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导电轮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金属线材加工设备中的连续退火机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导电轮组件。
背景技术:
金属线材在拉丝过程中会发生硬化从而变脆,所以在其拉拔成型后必须经过退火软化处理,才能成为合格的金属线材产品。金属线材的退火过程是当金属线材绕过被通以低电压高电流直流电的导电轮时,金属线材迅速升温到退火温度,然后进入退火液冷却, 完成退火处理。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200920143485. 4公开了一种铜合金扁线连续退火装置,其中包含一种导电轮结构,该导电轮主要是由导电轮轮毂部、导电轮轮辐部和两个绝缘带组成,导电轮轮辐部与两侧的绝缘带的端面形成与铜合金扁线相适应的环形凹槽。但是这种结构由于铜合金扁线长时间同导电轮接触摩擦会导致轮子磨损破坏而影响退火质量。为了保证金属线材在导电轮上面接触摩擦不致使得轮子磨损破坏而影响退火质量,通常会在导电轮与金属线材的接触面上安装一个镍合金导电环,起到保护导电轮的作用,而且还能够保证金属线材电流的稳定及退火温度的稳定。然而,这种导电轮结构在金属线材退火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镍合金导电环与导电轮之间因装配间隙而导致接触不良进而引发的频频打火现象,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镍合金导电环更换频繁,生产成本增加,而且生产效率和成品合格率明显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导电轮组件,该导电轮组件结构能够保证镍合金导电环和导电轮之间无间隙紧密接触,有效避免二者因装配间隙而导致接触不良进而引发的打火现象,延长镍合金导电环的使用寿命,节约生产成本,同时提高生产效率和成品合格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为
一种导电轮组件,包括连体结构的轮毂、轮辐和半个轮缘,另一半个轮缘通过台阶面和紧固件与连体结构的半个轮缘匹配固定组合成导电轮,两个半轮缘中间设有与金属线材相适应的环形凹槽,凹槽底下设连通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宽度大于凹槽底部宽度,在第一凹槽中匹配安装有第一导电环,在第一导电环下边再设有连通第二凹槽,在第二凹槽中匹配安装第二导电环。
所述第二导电环是环形开口的,其径向截面为等腰三角形、半圆形、等腰梯形、圆弧弓形、抛物线弓形中的任选一种,第二凹槽的径向截面与第二导电环的径向截面相匹配。所述第一导电环也是环形开口的,其径向截面为扁平矩形,第一凹槽的径向截面与第一导电环的径向截面相匹配。所述导电轮、第二导电环材料为铸造黄铜,第一导电环材料为镍合金或耐磨铜合
^^ ο
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结构简单,贴合效果好
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在结构上,仅仅依靠增加设置第二导电环,且第二导电环是环形开口的,其径向截面为等腰三角形、半圆形、圆弧弓形、抛物线形、等腰梯形中的任选一种, 在装配过程拧紧紧固件时,通过两个半轮缘轴向相对移动,迫使第二导电环进而推动第一导电环径向移动,使第二导电环与轮缘之间、第二导电环与第一导电环之间以及第一导电环与轮缘之间无隙贴合。2、生产成本低
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正是由于能够有效避免第一导电环与导电轮之间因装配间隙导致接触不良进而引发的打火现象,所以可以延长第一导电环的使用寿命,减少第一导电环更换安装次数,降低了第一导电环的生产使用成本。而且,在结构上基于第二导电环的设置便能实现第一导电环与轮缘之间的无隙贴合,从而简化了第一导电环的加工工艺,降低了第一导电环的加工精度,减少了生产时间,则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3、生产效率、成品合格率提高
由于可以延长第一导电环的使用寿命,减少了第一导电环更换安装的次数,生产效率明显提高。由于在结构上能够实现第一导电环与轮缘之间的无隙贴合,避免了因接触不良而引发的打火现象,能够保证金属线材电流的稳定及退火温度的稳定,从而产品质量稳定, 成品合格率提高。4、工人劳动强度降低
由于可以延长第一导电环的使用寿命,减少了第一导电环更换安装维护的次数,所以工人的劳动强度明显降低。本发明的第二技术方案为
