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毂的铸造方法及其使用的水雾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5754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轮毂的铸造方法及其使用的水雾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铸造机的配套设备领域,具体讲是一种与铸造机配套使用的用于铸造机的水雾冷却柜。
背景技术
目前,多数轮毂采用的是铝合金轮毂,其制造方法有三种重力铸造、锻造和低压精密铸造,其中重力铸造是利用重力把铝合金溶液浇铸到模具内,成型后经车床处理打磨即可完成生产。由于其制造过程简单,不需精密铸造工艺、成本低和生产效率高而被多数厂家采用。但是,这种轮毂的铸造方法存在以下的缺点1)在生产过程中,模具中的轮毂铸件是水平放置的,换句话说,轮毂的径向平面是水平放置的,因此,轮毂的模具由上模、下模和侧模组成,轮毂具有辐板的一端位于模具的下部,另一端自由端位于模具的上部,而且这个自由端的边缘处要设置边冒口,由于这个边缘处厚度较薄,又是最后冷却凝固的部位,因此,水冷的快速很容易在轮毂的边缘处产生气泡和缩松等铸造缺陷;并且,在这种情况下铸件在脱模后很容易在自由端的轮圈变成椭圆形;2)另外,通常的轮毂模具的冷却装置是通过模具的冷却来实现铸件的冷却,即在模具内部设置冷却管道,而模具在铸造过程中是处于高温的状态下的,经过一次铸造周期后,模具重新得到冷却,而在准备下一个铸造周期的开始时,模具又要经过升度过程,这样, 一方面一冷一热会对模具产生疲劳影响,缩短模具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使生产周期变长, 降低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能使铸件避免在边缘处出现气泡和缩松等铸造缺陷,又能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率的轮毂的铸造方法及其使用的水雾冷却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轮毂的铸造方法,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轮毂的模具由上模、下模和侧模组成,在下模下面安装好水冷却装置后,将下模固定在铸造机上,再安装侧模和上模,然后在上模顶端安装水雾冷却装置;2)在铸造机上安装好模具后,将液态的铝水浇铸到模具的型腔内进行充填;3)浇铸完成后通过水冷却装置进行冷却,当模具型腔内的轮毂铸件初步完成凝固后,即轮毂铸件的温度低于560°C时,打开侧模;4)侧模打开后,露出轮毂铸件的边缘部位,此时,启动水雾冷却装置,将喷雾头直接对准轮毂铸件的边缘部位进行水雾冷却;5)冷却至室温后,进行起模,使轮毂铸件随着上模一起从下模上脱开;6)再利用顶出机构将轮毂铸件从上模上脱开。所述的步骤4)中,水雾冷却的时间为20秒 25秒。
采用以上的铸造方法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在冷却过程中,先利用水冷却装置对铸件下端较厚部位进行先冷却,再在侧模打开的时候直接对铸件上端较薄部位进行水雾冷却,使铸件原先最上端最后冷却凝固的部位也同时得到冷却,因此,避免轮毂的上端边缘处产生气泡和缩松等铸造缺陷;并且,在铸件最上端得到充分冷却凝固的情况下,该处的轮圈在脱模后就不易出现椭圆形的现象;2)同时,对铸件上端边缘直接进行水雾冷却后而充分凝固,增加了铸件对上模的包紧力,这样,在上模连带铸件从下模上起模的时候就非常方便;3)另外,由于在铸件上端不是通过对模具的冷却来实现铸件的冷却,这样,模具在浇铸完成后还可以保持较高的温度,一方面消除了一冷一热会对模具产生的疲劳影响,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也使生产周期缩短,提高生产效率。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以上铸造方法中所使用的水雾冷却装置,它包括雾管、连接支架和喷雾头,所述的雾管的一端与雾源相通,另一端与喷雾头相通, 并且雾管通过连接支架固定在上模的顶端,所述的喷雾头位于轮毂铸件边缘部位的上方。所述的雾管包括一根总雾管和多根支雾管,所述的总雾管的一端与雾源直通,另一端连接有接头,每根支雾管的一端均与接头相通,另一端均连接有喷雾头,每个喷雾头沿轮毂铸件的圆周方向均勻分布。所述的上模的顶端具有螺纹孔,所述的连接支架的一端与螺纹孔螺纹连接,连接支架的另一端与雾管焊接。所述的接头位于轮毂铸件中心轴线的一侧。采用以上所述的水雾冷却装置后,使铸件最上端的较薄的边缘部分得到充分地冷却,从而避免出现缩松等铸造缺陷;而且安装方便,也避开了模具中间位置的其他零部件, 结构简单。


图1是本发明轮毂的铸造方法中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中水雾冷却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其中1、侧模;2、轮毂铸件;3、水雾冷却装置;31、连接支架;32、总雾管;33、接头;34、支雾管;35、喷雾头;4、上模;5、下模;6、水冷却装置。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由图1和图2所示的本发明轮毂的铸造方法及其使用的水雾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可知,轮毂的铸造方法,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轮毂的模具由上模4、下模5和侧模1组成,在下模5下面安装好水冷却装置6 后,将下模5固定在铸造机上,再安装侧模1和上模4,然后在上模4顶端安装水雾冷却装置 3 ;2)在铸造机上安装好模具后,将液态的铝水浇铸到模具的型腔内进行充填;3)浇铸完成后通过水冷却装置6进行冷却,当模具型腔内的轮毂铸件2初步完成凝固后,即轮毂铸件2的温度低于560°C时,打开侧模1 ;
