止第二部分侧边12向着远离第一部分侧边11的方向凸起,能够形成高质量U形卷边4 ;压制面612水平设置,用于向所述第一部分侧边11方向压制所述第二部分侧边12,从而形成U形卷边。
[0060]所述凹形部还具有引导面614,所述引导面614倾斜设置,并平滑连接所述限制面613和所述压制面612。在使用压制面612下压第二部分侧边12时,引导面614能向第一部分侧边11方向引导第二部分侧边12,防止第二部分侧边12被竖直正压导致的自身弯曲。
[0061]所述卷边凸模61还具有斜面611,所述斜面611与所述限制面613远离所述引导面614的一端连接,所述斜面611与所述引导面614的倾斜方向相同。所述斜面611与所述压制面612之间的夹角为120°。在第二部分侧边12与第一部分侧边之间的夹角大于90° (板材I自身具有一定弹性,将第二部分侧边12翻边至与第一部分侧边11垂直时,第二部分侧边12仍有可能向外侧变形,使第一部分侧边11与第二部分侧边12之间的夹角大于90° )时,在压制面612向下挤压第二部分侧边12之前,斜面611可以先向第一部分侧边11方向挤压第二部分侧边12,从而提高本实施例卷边模具的卷边适用性,扩展使用范围,使得当第二部分侧板12与第一部分侧边11之间的夹角在90-120°时,仍有很好的卷边效果。
[0062]作为一种变形,所述斜面611与所述压制面612之间的夹角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灵活调整,在115-135°范围内均能很好地实现发明目的,例如115°、125°、135°等等。
[0063]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卷边凹模62,所述卷边凹模62具有用于从所述第一部分侧边11底部支撑所述板材I的支撑面622。在压制面612下压第二部分侧边12时,支撑面622从底部支撑第一部分侧边11,能够防止第一部分侧边11因受力而变形,能够保护第一部分侧边11。
[0064]所述固定结构还包括压件器7,压件器7具有用于与所述板材I顶面贴合接触的第一挤压面701 ;所述卷边凹模62具有与所述第一挤压面701相对,且与所述板材I底面贴合接触的第二挤压面621。将压件器7和卷边凹模62相互靠近,即可将板材I挤压固定,而且贴合接触的挤压面的设置,能够保护板材I已经成型的造型不受后期卷边操作的影响。
[0065]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固定结构可以做多种变形,只要能够保证将板材I固定,而不影响卷边过程的正常进行即可。
[0066]作为一种改进,上述第一挤压面701和第二挤压面621均为曲面,以能够适应板材I在卷边之前形成的曲面,以对曲面进行固定。
[0067]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卷边模具可以适用于U形卷边,也可以适用于具有U形卷边部分的其它卷边,其可以适用于汽车门内板中的U形卷边,也可以适用于其它具有U形卷边或U形卷边部分的部件的制备。
[0068]实施例2
[0069]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采用实施例1中的卷边模具进行卷边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70]S1.利用固定结构将板材I的第一部分侧边11固定在水平状态,使所述板材I的与所述第一部分侧边11大致垂直的第二部分侧边12竖直向上设置;
[0071]S2.将卷边模具61的凹形部对准所述第二部分侧边12的上端部,并使得所述第二部分侧边12整体上处于所述凹形部的水平投影范围内;
[0072]S3.利用凹形部对所述第二部分侧边12施加压力,将所述第二部分侧边12弯折成与所述第一部分侧边11大致平行的水平状态,以形成U形卷边4。
[0073]步骤SI中,使用卷边凹模62的支撑面622从底部支撑第一部分侧边11,将板材I挤压固定在第一挤压面701和第二挤压面621之间。
[0074]S3步骤中,所述凹形部具有限制面613以及压制面612,限制面613竖直设置,能够在凹形部下压过程中限制所述第二部分侧边12向远离所述第一部分侧边11方向弯折,且抵靠在第二部分侧边12外侧壁上时,能防止第二部分侧边12向着远离第一部分侧边11的方向凸起,从而形成高质量U形卷边4 ;压制面612水平设置,能够向所述第一部分侧边11方向压制所述第二部分侧边12,从而便于形成U形卷边。
[0075]S3步骤中,所述凹形部还具有引导面614,所述引导面613倾斜设置,并平滑连接所述限制面613和所述压制面612。在使用压制面612下压第二部分侧边12时,引导面613能向第一部分侧边11方向引导第二部分侧边12,防止第二部分侧边12被竖直正压导致的自身弯曲。
[007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