一种导电轮组件,包括连体结构的轮毂、轮辐和半个轮缘,另一半个轮缘通过台阶面和紧固件与连体结构的半个轮缘匹配固定组合成导电轮,两个半轮缘中间设有与金属线材相适应的环形凹槽,凹槽底下设连通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宽度大于凹槽底部宽度,在第一凹槽中匹配安装有第一导电环,所述第一导电环是环形开口的,其径向截面为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圆弧弓形、抛物线弓形中任选的一种,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与底边上的高h的比 B1 hi = 10 25,等腰梯形的下底边长Ei2与下底边上的高Ii2的比Ei2 Ii2 =10 25,圆弧弓形的弦长 与拱高Ii3的比 Ii3 = 10 25,抛物线弓形的弦长 与拱高h4的比 a4 h4 = 10 25。所述导电轮材料为铸造黄铜,第一导电环材料为镍合金或耐磨铜合金。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
与第一技术方案相比,本技术方案结构上,在不增加新的构件的前提下,仅仅靠改变第一导电环的截面形状,便能实现第一导电环与导电轮轮缘装配之后无隙贴合,结构更简单。 由于两个技术方案属于一个总的发明构思,所以本技术方案其它有益效果与第一技术方案相同。附图及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发明导电轮组件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导电轮组件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导电轮组件轮缘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导电轮组件之二轮缘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导电轮组件之三轮缘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导电轮组件之四轮缘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导电轮组件之五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导电轮组件轮缘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导电轮组件之六轮缘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导电轮组件之七轮缘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中序号1、轮毂,2、轮辐,3、半个轮缘,4、另一半个轮缘,5、凹槽,6、第一导电环,7、 第二导电环,8、内六角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图3,图中,本发明导电轮组件包括连体结构的轮毂1、轮辐2和半个轮缘3, 另一半个轮缘4通过台阶面和内六角螺钉8与连体结构的半个轮缘3匹配固定组合成导电轮,两个半轮缘3、4中间设有与金属线材相适应的环形凹槽5,凹槽5底下设连通第一凹槽, 第一凹槽宽度大于凹槽5底部宽度,在第一凹槽中匹配安装有第一导电环6,在第一导电环 6下边再设有连通第二凹槽,在第二凹槽中匹配安装第二导电环7 ;所述第二导电环7是环形开口的,其径向截面为等腰三角形,第二凹槽的径向截面与第二导电环7的径向截面相匹配;所述第一导电环6也是环形开口的,其径向截面为扁平矩形;所述导电轮、第二导电环7的材料均为铸造黄铜,第一导电环6的材料为镍合金或耐磨铜合金。实施例二
参见图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相同编号部分代表意义相同不再重述,其区别在于本实施例所述第二导电环7的径向截面为半圆形,第二凹槽的径向截面与第二导电环7的径向截面相匹配。实施例三
参见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相同编号部分代表意义相同不再重述,其区别在于本实施例所述第二导电环7的径向截面为等腰梯形,第二凹槽的径向截面与第二导电环7的径向截面相匹配。实施例四
参见图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相同编号部分代表意义相同不再重述,其区别在于本实施例所述第二导电环7的径向截面为圆弧弓形,第二凹槽的径向截面与第二导电环7的径向截面相匹配。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没有画图。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四有点近似,实施例四的第二导电环径向截面为圆弧弓形,而本实施例的第二导电环径向截面为抛物线弓形。实施例六
参见图2、图7和图8,图中,本发明导电轮组件包括连体结构的轮毂1、轮辐2和半个轮缘3,另一半个轮缘4通过台阶面和内六角螺钉8与连体结构的半个轮缘3匹配固定组合成导电轮,两个半轮缘3和4中间设有与金属线材相适应的环形凹槽5,凹槽5底下设连通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宽度大于凹槽5底部宽度,在第一凹槽中匹配安装有第一导电环6,所述第一导电环6是环形开口的,其径向截面为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与底边上的高Ii1的比 h = 10 25 ;所述导电轮材料为铸造黄铜,第一导电环6的材料为镍合金或耐磨铜合金。实施例七
