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焊机喂丝系统的管状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33939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焊机喂丝系统的管状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焊机喂丝系统的管状构件。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应用于板材常化酸洗线的焊机主要用于对前后两卷带钢进行焊接,进而满足常化酸洗机组连续生产的要求,常化酸洗机组作为冷轧高硅薄板生产的第一道工序对工艺速度稳定性要求极高,焊机必须在55秒内完成合格的焊缝才能保证产线的正常生产,但是由于板材硅含量的升高导致其焊接性能极差,如此,使得现有的焊机在焊接过程中通常会加入焊丝对板材成分进行中和以确保焊缝质量过关,能够确保生产线的正常生产的稳定性,并能够提高所述焊机的工作效率。
[0003]现有的焊机在喂丝时,焊丝通过焊机的下喂丝进给轮再进入下喂丝管,但由于下喂丝管和下喂丝进给轮的间距较大,而且焊丝在经过下喂丝管并进入焊接熔池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受到变化阻力的影响,在阻力过大时,焊丝将在下喂丝管和下喂丝进给轮间发生弹性变形,焊丝弹性变形致使喂丝动力沿垂直于焊丝运动方向的分力加大,导致焊丝的给进动力会不够,使得焊丝不能稳定的进入下喂丝给进轮,从而会出现焊丝外溢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焊机喂丝系统的管状构件,增加焊丝径向支持力,降低焊丝出现塑性变形的概率,进而确保了焊丝进给动力可以沿焊丝稳定沿进给轮切向输出,使得焊丝外溢的可能性也得以降低。
[000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焊机喂丝系统的管状构件,所述焊机包括下喂丝管和下喂丝进给轮,所述管状构件包括第一回转体和第二回转体,所述第一回转体和所述第二回转体组成阶梯状回转体,所述第一回转体的横截面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回转体的横截面的面积,所述阶梯状回转体中具有一通孔,所述通孔与焊丝匹配,所述第二回转体与所述下喂丝管套接,所述第一回转体设置在所述下喂丝进给轮的下端。
[0006]可选的,所述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焊丝的直径。
[0007]可选的,所述第一回转体的前端的下部设置成倒角结构。
[0008]可选的,所述第一回转体的倒角结构部分与所述下喂丝进给轮配合。
[0009]可选的,所述倒角结构部分的端面与所述下喂丝进给轮中的动力轮的切线平行。
[0010]通过一个实施例或多个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或者优点:
[0011]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管状构件的第二回转体与下喂丝管套接,以及第一回转体设置在下喂丝进给轮的下端,且焊丝通过下喂丝进给轮之后,再通过所述第一回转体和所述第二回转体组成阶梯状回转体中的通孔进入下喂丝管中,从而能够缩短焊丝从下喂丝进给轮进入下喂丝管的过程中通过没有支撑物的通道的距离,且使得焊丝径向支持力得以增加,从而能够有效降低焊丝出现塑性变形的概率,进而确保了焊丝进给动力可以沿焊丝稳定沿下喂丝进给轮切向输出,使得焊丝外溢的可能性也得以降低。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管状构件的结构图;
[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管状构件与焊机的连接结构图。
[0014]图中有关附图标记如下:
[0015]10一一第一回转体,11一一第二回转体,12一一通孔,13—一倒角结构部分的端面,20一一下喂丝管,21一一下喂丝进给轮,22一一动力轮,23一一压轮,24一一上喂丝进给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焊机喂丝系统的管状构件,增加焊丝径向支持力,降低焊丝出现塑性变形的概率,进而确保了焊丝进给动力可以沿焊丝稳定沿进给轮切向输出,使得焊丝外溢的可能性也得以降低。
[001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焊机喂丝系统的管状构件,参见图1和图2,所述管状构件包括第一回转体10和第二回转体11,第一回转体10和第二回转体11组成阶梯状回转体,第一回转体10的横截面的面积大于第二回转体20的横截面的面积,所述阶梯状回转体中具有一通孔12,通孔12与焊丝匹配,第二回转体11与所述焊机的下喂丝管20套接,第一回转体10设置在下喂丝进给轮21的下端。
[0018]其中,通孔12的直径大于所述焊丝的直径,以确保所述焊丝可以顺利从通孔12中通过,进一步的,第二回转体11与下喂丝管20采用基孔制过渡配合,使得第二回转体11能够更稳定的套接在下喂丝管20中。
[0019]具体的,参见图2,第一回转体10的尺寸根据下喂丝进给轮21来进行设定,使下喂丝进给轮21在转动过程中与第一回转体10不接触即可;进一步的,下喂丝进给轮21包括动力轮22和压轮23,且动力轮22和压轮23之间由缝隙,用于方便焊丝通过,且动力轮22的直径小于压轮23的直径。
