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从分银渣中提取银的方法

文档序号:3246219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从分银渣中提取银的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从分银渣中提取银的方法,涉及一种从铜阳极泥中分离提取Se、 Cu、 Te、 Au、 Ag等金属后的固体残渣中回收银的方法。
背景技术
分银渣是铜阳极泥提取主要成分如Se、 Cu、 Te和贵金属Au、 Ag、 Pt、 Pd 后留下的固体残渣。 一般阳极泥的产出率为50% 55%,而分银渣的产出率为铜 阳极泥的28% 33%。目前国内许多铜冶炼分厂每年产出大量的分银渣。由于 分银渣成分复杂、贵金属含量较低、回收处理比较困难,有些冶炼厂把分银渣 返回火法进行熔炼、吹炼,造成贵金属的损失,处理成本高;而有些冶炼厂把 分银渣直接返回阳极泥处理工序,这种处理方法不仅不能有效回收其中的贵金 属和有价金属,反而增大了阳极泥处理工序的负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工艺简单可靠、 环境友好、适应性强、Ag的回收率高的从分银渣中提取银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从分银渣中提取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过程上首先将分银渣按固液 质量比为l: 2 3进行浆化30 60分钟,然后补水至固液质量比至1: 5 6, 再加入H2S04,使溶液中H2S04浓度为0. 3 0. 6mol/L,溶液温度加热恒定在50°C 7(TC,再加入氧化剂NaC103,使溶液氧化还原电位保持在440mv 480mv,反应 3.5 5.5h后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后液用于回收金属Cu、 Ni,分离的含AgCl渣 相,在碱性条件下被CH20还原为粗Ag粉。
本发明的方法,通过对分银渣按一定液固比浆化,采用工业H2S04调整溶液 酸度,然后加入氧化剂NaC103控制溶液氧化还原电位进行氧化预处理,使分银 渣中难以浸出的Ag20、 Ag2S04、 Ag2S、单质Ag转变为易被亚硫酸钠浸出的AgCl, 从而在碱性条件下被CH20还原为粗Ag粉。
本发明的方法设备简单、工艺可靠、环境友好、适应性强、Ag的回收率高、 而Au、 Pt、 Pd的损失小等特点,适合大规模工业生产,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图1为本发明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一种从分银渣中提取银的方法,首先按分银渣用水浆化至固液固质量比为
1: 2 3,浆化30 60分钟45分钟,然后补充水份,使体系固液质量比为1: 5 6,再缓慢加入工业H2S04,使溶液中H2S04浓度保持在0. 3 0. 6mol/L,溶液温度 加热恒定在50°C 70°C,缓慢加入氧化剂NaC103,使溶液氧化还原电位保持在 440mv 480mv范围之内,不致使分银渣中Au、 Pt、 Pd被氧化而进入氧化预处理 液中造成损失,反应3.5 5.5h后进行固液分离。氧化预处理液可回收其中金 属Cu、 Ni,难浸出的Ag则转变为AgCl留在预处理渣中,然后通过工业上广泛应 用的Na2S03分银、CH20还原的流程得到品位大于93%的粗银粉。
实施例1
准确称量分银渣400g,放入5000ml烧杯中,按固液质量比1: 3加入H20 1200ml,浆化45分钟后,补充加入&0 1200ml使体系固液质量比达到1: 6,再 缓慢搅拌加入工业H2S(X至浆料中含H2S040 . 55mol/L,加热到50。C缓慢加入 NaC1038g,溶液氧化还原电位约400mv 480mv,保持体系温度在50。C 6(TC范 围内反应4. 5小时。氧化预处理完后进行液固分离,预处理液可回收金属Cu、 Ni,预处理渣采用工业上非常成熟的Na2S0:,分银,CH20还原银的工艺可以得到品 位大于93%的粗银粉。(分银阶段条件为浆化固液质量比1: 3、常温浆化时 间1小时、分银固液质量比1: 5、分银温度33°C—38°C,用NaOH调整溶液pH8 —10、 Na2S03浓度为210g/l—250g/1、分银时间5小时;银还原阶段条件为分 银液用NaOH溶液调整溶液pH12—14,缓慢用移液管滴加CH20还原至分银液不 变色,反应温度33°C—38°C.)。
实施例2
准确称量分银渣1200g,放入10L搪瓷釜中,按固液质量比1:2加入H20 2.4L 浆化30分钟后,补充加入H204.8L,使体系固液质量比达到l: 6,再缓慢搅拌 加入工业H2S04至浆料中H2S04浓度为0. 38mol/L,加热到55。C缓慢加入 NaC10328g,溶液氧化还原电位420mv 460mv,保持体系温度在5(TC 6(TC范围 内反应5小时。氧化预处理完后进行液固分离,预处理液可回收金属Cu、 Ni, 预处理渣采用工业上非常成熟的Na2S03分银,CH20还原银的工艺可以得到品位大 于93%的粗银粉。(分银阶段条件为浆化固液质量比1: 3、常温浆化时间1 小时、分银固液质量比1: 5、分银温度33。C一38t:,用NaOH调整溶液pH8—10、 Na2S03浓度为210g/l—250g/1、分银时间5小时;银还原阶段条件为分银液用 NaOH溶液调整溶液pH12—14,缓慢用移液管滴加CH20还原至分银液不变色,反