参见图9,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六相同编号部分代表意义相同不再重述,其区别在于本实施例所述第一导电环6径向截面为等腰梯形,等腰梯形的下底边长%与下底边上的高Ii2 的比 Ii2 = 10 25。实施例八
参见图10,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六相同编号部分代表意义相同不再重述,其区别在于 所述第一导电环6的径向截面为圆弧弓形,圆弧弓形的弦长%与拱高t!3的比% h3 =
10 邪。实施例九
本实施例没有画图。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八有点近似,实施例八的第一导电环的径向截面为圆弧弓形,而本实施例的第一导电环径向截面为抛物线弓形,抛物线弓形的弦长&与拱高h4的比ει4 h4 = 10 25。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
,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导电轮组件,包括连体结构的轮毂、轮辐和半个轮缘,另一半个轮缘通过台阶面和紧固件与连体结构的半个轮缘匹配固定组合成导电轮,两个半轮缘中间设有与金属线材相适应的环形凹槽,凹槽底下设连通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宽度大于凹槽底部宽度,在第一凹槽中匹配安装有第一导电环,其特征是在第一导电环下边再设有连通第二凹槽,在第二凹槽中匹配安装第二导电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轮组件,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导电环是环形开口的,其径向截面为等腰三角形、半圆形、等腰梯形、圆弧弓形、抛物线弓形中的任选一种,第二凹槽的径向截面与第二导电环的径向截面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轮组件,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导电环也是环形开口的,其径向截面为扁平矩形,第一凹槽的径向截面与第一导电环的径向截面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导电轮组件,其特征是所述导电轮、第二导电环材料为铸造黄铜,第一导电环材料为镍合金或耐磨铜合金。
5.一种导电轮组件,包括连体结构的轮毂、轮辐和半个轮缘,另一半个轮缘通过台阶面和紧固件与连体结构的半个轮缘匹配固定组合成导电轮,两个半轮缘中间设有与金属线材相适应的环形凹槽,凹槽底下设连通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宽度大于凹槽底部宽度,在第一凹槽中匹配安装有第一导电环,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导电环是环形开口的,其径向截面为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圆弧弓形、抛物线弓形中的任选一种,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1与底边上的高Ii1的比Ei1 Ii1 = 10 25,等腰梯形的下底边长ει2与下底边上的高Ii2的比ει2 h2 = 10 25,圆弧弓形的弦长 与拱高Ii3的比 Ii3= 10 25,抛物线弓形的弦长 与拱高 h4 的比 a4 h4 = 10 2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电轮组件,其特征是所述导电轮材料为铸造黄铜,第一导电环材料为镍合金或耐磨铜合金。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金属线材加工设备中的连续退火机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导电轮组件,包括连体结构的轮毂、轮辐和半个轮缘与另一半个轮缘固定连接组成的导电轮,匹配安装在轮缘第一凹槽内的第一导电环,以及匹配安装在轮缘第二凹槽内的第二导电环,第二导电环是环形开口的,其径向截面为等腰三角形、半圆形、圆弧弓形、抛物线形、等腰梯形中的任选一种,第一导电环也是环形开口的,其径向截面为扁平矩形。本发明能够保证第一导电环与导电轮轮缘无隙贴合,有效避免二者之间因接触不良而引发的打火现象,延长第一导电环的使用寿命,节约生产成本,同时提高生产效率和成品合格率。
文档编号C21D9/62GK102329945SQ20111031824
公开日2012年1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9日
发明者蒋佳国, 齐文宝 申请人:郑州恒杰实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