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硒灯灯框反射体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5634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制造硒灯灯框反射体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具,尤其是涉及一种制造硒灯灯框反射体的模具。
背景技术
如图3,图4所示,目前,用于制造硒灯灯框反射体的吕压铸模具一般 包括凹模1和凸模2,其中所述的凹模l为动模,而所述的凸模2为定模, 在所述凸模2上设有硒灯灯框反射体型腔凸面23,在所述凹模1上设有硒 灯灯框反射体型腔凹面12,所述凸模2和凹模1结合形成硒灯灯框反射体 型腔,在硒灯灯框反射体型腔的尾部处的凹模1和凸模2形成一个两边凸 起中间下凹的槽形结构,在所述凹模1上设有若干渣包11,所述渣包11设 置在硒灯灯框反射体型腔凹面12的一个侧面以及前端,在所述凸模和凹模 上设有冷却水通槽3,所述浇口21设置在凹模1上,所述浇口21呈扇形, 开口较窄。上述的关于制造硒灯灯框反射体的模具在结构上存在着多种问 题,首先渣包11分布不合理,设在硒灯灯框反射体型腔凹面12前端的渣 包ll没有实质性的作用,而且没有排气槽,排气不好;浇口21设置较窄, 流道投影面积过大,无分流岛,不利于金属铝液合理分流,快速进入硒灯 灯框反射体型腔;在硒灯灯框反射体型腔的尾部处的凹模1和凸模2形成 一个两边凸起中间下凹的槽形结构,分型面不合理,縮短了模具使用寿命; 同时冷却水通槽3过窄,冷却效果差,开模时容易爆料,开模效率低,开 模时间在120秒左右。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排气好,金属铝液
分流合理,并可以快速流入硒灯灯框反射体型腔,分型面合理,开模方便, 冷却效果好,并且能有效防止爆料,提高开模效率的制造硒灯灯框反射体 的模具。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包括凸 模和凹模,在所述凸模上设有硒灯灯框反射体型腔凸面,在所述凹模上设 有硒灯灯框反射体型腔凹面,所述凸模和凹模结合形成硒灯灯框反射体型 腔,在所述凹模的合模面上设有若干渣包,在所述凸模和凹模上设有冷却 水通槽,所述模具的浇口设在凸模上,所述浇口采用台阶式浇口面,浇口 通向硒灯灯框反射体型腔处形成通槽,所述渣包设在硒灯灯框反射体型腔 凹面与浇口相对的一侧,在所述渣包处凹模上设有若干排气槽。
在本发明中包括有凸模和凹模,其中在凸模上设有浇口,而所述浇口 采用台阶式浇口面,在浇口通向硒灯灯框反射体型腔处形成通槽,所述通 向硒灯灯框反射体型腔的尾部处,因为该处的结构变得比较复杂,利用台 阶式的结构,因为台阶式结构为由进料处开始逐级递减,有利于金属铝液 快速流入硒灯灯框反射体型腔;所述设置在凹模上的渣包仅仅设置在硒灯 灯框反射体型腔凹面与浇口相对的一侧,在凹面的前端并没有渣包的存在, 便于废料排出,利于产品成型,因为将渣包设置在凹面的前端,作用不大 且浪费,而在渣包处设有排气槽有利于排气。
作为优选,所述浇口上设有分流岛,所述台阶式浇口面的深度随着通 向硒灯灯框反射体型腔处逐级递减。
在浇口处设置上分流岛,使得金属铝液可以合理的分流,有利于模具 开模时分型,所述台阶式浇口面的深度随着通向硒灯灯框反射体型腔两端 处逐步变浅,即浇口的起始处深度最大,随着通向硒灯灯框反射体型腔两 端处逐渐变浅,这样的结构有利于金属铝液快速的流入硒灯灯框反射体型
腔,同时相对于现有技术,还可以增大浇口的扇形开口,以有利于金属铝 液的快速流入。
作为优选,所述凸模和凹模尾部处的分型面基本为平面状。 所述凸模和凹模尾部处的分型面基本为平面状,使得开模比较方便, 所述的平面状并不是说标准的平面,是相对于目前现有技术有采用的两端 凸起中间下凹的槽形分型面而言的,只是在整体上呈平面状。
作为优选,所述渣包数量为7个或8个,所述渣包宽35mm,长60mm, 深18mm。
所述的渣包为基本为矩形凹槽,所述渣包的数量为7个或8个,宽35mm, 长60mm,深18mm,是比较合理的数据,在本发明中,采用上述的数据是经 过多次实验和合理设计得出的,相对于现有技术,渣包的数量减少了,宽 度和深度则加深了,当然本发明的构思并不仅仅局限于上述的数据,在有 必要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合理的范围内做适当的调整,如渣包数量调整为9 个,宽度为36跳深度为17mm。
作为优选,所述硒灯灯框反射体型腔的体壁处厚度为2. 1-2. 2mm。 所述硒灯灯框反射体型腔的体壁处厚度为2. 1-2. 2mm,相对于现有技术 的厚度为1.8mm做出了适当的调整。本发明的构思并不仅仅局限于上述的 数据,在有必要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合理的范围内做适当的调整。
作为优选,所述排气槽的深度为0. 15-0. 2腿,宽度为15-20mm。 在现有技术中,并没有用到排气槽,使得排气不好,而在本发明中采 用了排气槽,并将排气槽的深度定为0. 15-0.2mm,宽度为15-20mm,有利 于排气。本发明的构思并不仅仅局限于上述的数据,在有必要的情况下也 可以在合理的范围内做适当的调整。
作为优选,所述冷却水通槽的直径为11-16rran。
所述冷却水通槽为圆形通槽,相对于现有技术,在本发明中,增大了
冷却水通槽的直径,将直径的范围定在11-16mm,能有效的防止爆料,提高 开模效率,使得开模时间减少到约85秒。本发明的构思并不仅仅局限于上 述的数据,在有必要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合理的范围内做适当的调整。
