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铕基ThCr<sub>2</sub>Si<sub>2</sub>结构的低温磁制冷材料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磁性功能材料,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磁制冷的铕基ThCr2Si2结构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磁制冷材料是一种新型磁性功能材料,它是利用磁性材料的磁熵效应(即 magnetocaloric effect,又称磁卡效应)实现制冷的一种无污染的制冷工质材料。磁熵效应是磁性材料的内禀特性之一,其大小取决于磁性材料内在的物理特性。磁制冷是利用外加磁场而使磁工质的磁矩发生有序、无序的变化(相变)引起磁体吸热和放热作用而进行制冷循环。通过磁制冷工质进入高磁场区域,放出热量到周围环境;进入零/低磁场区域,温度降低,吸收热量达到制冷的目的;如此反复循环可连续制冷。磁制冷被认为是一种“绿色” 的制冷方式,不排放如氟利昂等任何有害气体,有望代替现在正在使用的耗能大且有害环境的气体压缩制冷方式。与现有最好的制冷系统相比,磁制冷可以少消耗20 30 %的能源,而且即不破坏臭氧层又不排放温室气体,而现在使用的冰箱和空调系统则正在成为全世界能源消耗的主体。目前,磁制冷主要应用在极低温和液化氦等小规模的装置中。虽然诸多因素的限制使磁制冷技术的广泛应用尚未成熟,与传统的气体压缩制冷相比,磁制冷具有熵密度高、体积小、结构简单、无污染、噪声小、效率高及功耗低等优点,将成为未来颇具潜力的一种新的制冷方式。而取决于这一技术能否走出实验室,走进千家万户的关键是寻找在宽温区、低磁场条件下具有大磁熵变的磁致冷材料。磁熵效应最早发现于1881年在Fe中发现。1933年Giauque和MacDougall成功的采取绝热磁化/退磁的方法使温度降至0. 25K,因在磁制冷及相关领域的贡献,Giauque 被授予1949年诺贝尔奖。对于磁制冷材料的研究热潮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美国宇航公司与美国国家能源部在Iowa大学所设的国家实验室合作,完成了第一台工作于室温附近的磁制冷电冰箱样机的试制。这台样机用稀土金属钆(Gd)为工作物质,超导磁体为磁场源。 1997年,美国Iowa州立大学Ames实验室的Pecharscky等在Gd5Si2Gii2合金中发现巨磁熵变效应。从而掀起了人们对各个温区具有巨磁熵变材料的探索和研究。按工作温区划分,磁制冷材料可以分为极低温(4. 2K以下),低温(4. 2-77K),中温区(77-273K)和室温区(300K 附近)磁制冷材料。其中,目前低温区磁制冷材料主要包括Gd3Ga5O12, GdLiF4等顺磁金属盐和一些稀土金属间化合物,但由于他们的磁熵变相对较小,使其商业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较宽温区内具有大磁熵变、可用于低温磁制冷的铕基ThCr2Si2型晶体结构的磁性材料。本发明的磁性材料的化学通式为Eu-T-X,其中Eu为稀土金属铕,T为Fe、Cu中的一种或两种,X为P、As中的一种或两种;低温磁制冷材料中各物质的原子比为Eu =T X=l:2:2 ;所述的低温磁制冷材料具有体心ThCr2Si2型四方晶体结构。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这种磁性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具体步骤是
步骤(1).将稀土金属铕、过渡金属和非金属按照摩尔比1:2:2X (1.03 1.05)在Ar 气手套箱内均勻混合成原料;
所述的过渡金属为Fe、Cu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 所述的非金属为P、As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
步骤O).将原料置于石英容器内,对石英容器抽真空,石英容器内的压力小于等于 2 X10_2I^后将石英容器封闭;
步骤(3).将石英容器放到垂直烧结炉,以3 5°C /分钟的速度升温至400 450°C 后保温5 10小时,然后以8 10°C /分钟的速度继续升温至800 900°C后保温5 10 小时;
步骤石英容器自然冷却至常温,取出石英容器内制品,在常温、10 15Mpa压力下压片成型;
