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工位自动浇铸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9717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工位自动浇铸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技术,具体的说是一种多工位自动浇铸系统。
背景技术
在铸造行业中,一般是一台重力铸造机安排1-2位操作人员配合作业,要求操作 人员经验丰富,技术全面。在同一个工位由一个操作人员完成放置沙芯、产品取件、合模、浇 注等多项作业,对员工的技术要求高,人工劳动量大,劳动条件差,效率低,需要有一定时间 的经验积累才能达到要求,且存在新员工的产品质量不稳定等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对员工 的技术要求高、劳动效率低等缺陷,提供一种多工位自动浇铸系统,以提高生产效率,保证 产品质量稳定。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多工位自动浇铸系统,其特征是设置一旋转平台,在该旋转平台上分布至少两个 铸造机并在旋转平台的周围设置对应铸造机数量的工位,其中一个工位安置浇铸装置,另 一个工位安置取件装置,所述的旋转平台、浇铸装置、取件装置统一受控于控制系统。作为优选,所述的旋转平台包括底盘和通过轴承安置在底盘上的转盘,所述的至 少两个铸造机安置在转盘上,做所述的底盘上固定一动力,由该动力通过一主动齿轮与一 被动齿轮的啮合驱动所述的转盘。作为优选,所述的动力包括电机和减速机构。作为优选,所述的转盘为多边型或者圆形。作为优选,所述的转盘上安置有油箱和水箱。作为优选,所述的旋转平台受控于一平台控制系统,所述的平台控制系统受控于 控制系统。作为优选,所述的平台控制系统安置在所述的转盘上。作为优选,所述的浇铸装置包括安置在底座上的浇铸专机、连接在所述浇铸专机 上的浇铸臂及连接在所述浇铸臂上的料勺。作为优选,所述的取件机构包括安置在底座上的取件专机和连接在所述取件专机 上的自动夹具。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根据工艺要求确定工位数,将工位数且受控于控制系统的铸造机均勻安置在旋 转平台的圆周上,依靠旋转平台的转动,使各台铸造机在各个工位之间步进转动,将重力铸 造的过程进行了拆分,使重力铸造成为流水线作业方式,使下芯、合模、取件、浇注等多项操 作本来由一人在一个工位完成的工作分配到相对各独立的工位分别由下芯人员、浇铸机 构、取件机构完成,对各项操作进行了专业分工,且机械替代人工高温作业,从而可以降低 技术难度,有利于新员工快速熟练的撑握技术,降低操作人员的技能要求,大量减少人工劳动,改善工作环境,提高设备的自动化,而且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更有保障。本实用新型构思新颖巧妙,结构设计合理实用,通过控制系统对旋转平台、浇铸专 机、取件专机的集中控制,根据需要灵活应用。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劳动效 率,降低能耗,节省成本,提高经济实效。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控制系统,2-转盘,3-轴承,4-动力,5-铸造机,6-水箱,7-底盘,8-油 箱,9-被动齿轮,10-主动齿轮,11-底座,12-取件专机,13-自动夹具,14-底座,15-浇铸专 机,16-浇铸臂,17-平台控制系统,18-取件机构,19-浇铸机构,20-料勺,21-旋转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多工位自动浇铸系统是设置一旋转平台21,在该旋转 平台21上分布至少两个铸造机5 (图示为两个)并在旋转平台21的周围设置对应铸造机 5数量的工位,其中一个工位安置浇铸装置19,另一个工位安置取件装置18,旋转平台21、 浇铸装置19、取件装置18统一受控于控制系统1。进一步的,旋转平台21包括底盘7和通 过轴承安置在底盘上的转盘2,两个铸造机5安置在转盘2上,底盘7上固定一动力4,由该 动力4通过一主动齿轮10与一被动齿轮9的啮合驱动转盘2转动。动力4包括电机和减 速机构。转盘2为多边型或者圆形。转盘2上安置有油箱8和水箱6。旋转平台21受控于 一平台控制系统17,平台控制系统17受控于控制系统1。平台控制系统17安置在转盘上2 上。浇铸装置19包括安置在底座14上的浇铸专机15、连接在浇铸专机15上的浇铸臂16 及连接在浇铸臂上的料勺20。取件机构18包括安置在底座11上的取件专机12和连接在 取件专机12上的自动夹具13。图1所示多工位自动浇铸系统,由动力4通过主动齿轮10、从动齿轮9驱动转盘2 转动,转盘2的旋转度数和停顿时间由控制系统根据铸造机的数量以及每个工位完成一次 操作所需要的时间进行精确的控制,按重力机的安装台数进行360度平分,一般的,可以在 旋转平台上安置3-10台铸造机。如在一个旋转平台安装8台铸造机,整个生产线在传统方 式下至少由10位员工来分别管理8台铸造机,使用多工位自动浇铸系统后,8台重力机仅需 要1位下芯员工、1位系统监控管理,即可节约员工8人,一天24小时三班运行,每天可节约 操作人员24人次,机械替代了高温人工作业,使安全生产更有保障,并且改变了传统的人 带动机械的工作模式,最大程度的避免了人为因素对生产节奏的影响,实现机械带动人工 的工作模式。
权利要求多工位自动浇铸系统,其特征是设置一旋转平台(21),在该旋转平台(21)上分布至少两个铸造机(5)并在旋转平台(21)的周围设置对应铸造机(5)数量的工位,其中一个工位安置浇铸装置(19),另一个工位安置取件装置(18),所述的旋转平台(21)、浇铸装置(19)、取件装置(18)统一受控于控制系统(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自动浇铸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旋转平台(21)包括 底盘(7)和通过轴承安置在底盘上的转盘(2),所述的至少两个铸造机(5)安置在转盘(2) 上,所述的底盘(7)上固定一动力(4),由该动力(4)通过一主动齿轮(10)与一被动齿轮 (9)的啮合驱动所述的转盘(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工位自动浇铸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动力(4)包括电机和 减速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工位自动浇铸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转盘(2)为多边型或 者圆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工位自动浇铸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转盘(2)上安置有油 箱(8)和水箱(6)。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工位自动浇铸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旋转平台 (21)受控于一平台控制系统(17),所述的平台控制系统(17)受控于控制系统(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工位自动浇铸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平台控制系统(17)安 置在所述的转盘(2)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自动浇铸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浇铸装置(19)包括安 置在底座(14)上的浇铸专机(15)、连接在所述浇铸专机(15)上的浇铸臂(16)及连接在所 述浇铸臂上的料勺(2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自动浇铸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取件机构(18)包括安 置在底座(11)上的取件专机(12)和连接在所述取件专机(12)上的自动夹具(1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工位自动浇铸系统,涉及铸造技术,现有技术对员工的技术要求高、劳动效率低,本实用新型是设置一旋转平台,在该旋转平台上分布至少两个铸造机并在旋转平台的周围设置对应铸造机数量的工位,其中一个工位安置浇铸装置,另一个工位安置取件装置,所述的旋转平台、浇铸装置、取件装置统一受控于控制系统。本实用新型构思新颖巧妙,结构设计合理实用,通过控制系统对旋转平台、浇铸专机、取件专机的集中控制,根据需要灵活应用。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劳动效率,降低能耗,节省成本,提高经济实效。
文档编号B22D45/00GK201572916SQ200920317678
公开日2010年9月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16日
发明者丁月萍, 吴军, 陈国东 申请人:浙江万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