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抛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8827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抛光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零部件的光整和去毛刺加工设备技术,具体为用于小型异形零部件抛光加工的卧式行星滚筒抛光机,国际专利分类号拟为Int.Cl7.B24B39/00。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一种新型抛光机。它具有小料桶与工作主机一体化,装卸料直接在抛光机工作面进行,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节省占地等的特点。
本发明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抛光机,包括机架、挡板、罩盖、行星轮系、小料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星轮系采用悬臂梁结构安装在机架上,且位置与机架工作面平行,在行星轮端盘上垂直其端面固装有对称于其中心的两个支架,支架上开有滑槽;还包括由2-8个所述的小料桶组成的小料桶组;小料桶组侧壁对称位置上设计有可配装在所述滑槽内的支轴,支轴套有螺纹,并配装有可将小料桶组位置固定的螺母。
本发明抛光机是在现有抛光机基础上,作了重大改进设计而成的。其关键点是解决小料桶与工作主机分离,从而带来装卸料十分麻烦和劳动强度大等一系列问题。本发明将现有的侧面行星轮传动的简支梁卧式滚筒结构,改变设计为正面行星轮传动的悬臂梁行星轮端盘支架结构,并利用该支架和其上的滑槽将集合成组的小料桶配装在行星轮端盘上。这种设计不但结构简单,而且可以使小料桶与工作主机一体化,同时小料桶组既可在滑槽内做垂直于行星轮端面的前后移动,又可以做垂直于行星轮端面的转动,可简单方便地装卸物料,解决了现有抛光机虽存在明显缺陷但又不得不用的问题。由于小料桶与工作主机一体化,不用人工搬来搬去装卸物料,因此劳动强度大为降低,也消除了因搬运不慎可能导致的安全事故,同时节省了众多小料桶占用的大量场地;再有,集合成组的小料桶可以方便地一组一组地装卸物料,提高了装卸物料的速度,也即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进一步叙述本发明本发明在多年研制生产卧式行星抛光机即传统抛光机的基础上,经过深入企业的调研,针对现有产品所存在的问题,研制出了本发明抛光机,起名为行星端盘式抛光机。本发明抛光机(参见

图1、2、3)包括原有的机架13、挡板11、罩盖15、行星轮系1、小料桶2等零部件和结构,但仍采用行星轮系传动原理,以保持在机器运动方面具有的高效率特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星轮系1采用悬臂梁结构利用支座14安装在机架13上,且位置与机架13工作面A平行,在行星轮端盘3上垂直其端面固装有对称于其中心的两个支架4,支架4上开有滑槽5;还包括由2-8个所述的小料桶2组成的小料桶组12;小料桶组12侧壁对称位置上设计有可配装在所述滑槽5内的支轴6,支轴6套有螺纹,并配装有可将小料桶组12位置固定在支架4上的螺母7。
本发明抛光机的工作面A(操作位置)与行星轮端盘3旋转方向(也即小料桶组12的旋转方向)平行,与现有抛光机滚筒20回转方向(也即小料桶2的旋转方向,参见图4、5)与工作面A垂直相比,这种设计更具有安全性。
本发明行星轮系1大端盘和联接在大端盘上的行星轮端盘3均采用悬臂结构,简洁明快,运转滑畅。机架13为一面开放式结构(参见图3)。整个运转部分位于机架凹入部分,整体性和安全性好。
本发明小料桶组12所述的支轴6与行星轮端盘3上所述的支架4和滑槽5之间采用可调式联接(参见图7、2、3)。小料桶组12可沿所述滑槽5向工作面A拉出或推进,并可以所述的支轴6为轴上下翻转。工作时,通过小料桶组12两侧的支轴6用螺母7把其与支架4也即行星轮端盘3锁定,使其与行星轮端盘3一同回转工作。小料桶组12向外拉出并向上翻转时可装料(也是工作位置),向下翻转则可卸料,方便快捷,省力省时。这种可调式联接设计的另一个好处是当小料桶组12与行星轮端盘3倾斜一定角度(也意味着可多角度)固装在支架4上时,抛光机可实现全面流动式抛光,而现有抛光机小料桶2在所述滚筒20上只有卧式一种工位(参见图4)。考虑到机器的体积、操作方便和被加工物料的形状尺寸,本发明所述小料桶组12的组成数量优选是4-6个小料桶2。
