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连铸设备的引锭器及其使用方法

文档序号:3360049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连铸设备的引锭器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浇铸金属锭(Metall Strang)的连铸设备 (Stranggie^anlage)的引锭器(Kaltstrang),它包括引锭器头(Kaltstrangkopf)、过渡 段(iibergangsstiick)和节连链(Gliederkette),其中过渡段设置在引锭器头与节连链之 间,其中过渡段和/或节连链由多个相互铰接的链节(Glieder)组成,并且其中链节围绕 垂直于引锭器的纵轴线延伸的横轴线可以相互间相对偏转。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连铸 (Stranggie^en)金属锭的方法,其中使用这种引锭器。
背景技术
这种形式的起动锭用于在连铸设备中起动连续的连铸过程。在此连铸设备的铸 型(Kokille)在其出口通过引锭器头封闭,用于可以将熔液在第一浇铸过程中加入到铸型 中,通过引锭器头防止熔液从铸型中直接流出。在初次固化后,形成的锭借助引锭器从铸 型中驶出,并且通过连铸设备的锭引导件和水平的辊道进行输送。接着将引锭器再输送到 铸型,供下一次起动过程使用。在所谓的“顶部供料”时,引锭器穿过连铸设备循环地运动, 即,它在水平的辊道后面向上牵引到浇铸台(GieiBbUhne)的水平上并且牵引到引锭器车 (Kaltstrangwagen)上,并且继续在铸型方向上输送。例如在DE 2 103 417 Al、EP O 043 365 Bi、US 4 632 175 和 DE 10 2006 023 503 B3中公开了这种形式的引锭器。因为引锭器头通常具有比后继的节连链更大的厚度,在引锭器平放时(例如放置 在引锭器车上)有时会在铰链中产生明显的应力,使链节形的引锭器拱曲。因此出现明显 的链节或铰链负荷,它会引起磨损,尤其当引锭器头通过过渡链节放置在引锭器车上的时 候。当在铰链的相对偏转方向上在那里撞到一起的链节不允许折弯的时候,尤其会出现这 种情况。因此在这种准备和更换位置上,引锭器的操作是有问题的,尤其当要更换引锭器部 件的时候。为此大多需要利用吊车来抬起引锭器,用于消除铰链中的应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改进上述形式的引锭器,使它无需特殊措施地就能够在引 锭器平放在引锭器车上时,避免引锭器铰链中的高应力负荷。还要建议其使用的方法。这个目的通过本发明得以实现,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铰链在两个相互铰接的引 锭器链节之间这样构成,即允许链节围绕横轴线进行相对偏转,此偏转大于每个在引锭器 使用期间出现的偏转角,其中在铰链里面或上面设置止锁元件(Sperrelement),它可活动 地设置在垂直于引锭器或链节的纵轴线和垂直于横轴线的方向上,其中该止锁元件可以占 据这样的位置,在该位置止锁元件不会影响链节的偏转;并且可以占据这样的位置,在该位 置以限定的偏转角限制链节在偏转方向上的偏转。所述止锁元件优选可移动地设置在线性引导件中。特别有利的是,所述止锁元件优选仅仅通过重力的作用占据其位置。
配有止锁元件的铰链可以仅仅设置在引锭器的过渡段中。所述引锭器头的厚度大多大于节连链的厚度。所述用于连铸金属锭的方法(其中使用上述形式的引锭器)规定,该引锭器首先 从上面驶入到铸型中,然后该引锭器从铸型向下沿着锭引导件导引,然后该引锭器在锭引 导件后面输送到水平的辊道上,接着该引锭器从辊道向上牵引到位于浇铸台上的引锭器车 上,并且引锭器头在此自动地与热铸锭脱耦,引锭器接着水平地在铸型方向上运动,并且最 终为了下一次浇铸再从上面驶入到铸型中。这就是“顶部给料”(top feeding)。按照本发 明,本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止锁元件在驶入到铸型中时位于这样的位置上,在该位置止锁 元件不会影响链节的偏转。此外可以规定,所述止锁元件在引锭器运动期间同时向下沿着锭引导件从止锁元 件不会影响链节偏转的位置运动到以限定的偏转角限制链节偏转的位置。此外可以规定,所述止锁元件在引锭器运动到水平的辊道上时位于这样的位置 上,在该位置以限定的偏转角限制链节的偏转。在引锭器向上运动到引锭器车上时,所述止锁元件可从以限定的偏转角限制链节 偏转的位置运动到止锁元件不会影响链节偏转的位置。最后可以规定,在引锭器水平运动到浇铸台上时,所述止锁元件向着铸型位于这 样的位置上,在该位置止锁元件不会影响链节的偏转。在这里也优选仅仅通过止锁元件的重力,来实现止锁元件在各位置之间的运动。在链节相互间支承在水平的辊道位置中时,垂直(由于重力)运动的支承盘在相 应的槽中运动,而且根据引锭器的使用状况,即取决于引锭器的实际地点和位置。起到止锁 元件作用的支承盘要么允许两个相邻的链节折弯,要么防止它们折弯,这取决于止锁元件 在铰链中的位置。通过所建议的解决方案,能够低磨损地运行引锭器,并且与厚度比(引锭器头厚 度与节连链厚度的比例)无关地改善更换条件。因此引锭器在平放时不会“凸起”,它在已 知的解决方案中会在铰链中导致高应力。所建议的、用来运行这种引锭器的方法适用于引锭器的“顶部给料”,并且适合于 使弓I锭器在环形循环中使用,即循环系统。因此明显减小节连链的负荷,这也相应地降低磨损。在止锁元件的位置上,也可以更换过渡段与引锭器头,即两个功能在一个分隔位 置上出现。


