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大型齿圈热处理后圆度超差的方法

文档序号:3352137阅读:5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防止大型齿圈热处理后圆度超差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材料热处理技术,特别是一种防止大型齿圈热处理后 圆度超差的方法。
背景技术
零件热处理工艺中的调质处理通常是指将钢铁材质的零件加热到奥氏体化
温度Ac3或Acl点以上某一温度,保持一定时间,然后以临界冷却速度,冷却 到获得马氏体组织,再进行高温回火的热处理工艺。由于加热和冷却时零件界 面的温度和组织变化的不均匀性,以及零件承受重力和工装夹持力等,在内应 力和外力的作用下,零件热处理后或多或少都会产生畸变,齿圈调质处理经常 出现两种变形, 一种是平面翘曲变形, 一种是淬火后变成椭圆即圆度超差,在 变形方式上,圆度超差是最难以进行校正的。
大型齿圈是增速机的重要部件之一,包括一级内齿圈和二级内齿圈, 一级 内齿圈外径3800mm、内径3500mm、高400mm, 二级内齿圈外径3000mm、内 径2700mm、高155mm,这类齿圈的热处理工艺流程通常为锻造-正火-粗加工 -调质处理-精加工。由于这类齿圈直径较大、壁厚较薄,热处理时极易变形,通 常在热处理前都留有加工余量,以保证热处理后变形也能够有加工余量。但是, 由于热处理有过多因素的影响,尤其是一些意外因素的存在,仍会有少数零件 变形量超过加工余量;而这类齿圈加工工序复杂,如报废将会造成巨大的经济 损失,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校正。
对现有技术文件的文献检索中发现,目前这类齿圈的热处理校正工艺大多 采用火焰热点法和工装定型法校正齿圈的椭圆变形,但这两种方法均需要增加 额外的工序、工期、能源消耗及劳动强度,对于批量热处理件来说,不仅过于 复杂而且周期长、成本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不额外增加工 序、工期、能源消耗及劳动强度的防止大型齿圈热处理后圆度超差的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止大型齿圈热处理后 圆度超差的方法包括以下歩骤
A、 预选易变形齿圈;
B、 对齿圈进行调质处理即淬火+高温回火,淬火后控制终冷温度在材质的 MS点至Mz点之间的温度;
C、 对齿圈进行变形测量;
D、 将产生椭圆变形的齿圈用千斤顶顶在齿圈短轴方向的齿圈高度1/4处, 直到将椭圆变形的齿圈顶到所需尺寸为止;
E、 将事先准备好的顶轴顶在靠近千斤顶所顶短轴方向的齿圈高度3/4处;
F、 撤下千斤顶;
G、 将带着顶轴的齿圈再进炉进行正常回火处理;
H、 将齿圈回火后空冷至室温,卸掉顶轴,再次测量齿圈变形量;
I、 如果齿圈变形量满足加工余量要求,则变形次校正到位,回火后不需 再进行校正。
本发明所述的易变形齿圈是直径较大壁厚较薄的齿圈或者粗加工后存在黑 皮的齿圈。
本发明所述的顶轴的长度根据齿圈变形量大小和材质的膨胀系数确定,以 恰好顶到椭圆短轴两端距离为最佳长度为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 由于本发明只是在原有热处理工艺流程屮增加测量变形量和安装顶轴的 步骤,这两个步骤均不影响原有的热处理工艺,而且校正成功率达到100%。因 此,本发明实现了不额外增加工序、工期、能源消耗及劳动强度的目的。
2、 由于本发明操作简单、能耗低、效率高,从而适合于齿圈的批量生产, 縮短了产品的制造周期、避免了出现废品、降低了产品的制造成本。
3、 由于本发明选择在材质的Ms与Mz点之间的温度进行校正,而在此温 度下,材质内部组织尚存在大量的残留奥氏体还未完全转变成马氏体,易于改 变其弹性变形,尤其对Ms点在300°C以上的材质效果更加显著。


本发明共有附图3张,其中
图1是已产生椭圆变形的齿圈示意图。