[0020]具体的,参见图2,为了进一步缩小所述管状构件与下喂丝进给轮21之间的距离,即降低焊丝在没有支撑物的状态下前进的距离以增加焊丝径向支持力且使得溢丝空间缩小,第一回转体10的前端的下部设置成倒角结构,第一回转体10的前端为靠近下喂丝进给轮21的一端,使得第一回转体10的倒角结构部分与下喂丝进给轮21配合,避免出现下喂丝进给轮21在转动时与第一回转体10接触,对下喂丝进给轮21的正常转动不造成影响,有效确保了下喂丝进给轮21转动的稳定性能。
[0021]具体的,参见图2,为了最大限度的缩小所述管状构件与下喂丝进给轮21之间的距离,进一步降低焊丝在没有支撑物的状态下前进的距离以进一步增加焊丝径向支持力,所述倒角结构部分的端面13与下喂丝进给轮21中的动力轮22的切线平行。
[0022]具体的,所述管状构件的材质硬度需小于所使用的焊丝的硬度,且强度要大于所述焊丝的弯度强度,以确保焊丝能够更稳定从通孔12中通过,其中,所述管状构件的材质例如可以是铜、尼龙等材质。
[0023]具体的,参见图2,所述焊机还包括上喂丝进给轮24,设置在下喂丝进给轮21之前,焊丝是再通过上喂丝进给轮24之后再进入下喂丝进给轮21,然后再将焊丝输出到下喂丝管20中。
[0024]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参见图2,第二回转体11的部分或全部插入到下喂丝管20内,使得第二回转体11插入到下喂丝管20内的部分的端面与下喂丝管20的端面贴合,以确保所述管状构件能够更稳定的固定在下喂丝管20上,在所述管状构件安装到下喂丝管20之后,确保第一回转体20的前端与下喂丝进给轮21的间距不小于1mm,例如可以为lmm、2mm、3mm和4_,且所述管状构件不会发生以其轴线为中心的旋转。
[0025]通过一个实施例或多个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或者优点:
[0026]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管状构件的第二回转体与下喂丝管套接,以及第一回转体设置在下喂丝进给轮的下端,且焊丝通过下喂丝进给轮之后,再通过所述第一回转体和所述第二回转体组成阶梯状回转体中的通孔进入下喂丝管中,从而能够缩短焊丝从下喂丝进给轮进入下喂丝管的过程中通过没有支撑物的通道的距离,且使得焊丝径向支持力得以增加,从而能够有效降低焊丝出现塑性变形的概率,进而确保了焊丝进给动力可以沿焊丝稳定沿下喂丝进给轮切向输出,使得焊丝外溢的可能性也得以降低。
[0027]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使显而易见的,本文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应用于焊机喂丝系统的管状构件,所述焊机包括下喂丝管和下喂丝进给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构件包括第一回转体和第二回转体,所述第一回转体和所述第二回转体组成阶梯状回转体,所述第一回转体的横截面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回转体的横截面的面积,所述阶梯状回转体中具有一通孔,所述通孔与焊丝匹配,所述第二回转体与所述下喂丝管套接,所述第一回转体设置在所述下喂丝进给轮的下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状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焊丝的直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状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转体的前端的下部设置成倒角结构。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状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转体的倒角结构部分与所述下喂丝进给轮配合。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状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角结构部分的端面与所述下喂丝进给轮中的动力轮的切线平行。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焊机喂丝系统的管状构件,所述焊机包括下喂丝管和下喂丝进给轮,所述管状构件包括第一回转体和第二回转体,所述第一回转体和所述第二回转体组成阶梯状回转体,所述第一回转体的横截面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回转体的横截面的面积,所述阶梯状回转体中具有一通孔,所述通孔与焊丝匹配,所述第二回转体与所述下喂丝管套接,所述第一回转体设置在所述下喂丝进给轮的下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焊机喂丝系统的管状构件,增加焊丝径向支持力,降低焊丝出现塑性变形的概率,进而确保了焊丝进给动力可以沿焊丝稳定沿进给轮切向输出,使得焊丝外溢的可能性也得以降低。
【IPC分类】B23K37/00
【公开号】CN204686300
【申请号】CN201520295490
【发明人】玄利剑, 齐杰斌, 郑利元, 刘新亮, 张长富, 唐晓宇, 李冠良, 邹鹏程
【申请人】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0月7日
【申请日】2015年5月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