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端钮盒组件组装机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722146阅读:来源:国知局
松开的夹紧气缸以及控制夹爪上下或左右运动的运动气缸,通过控制卡爪的上下或左右运动,将端钮盒卡住并转移至下一道工序的工作位。
[0035]所述转盘装置12包括转盘、分割器、端钮盒夹具和电机,所述端钮盒夹具在圆周方向上均匀设置在所述转盘上,固定设置有所述转盘的所述分割器在电机的驱动下每次转动固定角度。本实施例中,所述转盘上均匀等分设置有12个端钮盒夹具,该转盘在所述分割器的作用下每次转动30度。
[0036]作为可变换的实施例,所述分割器和所述电机可替换为步进电机,还可用动力装置与槽轮机构、棘轮机构或凸轮机构组合等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设计方法代替。
[0037]从图2中可以看出,位于所述铜棒压入总成下游,所述组装机设置有点漆装置9、异型螺母热熔嵌入装置10和锁螺丝装置13。所述点漆装置9、所述异型螺母热熔嵌入装置10和所述锁螺丝装置13围绕转盘装置12设置,且位于该转盘装置12的上侧。
[0038]所述点漆装置9设置于该转盘装置12 —个工位的上方,包括点漆机构和控制点漆机构运动的第一控制机构,该点漆装置9完成对端钮盒的点漆工艺要求。所述异型螺母热熔嵌入装置10设置于该转盘装置12 —个工位的上方,通过热熔的方式把异型螺母嵌入到端钮盒内,该装置主要有热熔机构和控制热熔机构的第二控制机构。上述控制机构通常包括气缸和伺服电机。
[0039]所述锁螺丝装置11包括两把自动螺丝刀以及控制所述自动螺丝刀的上下气缸。本实施例中,该组装机共设置有四组锁螺丝装置11,分别设置于所述转盘装置12的四个工位上。每个工位上的锁螺丝装置11组成结构都是相同的,但每组锁螺丝装置11锁两颗不同的螺丝。本实施例中,所述端钮盒上需锁8颗螺丝,可知当端钮盒通过该四个工位后,即可完成锁螺丝的工艺。
[0040]所述锁螺丝装置11的数目和位置可根据组装机的具体情况以及端钮盒螺丝数量和位置具体确定。
[0041]所述组装机还包括检测设置于所述转盘的所述端钮盒夹具内是否有端钮盒或其他物品的夹具清空检测装置,以及检测所述转盘上的端钮盒夹具是否缺少或位置是否正确的夹具检测装置。所述夹具清空检测装置和所述夹具检测装置均可采用光电开关实现。本实施例中,所述夹具清空检测装置采用反射式光电开关,其中反射器设置于夹具上,接收器设置于夹具上方。当夹具上无物体时,接收器会接收到发射器发出的光电信号。所述夹具检测装置9采用漫反射光电开关,设置于夹具一侧,当夹具缺少或位置发生变化时会引起漫反射光电开关信号的改变。
[0042]所述夹具检测装置和所述夹具清空检测装置与控制系统电连接,为后道工序的程序控制动作是否需要改变提供信号参考。
[0043]所述组装机还包括将所述端钮盒从所述转盘装置12转移至下料输送线3的所述下料装置13。所述下料输送线3包括并行设置的两条输送线,分别为正品输送线3a和废品输送线3b。所述正品输送线3a和所述废品输送线3b可独立设置,分别包括各自的电机以及皮带等。本实施例中,所述下料输送线3的输送带上方设置有三条挡板,相邻的两挡板将该下料输送线3分为正品输送线3a和废品输送线3b。如此设计可是使输送线结构更简单,而且节约成本更低。
[0044]所述下料装置13与所述转接装置结构原理相同,但其具体的运动需控制系统控制。该下料装置13在控制系统下将端钮盒分选至正品输送线3a和废品输送线3b。
[0045]显而易见地,本实用新型中的气缸可以用液压缸或者其它机构代替。
[0046]为按要求完成本技术方案,所述组装机还应包括由各类传感器以及控制器等电器元件组成的控制系统。本文不再赘述。
[004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端钮盒组件组装机的工作过程:
[0048]1.启动该端钮盒组件组装机的电源和气源,人工将端钮盒放置上料输送线2 ;
[0049]2.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第一转接装置4a将上料输送线2上的端钮盒转移至端钮盒位移装置5内,端钮盒在端钮盒位移装置5的作用下,有序排列和运动,铜棒上料装置6、铜棒第一压入装置7和铜棒第二压入装置8执行相应的动作完成对端钮盒铜棒的压入;
[0050]3.第二转接装置4b将端钮盒转移至转盘装置12上的端钮盒夹具上,转盘装置12通过间歇运动将端钮盒运送至各个工位。点漆装置9、异型螺母嵌入装置12以及锁螺丝装置11按要求完成对端钮盒点漆、异型螺母嵌入和锁螺丝;
[0051]4.控制系统根据检测装置的检测信息判断出正品和废品,下料装置13在控制系统控制下将组装好的端钮盒分拣至正品输送线3a或废品输送线3b。
[0052]通过以上步骤完成整个对端钮盒的组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端钮盒组件组装机工作时无需员工操作,自动化程度和工作效率较高。
[0053]其他实施方式中,该组装机还可以不设置如图1所示的整体机架,即每个工艺步骤中的设备安装在各自机架或安装座上,其同样可以实现该组装机的各部分功能。
[0054]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主权项】