4图2是用千斤顶顶起的产生椭圆变形的齿圈示意图。 图3是用顶轴顶起的产生椭圆变形的齿圈示意图。 图中1、齿圈,2、 T斤顶,3、顶轴。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地描述。如图1-3所示, 一种防止大型齿 圈热处理后圆度超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 预选易变形齿圈1;
B、 对齿圈1进行调质处理即淬火+高温回火,淬火后控制终冷温度在材质 的Ms点至Mz点之间的温度;
C、 对齿圈1进行变形测量;
D、 将产生椭圆变形的齿圈1用千斤顶2顶在齿圈1短轴方向的齿圈1高度 1/4处,直到将椭圆变形的齿圈1顶到所需尺寸为止;
E、 将事先准备好的顶轴3顶在靠近千斤顶2所顶短轴方向的齿圈1高度3/4
处;
F、 撤下千斤顶2;
G、 将带着顶轴3的齿圈1再进炉进行正常回火处理;
H、 将齿圈1回火后空冷至室温,卸掉顶轴3,再次测量齿圈1变形量;
I、 如果齿圈1变形量满足加工余量要求,则变形一次校正到位,回火后不 需再进行校正。
本发明所述的易变形齿圈1是直径较大壁厚较薄的齿圈1或者粗加工后存 在黑皮的齿圈1。
本发明所述的顶轴3的长度根据齿圈变形量大小和材质的膨胀系数确定, 以恰好顶到椭圆短轴两端距离为最佳长度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防止大型齿圈热处理后圆度超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预选易变形齿圈(1);B、对齿圈(1)进行调质处理即淬火+高温回火,淬火后控制终冷温度在材质的Ms点至Mz点之间的温度;C、对齿圈(1)进行变形测量;D、将产生椭圆变形的齿圈(1)用千斤顶(2)顶在齿圈(1)短轴方向的齿圈(1)高度1/4处,直到将椭圆变形的齿圈(1)顶到所需尺寸为止;E、将事先准备好的顶轴(3)顶在靠近千斤顶(2)所顶短轴方向的齿圈(1)高度3/4处;F、撤下千斤顶(2);G、将带着顶轴(3)的齿圈(1)再进炉进行正常回火处理;H、将齿圈(1)回火后空冷至室温,卸掉顶轴(3),再次测量齿圈(1)变形量;I、如果齿圈(1)变形量满足加工余量要求,则变形一次校正到位,回火后不需再进行校正。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防止大型齿圈热处理后圆度超差的方法,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易变形齿圈(1)是直径较大壁厚较薄的齿圈(1)或者粗加工后存在黑皮的齿圈(1)。
3、 根据权利耍求1所述的防止大型齿圈热处理后圆度超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轴(3)的长度根据齿圈变形量大小和材质的膨胀系数确定,以恰好顶到椭圆短轴两端距离为最佳长度为准。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大型齿圈热处理后圆度超差的方法,该方法将热处理淬火后产生椭圆变形的齿圈用千斤顶顶在齿圈短轴方向的齿圈高度1/4处,直到将椭圆变形的齿圈顶到所需尺寸为止;将事先准备好的顶轴顶在靠近千斤顶所顶短轴方向的齿圈高度3/4处;撤下千斤顶;将带着顶轴的齿圈再进炉进行正常回火处理;将齿圈回火后空冷至室温,卸掉顶轴,变形校正结束。由于本发明只是在原有热处理工艺流程中增加测量变形量和安装顶轴的步骤,而且校正成功率达到100%。这两个步骤均不影响原有的热处理工艺,因此,本发明实现了不额外增加工序、工期、能源消耗及劳动强度的目的,避免了出现废品、降低了产品的制造成本。
文档编号C21D9/32GK101643832SQ200910187210
公开日2010年2月10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2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2日
发明者斌 孙, 孙亚芝, 张家亮, 磊 杨, 段惠刚, 王建华, 王永君, 华 韩 申请人:大连华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