4)侧模1打开后,露出轮毂铸件2的边缘部位,此时,启动水雾冷却装置3,将喷雾头35直接对准轮毂铸件2的边缘部位进行水雾冷却;水雾冷却的时间为20秒 25秒;5)冷却至室温后,进行起模,使轮毂铸件2随着上模4 一起从下模5上脱开;6)再利用顶出机构将轮毂铸件2从上模4上脱开。以上所述的轮毂的铸造方法中使用的水雾冷却装置,它包括雾管、连接支架31和喷雾头35,所述的雾管的一端与雾源相通,另一端与喷雾头35相通,并且雾管通过连接支架31固定在上模4的顶端,所述的喷雾头35位于轮毂铸件2边缘部位的上方。所述的雾管包括一根总雾管32和多根支雾管34,所述的总雾管32的一端与雾源直通,另一端连接有接头33,每根支雾管34的一端均与接头33相通,另一端均连接有喷雾头35,每个喷雾头35沿轮毂铸件2的圆周方向均勻分布。所述的上模4的顶端具有螺纹孔,所述的连接支架31的一端与螺纹孔螺纹连接, 连接支架31的另一端与雾管焊接。所述的接头33位于轮毂铸件2中心轴线的一侧。
权利要求
1.一种轮毂的铸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轮毂的模具由上模、下模( 和侧模(1)组成,在下模( 下面安装好水冷却装置(6)后,将下模( 固定在铸造机上,再安装侧模(1)和上模G),然后在上模(4)顶端安装水雾冷却装置(3);2)在铸造机上安装好模具后,将液态的铝水浇铸到模具的型腔内进行充填;3)浇铸完成后通过水冷却装置(6)进行冷却,当模具型腔内的轮毂铸件( 初步完成凝固后,即轮毂铸件O)的温度低于560°C时,打开侧模(1);4)侧模(1)打开后,露出轮毂铸件O)的边缘部位,此时,启动水雾冷却装置(3),将喷雾头(3 直接对准轮毂铸件O)的边缘部位进行水雾冷却;5)冷却至室温后,进行起模,使轮毂铸件(2)随着上模⑷一起从下模(5)上脱开;6)再利用顶出机构将轮毂铸件(2)从上模(4)上脱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的铸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中,水雾冷却的时间为20秒 25秒。
3.—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的铸造方法中所使用的水雾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雾管、连接支架(31)和喷雾头(35),所述的雾管的一端与雾源相通,另一端与喷雾头 (35)相通,并且雾管通过连接支架(31)固定在上模(4)的顶端,所述的喷雾头(3 位于轮毂铸件( 边缘部位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雾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雾管包括一根总雾管 (32)和多根支雾管(34),所述的总雾管(3 的一端与雾源直通,另一端连接有接头(33), 每根支雾管(34)的一端均与接头(3 相通,另一端均连接有喷雾头(35),每个喷雾头 (35)沿轮毂铸件O)的圆周方向均勻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雾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的顶端具有螺纹孔,所述的连接支架(31)的一端与螺纹孔螺纹连接,连接支架(31)的另一端与雾管焊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雾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头(3 位于轮毂铸件 (2)中心轴线的一侧。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的了一种轮毂的铸造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将模具及冷却装置安装在铸造机上;2)将液态的铝水浇铸到模具的型腔内;3)通过水冷却装置(6)进行初步冷却,打开侧模(1);4)启动水雾冷却装置(3),直接对准轮毂铸件(2)的边缘部位进行水雾冷却;5)冷却至室温后,进行起模;6)脱模。该铸造方法中所使用的水雾冷却装置中,雾管的一端与雾源相通,另一端与喷雾头(35)相通,并且雾管通过连接支架(31)固定在上模(4)的顶端,喷雾头(35)位于轮毂铸件(2)边缘部位的上方。这样,避免轮毂的上端边缘处产生缩松等铸造缺陷;并且,在铸件最上端处的轮圈在脱模后就不易出现椭圆形的现象。
文档编号B22C9/28GK102416444SQ201110400550
公开日2012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6日
发明者何灿东, 刘建高, 陈木星 申请人:佛山市灿东模具技术有限公司, 宁波灿东模具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