1.一种端钮盒组件组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输送端钮盒的上料输送线(2);位于所述上料输送线(2)下游的铜棒压入总成;位于所述铜棒压入总成下游的点漆装置(9)、异型螺母热熔嵌入装置(10)及锁螺丝装置(13),其中,所述点漆装置(9)、所述异型螺母热熔嵌入装置(10)及所述锁螺丝装置(10)分别设置于用于夹持所述端钮盒且可转动的转盘装置(12)上侧;还包括两组转接装置,所述转接装置分别将所述端钮盒从所述上料输送线(2)转送至所述铜棒压入总成以及从所述铜棒压入总成转送至所述转盘装置(1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钮盒组件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钮盒组件组装机包括下料输送线(3 ),所述下料输送线(3 )包括正品输送线(3a)和废品输送线(3b ),该端钮盒组件组装机还包括将所述转盘装置(12)上完成组装的端钮盒分拣至所述正品输送线(3a)或所述废品输送线(3b)的下料装置(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钮盒组件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装置及所述下料装置(13)包括夹爪,以及控制夹爪夹紧或松开的夹紧气缸以及控制夹爪运动的运动气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钮盒组件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棒压入总成包括端钮盒位移装置(5),所述端钮盒位移装置(5)包括左右移动端钮盒的移动装置和升降所述移动装置的升降装置;该铜棒压入总成还包括位于所述端钮盒位移装置(5)的其中一侧且沿所述端钮盒的滑动方向依次设置的铜棒上料装置(6)、铜棒第一压入装置(7)和铜棒第二压入装置(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端钮盒组件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棒第一压入装置(7)和所述铜棒第二压入装置(8 )结构相同,包括第二推动气缸,所述第二推动气缸通过推动与铜棒配合的作用块将铜棒压入至端钮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钮盒组件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装置(12)包括转盘,在圆周方向上均匀设置在所述转盘上的端钮盒夹具,以及固定所述转盘的分割器,所述分割器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每次转动固定角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端钮盒组件组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所述端钮盒夹具内是否有端钮盒或其他物品的夹具清空检测装置(17),以及检测所述转盘上的端钮盒夹具是否缺少或位置是否正确的夹具检测装置(9)。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钮盒组件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型螺母热熔嵌入装置(10)包括热熔机构和控制热熔机构运动的第一控制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钮盒组件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点漆装置(9)包括气点漆机构和控制点漆机构运动的第二控制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钮盒组件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螺丝装置(11)包括两把自动螺丝刀以及控制所述自动螺丝刀的上下气缸,该端钮盒组件组装机设置有四组锁螺丝装置(1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端钮盒组件组装机,包括用于输送端钮盒的上料输送线;位于所述上料输送线下游的铜棒压入总成;位于所述铜棒压入总成下游的点漆装置、异型螺母热熔嵌入装置及锁螺丝装置,其中,所述点漆装置、所述异型螺母热熔嵌入装置及所述锁螺丝装置分别设置于用于夹持所述端钮盒且可转动的转盘装置上侧;还包括两组转接装置,所述转接装置分别将所述端钮盒从所述上料输送线转送至所述铜棒压入总成以及从所述铜棒压入总成转送至所述转盘装置上。该技术方案实现了整个端钮盒组件组装、点漆、分拣工序自动化并避免了人为操作带来的风险,节省了人力及场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产品质量。
【IPC分类】B23P21-00
【公开号】CN204430751
【申请号】CN201520040958
【发明人】李从伟, 邵翌, 刘刚, 胡彭真
【申请人】浙江正泰仪器仪表有限责任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1日
【申请日】2015年1月21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