应温度33°C—38°C.)。 实施例3
准确称量分银渣15Kg,放入100L搪瓷釜中,按固液质量比1: 2. 5加入H20 37.5L浆化50分钟后,补充加入&0 37. 5L,使体系固液质量比达到1: 5,再 缓慢搅拌加入工业H2S04至浆料中H2SCU农度为0.4mol/L,加热到6(TC缓慢加入 NaC103约370g,溶液氧化还原电位440mv 480mv,保持体系温度在50。C 60。C 范围内反应3.5小时。氧化预处理完后进行液固分离,预处理液可回收金属Cu、 Ni,预处理渣采用工业上非常成熟的Na2S03分银,CH20还原银的工艺可以得到品 位大于93%的粗银粉。(分银阶段条件为浆化固液质量比1: 3、常温浆化时 间1小时、分银固液质量比l: 5、分银温度33。C—38°C,用NaOH调整溶液pH8 _10、 Na2SCV浓度为210g/l_250g/l、分银时间5小时;银还原阶段条件为分 银液用NaOH溶液调整溶液pH12—14,缓慢用移液管滴加CH20还原至分银液不 变色,反应温度33°C—38°C.)。
实施例4
准确称量分银渣400Kg,放入3n^搪瓷釜中,按固液质量比1:2.5加入&0约 lm3浆化55分钟后,补充加入H20约lmi,使体系固液质量比达到1: 5,再缓慢 搅拌加入工业貼04至浆料中跳浓度0.6mol/L,加热到6(TC缓慢加入 NaCl(U0Kg,溶液氧化还原电位460鮮 500mv,保持体系温度在50。C 60。C范 围内反应5.5小时。氧化预处理完后进行液固分离,预处理液可回收金属Cu、 Ni,预处理渣采用工业上非常成熟的Na2S03分银,CH》还原银的工艺可以得到品 位大于93%的粗银粉。(分银阶段条件为桨化固液质量比1: 3、常温桨化时 间1小时、分银固液质量比l: 5、分银温度33。C—38°C,用NaOH调整溶液pH8 一10、 N&S03浓度为210g/l—250g/1、分银时间5小时;银还原阶段条件为分 银液用NaOH溶液调整溶液pH12—14,缓慢用移液管滴加CH20还原至分银液不 变色,反应温度33°C—38°C.)。
实施例5
称量分银渣1000Kg,放入81113搪瓷反应釜中,按固液质量比1:3加入H20 3m3, 再缓慢搅拌加入工业H2S04至浆料中H2SCU农度为0. 6mol/L,浆化60分钟后,补 充加入H20约21113使体系固液比达到1: 5,加热到55t:缓慢加入NaC103约18Kg, 溶液氧化还原电位为390mv 460mv,保持体系温度在6(TC 70。C范围内反应5 小时。氧化预处理完后进行液固分离,预处理液可回收金属Cu、 Ni,预处理渣 采用工业上非常成熟的Na2S03分银,CH20还原银的工艺可以得到品位大于93%
的粗银粉。(分银阶段条件为浆化固液质量比l: 3、常温浆化时间l小时、分银固液质量比1: 5、分银温度33°C_38'C,调整溶液pH8—10、 Na2S03浓度为 210g/l—250g/l、分银时间5小时;银还原阶段条件为分银液用NaOH溶液调 整溶液pH12—14,缓慢用移液管滴加CH20还原至分银液不变色,反应温度33'C 一38。C.)。
权利要求
1.一种从分银渣中提取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过程上首先将分银渣按固液质量比为1∶2~3进行浆化30~60分钟,然后补水至固液质量比至1∶5~6,再加入H2SO4,使溶液中H2SO4浓度为0.3~0.6mol/L,溶液温度加热恒定在50℃~70℃,再加入氧化剂NaClO3,使溶液氧化还原电位保持在440mv~480mv,反应3.5~5.5h后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后液用于回收金属Cu、Ni,分离的含AgCl渣相,在碱性条件下被CH2O还原为粗Ag粉。
全文摘要
一种从分银渣中提取银的方法,涉及一种从铜阳极泥中分离提取Se、Cu、Te、Au、Ag等金属后的固体残渣中回收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过程是首先将分银渣浆化,采用工业H<sub>2</sub>SO<sub>4</sub>调整溶液酸度,然后加入氧化剂NaClO<sub>3</sub>控制溶液氧化还原电位进行氧化预处理,使分银渣中难以浸出的Ag<sub>2</sub>O、Ag<sub>2</sub>SO<sub>4</sub>、Ag<sub>2</sub>S、单质Ag转变为易被Na<sub>2</sub>SO<sub>3</sub>浸出的AgCl,在碱性条件下被CH<sub>2</sub>O还原为粗Ag粉。本发明的方法具有设备简单,工艺流程简练,银的回收率高,不会造成分银渣中Pt、Pd等贵金属损失等特点,适合大规模工业生产。
文档编号C22B11/00GK101195865SQ20071030381
公开日2008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25日
发明者锋 郭, 陈彩霞, 晶 马 申请人:金川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