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超声波珩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硬脆材料精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利用超声波珩磨装置对硬脆材料进行加工处理,是一种新的机械部件表面精密加工手段,它是将声波能转化为机械振动能,从而带动油石座往复运动,使油石作用于被加工表面,将工件表面磨削处理,直至符合技术要求。目前的超声波珩磨装置由珩磨头本体、油石座、油石、挠性杆、振动圆盘、声绝缘体、变幅杆、换能器、旋转机构、超声发生器等构成。油石固定安装在油石座上,油石座围绕在珩磨头的周围。换能器的前端固定连接弯曲振动圆盘,振动圆盘既振动又转动,振动圆盘的边沿连接挠性杆,挠性杆与油石座相连,振动能量使挠性杆带动油石产生纵向振动。振动圆盘的中间节圆上制有声绝缘杆,声绝缘杆既要防止振动又要用于连接转动,珩磨杆与声绝缘杆连接,使珩磨杆带动珩磨头及油石且平稳转动。由于转动及振动的能量均来至振动圆盘,即使有声绝缘杆的作用,也不可避免一些振动能量通过声绝缘杆传输到珩磨杆及珩磨头本体,会造成一定的能量损失,工作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量损失小、工作效率高的超声波珩磨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芯轴、珩磨头、油石、油石座、挠性杆、珩磨杆、法兰盘、振动圆盘、变幅杆、固定套、换能器、涨紧机构、旋转机构、超声波发生器,油石固定安装在油石座上,油石座围绕在珩磨头的周围,珩磨杆、芯轴与珩磨头连为一个整体,涨紧机构、旋转机构与固定套连为一个整体,超声波发生器通过导线连接到换能器上,换能器与变幅杆相连接,在变幅杆的端头固定设置有振动圆盘,振动圆盘通过挠性杆连接到油石座上,在固定套的端头固定连接有法兰盘,法兰盘与珩磨杆固定连接,振动圆盘与法兰盘相互隔离。这样,来自振动圆盘上的能量全部直接传递到挠性杆,并通过挠性杆传递到油石座及油石,这种声学系统能量传递环节减少,能量除在焊接、螺纹连接处和油石与油石槽摩擦的损失外,几乎没有能量损失,具有能量损失小、工作效率高等特点。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可知,本实用新型包括芯轴1、珩磨头2、油石3、油石座4、挠性杆5、珩磨杆6、法兰盘7、振动圆盘8、变幅杆9、固定套10、换能器11、涨紧机构12、旋转机构13、超声波发生器14。油石3为长条状均匀间隔固定安装在油石座4上,油石座4围绕在珩磨头2的周围,珩磨杆6、芯轴1与珩磨头2连为一个整体。在珩磨杆6上设置有油石张开机构,控制珩磨头2及油石座4浮动灵活,工作平稳。涨紧机构12、旋转机构13与固定套10连为一个整体,变幅杆9及换能器11设置在固定套10内部。超声波发生器14通过导线连接到换能器11上,将电能转化为机械振动能,换能器11与变幅杆9相连接,在变幅杆9的端头固定设置有振动圆盘8,振动圆盘8通过挠性5杆连接到油石座4上,使油石座做往复运动。在固定套10的端头固定连接有法兰盘7,法兰盘7与珩磨杆6固定连接,在旋转机构13的带动下,涨紧机构12、固定套10、法兰盘7、珩磨杆6、芯轴1、珩磨头2进行转动,振动圆盘8与法兰盘7相互隔离。这样,油石在油石座上即做圆周转动,又做纵向往复振动,可对工件表面进行精整加工。本实用新型的规格大小可根据加工需要制成系列产品。
权利要求1.一种超声波珩磨装置,包括芯轴(1)、珩磨头(2)、油石(3)、油石座(4)、挠性杆(5)、珩磨杆(6)、法兰盘(7)、振动圆盘(8)、变幅杆(9)、固定套(10)、换能器(11)、涨紧机构(12)、旋转机构(13)、超声波发生器(14),油石(3)固定安装在油石座(4)上,油石座(4)围绕在珩磨头(2)的周围,珩磨杆(6)、芯轴(1)与珩磨头(2)连为一个整体,涨紧机构(12)、旋转机构(13)与固定套(10)连为一个整体,超声波发生器(14)通过导线连接到换能器(11)上,换能器(11)与变幅杆(9)相连接,其特征是在变幅杆(9)的端头固定设置有振动圆盘(8),振动圆盘(8)通过挠性(5)杆连接到油石座(4)上,在固定套(10)的端头固定连接有法兰盘(7),法兰盘(7)与珩磨杆(6)固定连接,振动圆盘(8)与法兰盘(7)相互隔离。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声波珩磨装置,包括芯轴、珩磨头、油石、油石座、挠性杆、珩磨杆、法兰盘、振动圆盘、变幅杆、固定套、换能器、涨紧机构、旋转机构、超声波发生器,油石固定安装在油石座上,油石座围绕在珩磨头的周围,珩磨杆、芯轴与珩磨头连为一个整体,涨紧机构、旋转机构与固定套连为一个整体,超声波发生器通过导线连接到换能器上,换能器与变幅杆相连接,在变幅杆的端头固定设置有振动圆盘,振动圆盘通过挠性杆连接到油石座上,在固定套的端头固定连接有法兰盘,法兰盘与珩磨杆固定连接,振动圆盘与法兰盘相互隔离,能有效对硬脆材料进行精加工处理,具有能量损失小、工作效率高等特点。
文档编号B24B33/00GK2905319SQ20062003181
公开日2007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29日
发明者赵波, 刘传绍 申请人:赵波, 刘传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