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体银溶液的电火花轰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1728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胶体银溶液的电火花轰击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胶体银(Ag)溶液制备装置,更具体涉及一种胶体银溶液的电火花轰击装置。
背景技术
将银(Ag)制备成微粒子纳米级粒子,目前工业界制备工艺方法有两种,即化学法和真空物理法。
一、化学法该工艺的主导产品是硝酸银,是将硝酸与银(Ag)进行化合反应,生成的银盐(化合物),其银(Ag)粒子呈胶体状晶体,溶解于水,属微粒子级,这种工艺方法,有剧毒、公害严重。
二、真空物理法即电阻加热隋性气体蒸发法、激光真空蒸发法、氢电弧等离子真空溅射法,通过上述工艺设备可制取纳米级银(Ag)粒子粉料,粒子长度为5~60nm,但设备制造复杂,投资大,制作成本高,产品昂贵。
在上述方法中,虽然都能生产银(Ag)微粒子,但因其有碍于环保和经济投入昂贵,影响银(Ag)粒子技术推广发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胶体银溶液的电火花轰击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而质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措施由高频脉冲发生器产生的锯齿波,通过导线加到银电极两端,通过放电间隙自动调节器测定并调节好电火花放电间隙,将调节好数字电信号,通过步进电机带动滚珠丝杆的机械传动装置,在银电极运动传递系统机座上进行上下运动,传递给电极夹和银电极达到精确的放电间距,进行电火花轰击。然后,工作介质(去离子水)经过循环系统通过过滤器(0.2N/cm2压力),将液体介质(去离子水)经塑料管冲射玻璃容器内的银电极表面,完成银(Ag)微粒子材料的液相抛出,而流入塑料池实现自动化工作。
在电场作用下,电极银(Ag)在介质(去离子水)间产生电火花,大量带电离子以极高速度进行放电轰击。在电动力、电磁力、热动力以及流体动力等综合作用下,介质被击穿,形成放电通道,释放能量。通过能量转换、传递,使电极放电点气化或熔化部分电蚀出超微粒子抛离电极表面,形成亚纳米级胶体粒子团簇,粒子长度为50~700nm之间,产出量可根据设备大小,产出量30克/小时。
将银(Ag)材料电火花轰击成亚纳米级团簇溶液,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脉冲放电电流当量,必须有足够的火花放电强度,即局部集中的电流密度须高达104~105A/cm2,使局部银(Ag)熔化和气化。
2.脉冲电压为90V~105V。必须有足够的击穿能量。
3.放电是短时间的脉冲放电,放电的持续时间为10-7~10-3S,放电时所产生的热量将来不仅传递到电极银(Ag)材料的内部,以保持粒子的微小度。
4.先后两次脉冲放电之间要有足够的停歇时间(10-2S),使极间介电液充分消除电离,恢复其介电性能,避免局部烧伤,影响材料性能。
5.两银(Ag)电极之间始终坚持一定的间隙(微米)。
6.两银(Ag)电极间充有一定的压力液体介质(去离子水,介质流体压力为0.2N/cm2),并使电火花放电产生的电蚀物及时扩散、排出,利于重复性进行火花轰击运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质量优,成本低,流程快,且制品呈胶体状溶液。


图1为一种胶体银溶液的电火花轰击装置示意图。
图2为高频脉冲发生器原理图。
图3为放电间隙自动调节器原理图。
其中1-脉冲电源将市电220V-380V调制成脉冲电压140V,频率105HZ,瞬息放电电流105A的高频脉冲发生器。
2-连接银电极+绝缘导线。
3-连接银电极-绝缘导线。
4-放电间隙自动节器,控制+、-银电极间放电间隙。
5-银电极运动传递系统机座。
6-步进电机。
7-滚珠丝杆。
8-银电极夹。
9-工作介质(去离子水)。
10-工作介质(去离子水)用玻璃容器。
11-工作介质(去离子水)塑料池。
12-工作介质(去离子水)循环用的塑料管。
13-工作介质(去离子水)循环用的塑料叶轮泵。
14-工作介质(去离子水)过滤网。
15-正银电极。
16-负银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根据图1、图2、图3可知,它由高频脉冲发生器1和放电间隙自动调节器4塑料管12、塑料叶轮泵13构成,高频脉冲发生器1通过导线2、3与正银电极15、负银电极16相连,因为高频脉冲电源1和放电间隙自动调节器4为现有技术(故未说明)。高频脉冲发生器1产生的锯齿波,通过导线2、3加到正负银电极两端,银电极夹8与正银电极15、银电极板运动传递系统机座5相连,步进电极6通过滚珠丝杆7分别与放电间隙自动调节器4、银电极运动传递系统机座5相连,通过放电间隙自动调节器4测定并调节好电火花放电间隙,将调整好数字电信号,通过步进电极6带动滚珠丝杆7的机械传动装置,在机座5上进行上下运动,传递给银电极夹8和正银电极15达到精确的放电间距,进行电火花轰击。工作介质(去离子水)循环塑料管12分别与银电极夹8和工作介质(去离子水)玻璃容器10相连,工作介质(去离子水)塑料叶轮泵13分别与工作介质(去离子水)玻璃容器10和装在塑料池11内的工作介质(去离子水)过滤器14连接,在玻璃容器10内装有正、负银电极15、16和去离子水9,在塑料池11内装有过滤器14和去离子水9。工作介质(去离子水)9经过循环系统塑料叶轮泵13通过过滤器14(0.2N/cm2压力),将液体介质(去离子水)经塑料管12冲射玻璃容器10内的银电极表面,完成银微粒子材料的液相抛出,而流入塑料池11实现自动化工作。
权利要求1.一种胶体银溶液的电火花轰击装置,它由高濊脉冲发生器(1)、放电间隙自动调节器(14)、塑料管(12)、塑料叶轮泵(13)构成,其特征在于高频脉冲发生器(1)通过导线(2)、(3)与正银电极(15)、负银电极(16)相连,银电极夹(8)与正银电极(15)、机座(5)相连,步进电机(6通过滚珠丝杆(7)分别与放电间隙自动调节器(4)、机座(5)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体银溶液的电火花轰击装置,其特征在于塑料管(12)分别与银电极夹(8)和玻璃容器(10)相连,塑料叶轮泵(13)分别与玻璃容器(10)和装在塑料池(11)的过滤器(1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胶体银溶液的电火花轰击装置,其特征在于玻璃容器(10)内装有正、负银电极(15)、(16)和去离子水(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胶体银溶液的电火花装置。它由高频脉冲发生器、放电间隙自动调节器、塑料管、塑料叶轮泵构成,高频脉冲发生器通过导线与正银电极、负银电极相连,银电极夹与正银电极、机座相连,步进电机通过滚珠丝杆分别与放电间隙自动调节器、机座相连。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质量优。
文档编号B22F9/14GK2597134SQ0323536
公开日2004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03年1月24日 优先权日2003年1月24日
发明者邓科, 张立人, 胡中立, 科 邓 申请人:武汉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