为方便操作,本发明抛光机罩盖15采用轨道推拉式设计(参见图1),即在所述机架13两侧的上端面安装有垂直于工作面A的滑道8,所述罩盖15两侧的下端面安装有与所述滑道8配合的滑槽9。向后推开罩盖15为抛光机装卸料位置;向前拉合罩盖15为抛光机运转位置,操作方便、轻快。罩盖15的前面板151也可设计为向上翻转超过180度角的结构,以方便工艺操作。
为了卸料便利,本发明抛光机机架13前挡板11分固定挡板111和活动挡板112两部分(参见图1)。中上间部分(即工作面A部分)为活动挡板112,其余为固定挡板111。活动挡板112下端安装有可使其向下翻转的铰链21。活动挡板112合上时,与固定挡板111组成抛光机前面的装饰面板,但打开时,则可兼做为抛光机的出料装置。
不难理解,本发明抛光机所述的各结构,如机架13、行星轮系1、小料桶组12及其支架4和滑槽5、可滑动的罩盖15、开闭前档板11等主要工作机构和它们的安装方式完全可以设计为具有前后对称的两套(参见图8、9),即两面都是工作面A,都可以操作,可称为双面抛光机。这样设计可以加大装机容量,进一步提高抛光机的工作效率。对于所述的轨道推拉式罩盖15设计,则应前后或两面错位安排,以互不影响。
本发明行星端盘式抛光机做为一种新型高效的小型异形零件抛光设备,根据不同工件的需要,可采用变频调速装置或使用调速电机16。试验机台表明,在加工机针时,能降低劳动强度2/3,提高工效2倍,非常适合于大批量小型异形零件的抛光加工。
权利要求
1.一种抛光机,包括机架(13)、挡板(11)、罩盖(15)、行星轮系(1)、小料桶(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星轮系(1)采用悬臂梁结构安装在机架(13)上,且位置与机架工作面A平行,在行星轮端盘(3)上垂直其端面固装有对称于其中心的两个支架(4),支架上开有滑槽(5);还包括由2-8个所述的小料桶(2)组成的小料桶组(12);小料桶组(12)侧壁对称位置上设计有可配装在所述滑槽(5)内的支轴(6),支轴(6)套有螺纹,并配装有可将小料桶组(12)位置固定在支架(4)上的螺母(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小料桶组(12)的组成数量是4-6个小料桶(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3)两侧的上端面安装有垂直于工作面A的滑道(8),所述罩盖(15)两侧的下端面安装有与所述滑道(8)配合的滑槽(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13)前挡板(11)分固定档板(111)和活动档板(112)两部分,中上部分为活动档板(112),余为固定档板(111);活动档板(112)下端安装有可使其向下翻转的铰链(21)。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零部件结构和安装方式具有前后对称的两套。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小型异形机械零部件抛光加工的卧式行星滚筒抛光机,它包括机架、挡板、罩盖、行星轮系、小料桶等,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轮系采用悬臂梁结构安装在机架上,且位置与机架工作面A平行,在行星轮端盘上垂直其端面固装有对称于其中心的两个支架,支架上开有滑槽;还包括由2-8个所述的小料桶组成的小料桶组;小料桶组侧壁对称位置上设计有可配装在所述滑槽内的支轴,支轴套有螺纹,并配装固定螺母。本发明小料桶与工作主机一体化,不用人工搬来搬去装卸物料,劳动强度大为降低,也消除了安全事故,同时节省占地,提高工作效率。
文档编号B24B31/00GK1435298SQ03119580
公开日2003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03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2003年3月12日
发明者王浩程, 张宏太, 杨建成 申请人:天津工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