在附图中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中图1以立体图示出用于连铸的引锭器;图2简示出引锭器在连铸设备中的循环,其中只示出局部;以及图3a至3h简示出两个相邻的引锭器链节,它们在铰链中配有止锁元件。
具体实施例方式在图1中看到引锭器1,它在连铸设备中使用。所述引锭器具有纵轴线L,它具有引锭器头2,其几何形状适配于铸型的尺寸。在引锭器头2后面设置过渡段3,此过渡段3 的形式是一些相互铰接的链节5,6,在其上再连接节连链4。就此而言,引锭器1是已知,其 中对于现有技术参照上述的文献。所述引锭器头2具有厚度D,它大于节连链4的厚度d。如同对于过渡段3的部位所示出的那样,两个相邻的链节5,6在铰链7上可以围 绕横轴线Q相互间相对偏转(偏转角α,见图3a),横轴线Q垂直于纵轴线L。以后引用的用于平移移动方向的轴线T也是很重要的,它不仅垂直于纵轴线L,而 且垂直于横轴线Q。在图2中示出引锭器1穿过连铸设备的循环,其中各个站只示意地表示。在第一位置I上,引锭器1驶入到铸型10中。在铸型10后面的第二位置II上,引锭器1沿着锭引导件11进行导引。在第三位置III上,引锭器1在锭引导件中而且在辊道12上水平放置地输送。在第四位置IV上,引锭器1由未示出的升起机构向上提升到浇铸台的水平,并且 牵引到引锭器车13上。在位置V上,位于引锭器车13上的引锭器最终又在铸型10方向上运动,供下一次 使用。在位置V上,在引锭器车13上必要时也可以更换引锭器1的部件,用于使引锭器例 如适配于铸型的其它几何形状。在图3a至3h中,与沿着引锭器1循环的各个标记的位置相对应地示出两个链节 5,6,它们包括铰链7,此铰链7在需要时允许链节5,6围绕偏转角α (见图3a)进行相对 偏转,但是在某些条件下也防止它们偏转。在此,铰链7的允许的偏转角α大于在引锭器 1的所有运行状况中所需的偏转角,即一般不限制链节5,6的偏转性。图3a至3h在扩大的局部视图中示出了在路段进程中的链节5,6以及铰链7,它们 从属于按图2的位置I-V,引锭器1在它的循环过程中经过所述路段。为此链节5具有线性引导件9,它在方向T上延伸,即垂直于横轴线Q和纵轴线L。 在线性引导件9中安装止锁元件8。该止锁元件8可以在两个位置A与B之间运动在位置A(例如见图3a)止锁元件8这样移动,使链节6上的止挡边14不会与止 锁元件接触。在两个链节5,6之间围绕偏转角α的偏转能够是在很大程度上任意的偏转 在另一位置B (例如见图3d),止锁元件8位于线性引导件9的另一端部部位上,因 此现在在链节5,6要相互间相对偏转的情况下,止挡边4撞到止锁元件8上并因此阻止偏转。在此止锁元件8只通过其自重移动到线性引导件9的各端部部位,即止锁位置A 或自由位置B。借助于图3a至3h可以看到,引锭器1如何从铸型10通过锭引导件11和辊道12 并通过引锭器车13绕回到铸型10,得出了链节5,6的各止锁位置以及自由位置。链节5,6 尤其在辊道2上止锁,而它们在引锭器车13上自由活动。因此在那里按照本发明,在引锭 器1平放在引锭器车13上时,不会由于引锭器的拱曲而在铰链中产生应力。附图标记清单
1引锭器2引锭器头3过渡段4节连链(=基础引锭器,具有恒定的厚度)5链节6链节7铰链8止锁元件9线性引导件10铸型11锭引导件12辊道13引锭器车14止挡边L引锭器的纵轴线Q横轴线T平移的移动方向A自由的位置B止锁的位置α偏转角D引锭器头的厚度d节连链的厚度I引锭器驶入到铸型中II引锭器沿着锭引导件进行引导III引锭器在辊道上输送IV牵引引锭器到引锭器车上V输送引锭器到铸型
权利要求
一种用于浇铸金属锭的连铸设备的引锭器(1),它包括引锭器头(2)、过渡段(3)和节连链(4),其中过渡段(3)设置在引锭器头(2)与节连链(4)之间,过渡段(3)和/或节连链(4)由多个相互铰接的链节(5,6)组成,并且链节(5,6)围绕垂直于引锭器(1)的纵轴线(L)延伸的横轴线(Q)能够相对彼此偏转,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铰链(7)在两个相互铰接的链节(5,6)之间这样构成,即,允许链节(5,6)围绕横轴线(Q)进行相对偏转,所述偏转大于每个在引锭器(1)使用期间出现的偏转角(α),其中在铰链(7)里面或上面设置止锁元件(8),它可活动地设置在垂直于引锭器(1)的纵轴线(L)和垂直于横轴线(Q)的方向(T)上,其中该止锁元件(8)能够占据这样的位置(A),在该位置止锁元件(8)不会影响链节(5,6)的偏转;并且能够占据这样的位置(B),在该位置以限定的偏转角限制链节(5,6)在偏转方向上的偏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锁元件(8)可移动地设置在线性引 导件(9)中。