在本发明中,采用合理的渣包设置,在渣包处设置排气槽,浇口处设 有分流岛,并采用台阶式浇口面,以及在凹模和凸模尾部采用合理的平面 状分型面,因此,本发明具有排气好,金属铝液分流合理,并可以快速流 入硒灯灯框反射体型腔,分型面合理,开模方便,并且能有效防止爆料, 提高开模效率的优点。


附图1是本发明的凹模的结构附图2是本发明的凸模的结构附图3是本发明的凹模的结构附图4是本发明的凸模的结构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 说明。
实施例l:如图l,图2所示,本发明包括凹模1和凸模2,所述凹模
l为动模,所述凸模2为定模,所述凹模1和凸模2均呈长方体状,在所述 凸模2上设有硒灯灯框反射体型腔凸面23,在所述凹模1上设有硒灯灯框 反射体型腔凹面12,所述凸模2和凹模1结合形成硒灯灯框反射体型腔, 在所述凹模1上有渣包11和排气槽13,在所述凸模2上设有浇口 21,在 所述凹模1和凸模2上均设有冷却水通槽3。
所述渣包11有7个,分布在硒灯灯框反射体型腔凹面12相对浇口 21
的一侧,环列在硒灯灯框反射体型腔凹面12的一侧,所述渣包11基本呈 矩形凹槽状,宽35mm,深18mm,长60mm。在每个渣包11处均设有排气槽 13,所述排气槽13表面为长方形, 一端伸向渣包11,另一端伸向凹模1夕卜, 其中所述排气槽13的宽度为18mm,深度为0. 2mm。所述浇口 21呈扇形设 置在凸模2上,所述浇口 21采用台阶式浇口面,浇口 21通向硒灯灯框反 射体型腔处形成通槽22,该通槽22通向硒灯灯框反射体型腔的尾部处,因 为该处的结构变得比较复杂。在所述浇口 21上设有分流岛24,所述台阶式 浇口面的深度随着通向硒灯灯框反射体型腔两端处逐步降低,具体的是台 阶式浇口面起始端深度为18mm,中部深度为15mm,尾部深度为12mm,所述 台阶式浇口面的起始端,中部和尾部之间平滑过度。在所述凹模1和凸模2 的尾部处,即硒灯灯框反射体型腔尾部处的分型面基本成一平面。所述冷 却水通槽3为圆形通槽,直径为12mm,所述硒灯灯框反射体型腔的体壁处 厚度为2. lmm。
权利要求
1.一种制造硒灯灯框反射体的模具,包括凸模和凹模,在所述凸模上设有硒灯灯框反射体型腔凸面,在所述凹模上设有硒灯灯框反射体型腔凹面,所述凸模和凹模结合形成硒灯灯框反射体型腔,在所述凹模的合模面上设有若干渣包,在所述凸模和凹模上设有冷却水通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的浇口(21)设在凸模(2)上,所述浇口(21)采用台阶式浇口面,浇口(21)通向硒灯灯框反射体型腔处形成通槽(22),所述渣包(11)设在硒灯灯框反射体型腔凹面(12)与浇口(21)相对的一侧,在所述渣包(11)处凹模(1)上设有若干排气槽(13)。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硒灯灯框反射体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在 所述浇口 (21)上设有分流岛(24),所述台阶式浇口面的深度随着通向硒 灯灯框反射体型腔处逐级递减。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硒灯灯框反射体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 述凸模(2)和凹模(1)尾部处的分型面基本为平面状。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硒灯灯框反射体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 述渣包(ll)数量为7个或8个,所述渣包(ll)宽35mm,长60mm,深18mm。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硒灯灯框反射体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 述硒灯灯框反射体型腔的体壁处厚度为2. 1-2. 2mm。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硒灯灯框反射体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 述排气槽(13)的深度为0. 15-0. 2mm,宽度为15-20mm。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硒灯灯框反射体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 述冷却水通槽(3)的直径为11-16mm。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制造硒灯灯框反射体的模具。包括凸模和凹模,在凸模上设有硒灯灯框反射体型腔凸面,在凹模上设有硒灯灯框反射体型腔凹面,凸模和凹模结合形成硒灯灯框反射体型腔,在凹模的合模面上设有若干渣包,在凸模和凹模上设有冷却水通槽,模具的浇口设在凸模上,浇口采用台阶式浇口面,浇口通向硒灯灯框反射体型腔处形成通槽,渣包设在硒灯灯框反射体型腔凹面与浇口相对的一侧,在渣包处凹模上设有若干排气槽。通过上述结构,使得本发明具有排气好,金属液分流合理,并可以快速流入硒灯灯框反射体型腔,分型面合理,开模方便,并且能有效防止爆料,提高开模效率的优点。
文档编号B22D17/22GK101195155SQ200710164540
公开日2008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6日
发明者唐滋江, 徐平国, 敬 李, 陆迎旗, 马列祥 申请人:陆迎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