步骤(5).在800 900°C下高温退火10 M小时,然后自然冷却至常温,制得成品。本发明方法制备的磁制冷材料磁熵变显著,磁制冷能力较高,磁转变温度及磁熵变最大值在15 5 温度范围内随成分变化连续可调。该磁制冷材料具有良好的磁、热可逆性质。本发明方法采用缓慢升温、分步反应的方法,有效地克服了 P或As的挥发。本发明方法相对工艺简单,易于实现。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步骤(1).将15. 19g (0. 1摩尔)稀土金属铕、12. 71g (0. 2摩尔)金属铜、6. 489g (0. 21 摩尔)非金属磷在Ar气手套箱内均勻混合成原料;
步骤O).将原料置于石英容器内,对石英容器抽真空,石英容器内的压力达到 1.6 X10_2I^后将石英容器封闭;
步骤(3).将石英容器放到垂直烧结炉,以4°C /分钟的速度升温至430°C后保温7小时,然后以9°C /分钟的速度继续升温至860°C后保温7小时;
步骤石英容器自然冷却至常温,取出石英容器内制品,在常温、13Mpa压力下压片成型;
步骤(5).在880°C下高温退火12小时,然后自然冷却至常温,制得EuCu2P2成品。经测定得到本实施案例的居里温度Tc为52 K,在0-5T的磁场变化下,磁熵变最大值达到 10. 7 J/kg K。实施例2:
步骤(1).将15. 19g(0. 1摩尔)稀土金属铕、11. 16g(0. 2摩尔)金属铁、15. 58g(0. 207 摩尔)非金属砷在Ar气手套箱内均勻混合成原料;
步骤O).将原料置于石英容器内,对石英容器抽真空,石英容器内的压力达到 1.8 X10_2I^后将石英容器封闭;
步骤(3).将石英容器放到垂直烧结炉,以5°C /分钟的速度升温至450°C后保温5小时,然后以10°C /分钟的速度继续升温至900°C后保温5小时;步骤石英容器自然冷却至常温,取出石英容器内制品,在常温、15Mpa压力下压片成型;
步骤(5).在900°C下高温退火10小时,然后自然冷却至常温,制得Eui^2Aii2成品。经测定得到本实施案例的居里温度&为14 K,在0-5T的磁场变化下,磁熵变最大值达到 13. 5 J/kg K。实施例3:
步骤(1).将15. 19g(0. 1摩尔)稀土金属铕、11. 16g(0. 2摩尔)金属铁、6. 365g(0. 206 摩尔)非金属磷在Ar气手套箱内均勻混合成原料;
步骤O).将原料置于石英容器内,对石英容器抽真空,石英容器内的压力达到 2 X10_2I^后将石英容器封闭;
步骤⑶.将石英容器放到垂直烧结炉,以3°C /分钟的速度升温至400°C后保温10小时,然后以8V /分钟的速度继续升温至800°C后保温10小时;
步骤石英容器自然冷却至常温,取出石英容器内制品,在常温、12Mpa压力下压片成型;
步骤(5).在800°C下高温退火M小时,然后自然冷却至常温,制得Eui^e2P2成品。经测定得到本实施案例的居里温度Tc为四K,在0-5T的磁场变化下,磁熵变最大值达到 14. 5 J/kg K。实施例4:
步骤(1).将15. 19g(0. 1摩尔)稀土金属铕、11. 16g(0.2摩尔)金属铁、11.68g(0. 156 摩尔)非金属砷、1. 193g (0. 052摩尔)非金属磷在Ar气手套箱内均勻混合成原料;
步骤O).将原料置于石英容器内,对石英容器抽真空,石英容器内的压力达到 1.2 X10_2I^后将石英容器封闭;
步骤(3).将石英容器放到垂直烧结炉,以3°C /分钟的速度升温至450°C后保温6小时,然后以10°C /分钟的速度继续升温至880°C后保温6小时;
步骤石英容器自然冷却至常温,取出石英容器内制品,在常温、IlMpa压力下压片成型;
步骤(5).在820°C下高温退火15小时,然后自然冷却至常温,制得Ei^e2As1.5Ρα5成品。经测定得到本实施案例的居里温度Tc为19 K,在0-5Τ的磁场变化下,磁熵变最大值达到 12. 8 J/kg K。实施例5:
步骤(1).将15. 19g (0. 1摩尔)稀土金属铕、5. 58g (0. 1摩尔)金属铁、6. 35g (0. 1摩尔)金属铜、15. 58g (0. 208摩尔)非金属砷在Ar气手套箱内均勻混合成原料;
步骤O).将原料置于石英容器内,对石英容器抽真空,石英容器内的压力达到 2 X10_2I^后将石英容器封闭;
步骤(3).将石英容器放到垂直烧结炉,以3°C /分钟的速度升温至410°C后保温9小时,然后以8°C /分钟的速度继续升温至820°C后保温9小时;
步骤石英容器自然冷却至常温,取出石英容器内制品,在常温、14Mpa压力下压片成型;
步骤(5).在860°C下高温退火20小时,然后自然冷却至常温,制得Eui^eCuAh成品。
5
经测定得到本实施案例的居里温度Tc为38 K,在0-5T的磁场变化下,磁熵变最大值达到 11. 5 J/kg K。实施例6:
步骤(1).将15. 19g(0. 1摩尔)稀土金属铕、10. 16g(0. 16摩尔)金属铜、2. 232g (0. 04 摩尔)金属铁、6. 473g (0. 209摩尔)非金属磷在Ar气手套箱内均勻混合成原料;
步骤O).将原料置于石英容器内,对石英容器抽真空,石英容器内的压力达到 1.5 X10_2I^后将石英容器封闭;
步骤(3).将石英容器放到垂直烧结炉,以4°C /分钟的速度升温至420°C后保温8小时,然后以9°C /分钟的速度继续升温至850°C后保温8小时;
步骤石英容器自然冷却至常温,取出石英容器内制品,在常温、IOMpa压力下压片成型;
步骤( .在850°C下高温退火18小时,然后自然冷却至常温,制得EuCu1.6Fe0.4P2成品。经测定得到本实施案例的居里温度Tc为41 K,在0-5T的磁场变化下,磁熵变最大值分别达到10. 7 J/kg K。实施例7:
步骤(1).将15. 19g (0. 1摩尔)稀土金属铕、5. 58g (0. 1摩尔)金属铁、6. 35g (0. 1摩尔)金属铜、3. 183g (0. 103摩尔)非金属磷、7. 79g (0. 104摩尔)非金属砷在Ar气手套箱内均勻混合成原料;
步骤O).将原料置于石英容器内,对石英容器抽真空,石英容器内的压力达到 2 X10_2I^后将石英容器封闭;
步骤(3).将石英容器放到垂直烧结炉,以3°C /分钟的速度升温至410°C后保温9小时,然后以8°C /分钟的速度继续升温至820°C后保温9小时;
步骤石英容器自然冷却至常温,取出石英容器内制品,在常温、13Mpa压力下压片成型;
步骤(5).在880°C下高温退火M小时,然后自然冷却至常温,制得Eui^CuPAs成品。经测定得到本实施案例的居里温度Tc为34 K,在0-5T的磁场变化下,磁熵变最大值达到 11.8 J/kg K。以上实施例制得的磁性材料均具有体心ThCr2Si2型四方晶体结构。
权利要求
1.一种铕基ThCr2Si2结构的低温磁制冷材料,其特征在于该低温磁制冷材料的化学通式为Eu-T-X,其中Eu为稀土金属铕,T为Fe、Cu中的一种或两种,X为P、As中的一种或两种;磁性材料中各物质的原子比为Eu =T :Χ=1:2:2 ;所述的低温磁制冷材料具有体心 ThCr2Si2型四方晶体结构。
2.一种铕基ThCr2Si2结构的低温磁制冷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具体步骤是步骤(1).将稀土金属铕、过渡金属和非金属按照摩尔比1:2:2Χ (1.03 1.05)在Ar 气手套箱内均勻混合成原料;所述的过渡金属为Fe、Cu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所述的非金属为P、As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步骤O).将原料置于石英容器内,对石英容器抽真空,石英容器内的压力小于等于 2 X10_2I^后将石英容器封闭;步骤(3).将石英容器放到垂直烧结炉,以3 5°C /分钟的速度升温至400 450°C 后保温5 10小时,然后以8 10°C /分钟的速度继续升温至800 900°C后保温5 10 小时;步骤石英容器自然冷却至常温,取出石英容器内制品,在常温、10 15Mpa压力下压片成型;步骤(5).在800 900°C下高温退火10 M小时,然后自然冷却至常温,制得成品。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铕基ThCr2Si2结构的低温磁制冷材料及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磁性材料化学通式为Eu-T-X,T为Fe或Cu,X为P或As,该磁性材料具有体心ThCr2Si2型四方晶体结构。本发明方法首先将稀土金属铕、过渡金属和非金属按比例混合成原料,其中过渡金属为Fe或Cu,非金属为P或As;然后将原料置于石英容器内,抽真空后封闭,将石英容器升温至400~450℃后保温,继续升温至800~900℃后保温;冷却后将制品压片成型,经高温退火、冷却得到成品。本发明方法采用缓慢升温、分步反应的方法,有效地克服了P或As的挥发。本发明方法相对工艺简单,易于实现,制得的磁制冷材料具有良好的磁、热可逆性质。
文档编号C22F1/02GK102383017SQ20111035485
公开日2012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0日
发明者吕燕飞, 李领伟, 苏伟涛, 钱正洪, 霍德璇 申请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