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引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锁元件(8)仅仅通过重力的作 用占据其位置(Α,Β)。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引锭器,其特征在于,配有止锁元件(8)的铰链 (7)仅仅设置在引锭器(1)的过渡段(3)中。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引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锭器头(2)的厚度 ⑶大于节连链⑷的厚度⑷。
6.一种用于连铸金属锭的方法,在此方法中使用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引 锭器(1),其中该引锭器(1)从上面驶入到铸型(10)中(I),该引锭器(1)从铸型(10)向下 沿着锭引导件(11)导引(II),该引锭器(1)在锭引导件(11)后面输送到水平的辊道(12) 上(III),该引锭器(1)从辊道(12)在与热锭脱耦以后向上牵引到位于浇铸台上的引锭器 车(13)上(IV),该引锭器(1)接着水平地在铸型(10)方向上运动(V),并且该引锭器(1) 为了下一次浇铸再从上面驶入到铸型(10)中(I),其特征在于,所述止锁元件(8)在驶入到 铸型(10)中时位于这样的位置(A),在该位置止锁元件(8)不会影响链节(5,6)的偏转。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止锁元件(8)在引锭器(1)运动期间向 下沿着锭引导件(11)从位置(A)运动到位置(B),在位置(A)止锁元件(8)不会影响链节 (5,6)的偏转,在位置⑶以限定的偏转角(α)限制链节(5,6)的偏转。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引锭器(1)运动到水平的辊道(12) 上期间,所述止锁元件(8)位于位置(B),在该位置以限定的偏转角(α)限制链节(5,6)的 偏转。
9.如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引锭器(1)向上运动到引锭 器车(13)上时,所述止锁元件(8)从位置(B)运动到位置(A),在位置(B)以限定的偏转角 (α)限制链节(5,6)的偏转,在位置㈧止锁元件⑶不会影响链节(5,6)的偏转。
10.如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引锭器(1)水平运动到浇 铸台上期间,所述止锁元件(8)向着铸型(10)位于位置(A),在该位置止锁元件(8)不会影 响链节(5,6)的偏转。
11.如权利要求6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仅仅通过止锁元件(8)的重 力使止锁元件(8)在位置(Α,Β)之间运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浇铸金属锭的连铸设备的引锭器(1),它包括引锭器头(2)、过渡段(3)和节连链(4),其中过渡段(3)设置在引锭器头(2)与节连链(4)之间,其中过渡段(3)和/或节连链(4)由多个相互铰接的链节(5,6)组成,并且其中链节(5,6)围绕垂直于引锭器(1)的纵轴线(L)延伸的横轴线(Q)可以相互间相对偏转。尤其为了在更换引锭器部件时避免引锭器中的内部应力,根据本发明,至少一个铰链(7)在两个相互铰接的链节(5,6)之间这样构成,即允许链节(5,6)围绕横轴线(Q)进行相对偏转,此偏转大于每个在引锭器(1)使用期间出现的偏转角(α),其中在铰链(7)里面或上面设置止锁元件(8),它可活动地设置在垂直于引锭器(1)的纵轴线(L)和垂直于横轴线(Q)的方向(T)上,其中该止锁元件(8)可以占据位置(A),在该位置止锁元件(8)不会影响链节(5,6)的偏转;并且可以占据位置(B),在该位置以限定的偏转角限制链节(5,6)在偏转方向上的偏转。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方法,用来利用这种引锭器来连铸金属锭。
文档编号B22D11/08GK101983112SQ200980112521
公开日2011年3月2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2日
发明者P·约嫩, S·罗姆布斯 申请人:Sms西马格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