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槽下分散称量斗排料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4302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炉槽下分散称量斗排料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高炉槽下分散称量斗排料控制系统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高炉槽排料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炉槽下分散称量斗排料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在高炉的生产实践中,常常需要把某些原料分布到炉内的边缘或中心处,在特定条件下,还需要将多种原料按一定顺序在炉内由边缘向中心分布或由中心向边缘分布。这就要求各种原料入炉的顺序是可以任意调整的,即高炉槽下分散称量斗的排料顺序应可以任意调整,这样就产生了断料和/或堆料问题。实用新型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用于解决在高炉槽排料时产生堆料和/或断料问题的高炉槽下分散称量斗排料控制系统。[000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高炉槽下分散称量斗排料控制系统,包括 控制模块、称量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称量斗电连接。[0005]所述控制模块通过DSP、ARM、FPGA或PLC来实现。[0006]重量变送器,所述重量变送器连接在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称量斗之间。[0007]进一步地,所述称量斗均配置有限位开关和重量传感器。[0008]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炉槽下分散称量斗排料控制系统,能有效解决在高炉槽排料时产生堆料和/或断料的问题。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高炉槽下分散称量斗排料控制系统构架图;[0010]图2是图1所示的高炉槽下分散称量斗排料控制系统中控制模块的结构框图;[0011]图3是图2所示控制模块中排料模块的结构框图;[0012]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某一高炉分散称量斗分布示意图。[0013]本实用新型目的、功能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高炉槽下分散称量斗排料控制系统,其包括控制模块1、重量变送器2及称量斗3。控制模块1通过重量变送器2与称量斗3连接, 控制称量斗3排料。至于如何控制将结合图2所示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控制模块1可以用PLC、ARM、FPGA及DSP来实现。每个称量斗3均配置限位开关和重量传感器。其中, 限位开关包含开到位及关到位两处,通过普通电缆接入控制模块1。通过该限位开关可以识别出开到位、不定位置(既不在开到位也不在关到位)、关到位等信号。重量传感器将称量斗重量转换为电信号送入相应的重量变送器,并通过ftx)fibUS-DP总线接入控制模块1。通过重量传感器可以准确获得称量斗的重量值,从而识别出料空、料满的信号。[0015]参见图2,控制模块1包括排序模块101、初始化模块102及排料模块103。排序模块101确定分散称量斗的排料顺序值。初始化模块102将排料指针和先导指针初始化,即所述排料指针=1,所述先导指针=1 ;所述先导指针用于查询和标识即将获得排料权限的分散称量斗。排料模块103确定排料顺序值与当前排料指针的值相等的称量斗,进行排料; 所述排料指针用于赋予分散称量斗排料权限并标识处于排料状态的分散称量斗。[0016]参见图3,排料模块103包括第一查找单元1031、第一判断单元1032、第一控制单元1033、第二查找单元1034、第二判断单元1035、第二控制单元1036及第三判断单元 1037。[0017]第一查找单元1031查找所述排料顺序值与当前排料指针的值相等的称量斗。[0018]第一判断单元1032判断所述第一查找单元1031查找的称量斗是否参与本次排料。[0019]第一控制单元1033当所述第一判断单元1032判断第一查找单元1031查找的称量斗是参与本次排料时,控制所述称量斗打开排料,将所述先导指针+1 ;当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判断所述第一查找单元1031查找的称量斗没有参与本次排料时,将所述先导指针+1, 所述排料指针=所述先导指针+1,并控制所述第一查找单元1031继续进行查找所述排料顺序值与所述排料指针的值相等的称量斗。[0020]第二查找单元1034查找排料顺序值与当前先导指针值相等的称量斗;[0021]第二判断单元1035判断由所述第二查找单元1034查找到的所述先导指针指向的称量斗是否在所述排料指针指向的称量斗之前。[0022]第二控制单元1036当所述第二判断单元1035判断所述先导指针指向的称量斗/ · ·\ L不在所述排料指针指向的称量斗之前,且正在排料的称量斗内料重『;+ “ λ时,<=vO将所述排料指针=所述先导指针,并将该称量斗关闭,其中,所述Vtl为供料皮带的运行速度 Vtl,所述i为正在排料的称量斗的顺序值,所述j为即将排料的称量斗的顺序值,所述Kj称量斗空提前量*为Wp所述\为排料速度,所述L为每两个分散称量斗之间的距离;当所述第二判断单元1035判断所述先导指针指向的称量斗是在所述排料指针指向的称量斗之前,则将当前正在排料的称量斗放空后延时,将所述排料指针=所述先导指针,延时的时间/ · ·\ L为''ι ‘所述%为供料皮带的运行速度%,所述i为正在排料的称量斗的顺序值,所述 vO ,j为即将排料的称量斗的顺序值,所述L为每两个分散称量斗之间的距离。[0023]第三判断单元1037在排料过程中,判断所述排料指针的值是否>=最大值,若是,则结束排料。[002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高炉槽下分散称量斗排料控制系统是基于双指针查询方式。该控制逻辑如下以靠近高炉的分散称量斗为前,远离高炉的分散称量斗为后。如果即将排料的分散称量斗Ki位于正在排料的分散称量斗的前面,为了实现排料过程中不堆料,则需要正在排料的分散称量斗在排料结束后延时一定的时间才允许即将排料的分散称量斗Ki获得排料权限;如果即将排料的分散称量斗Ki位于正在排料的分散称量斗Kj的后面,为了实现排料过程中不断料,则需要正在排料的分散称量斗在排料结束之前提前一定的时间就允许即将排料的分散称量斗Ki获得排料权限。具体流程将在图2进行说明。[0025]下面结合一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高炉槽下分散称量斗排料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0026]如图4所示,某高炉槽下分散称量斗排料控制系统配置有8个分散称量斗,设其编号为K1 K8,排料速度为V1 V8 (单位千克/秒),每两个分散称量斗之间的距离为L (单位米),供料皮带的运行速度为Y0 (单位米/秒),空提前量设定为W1 W8 (单位千克)。 8个分散称量斗的排料顺序可以任意设定,假设由排序模块101将排料顺序设定为5、3、1、 2、6、4、8、7。[0027]当分散称量斗在确认排料顺序的设定时,由初始化模块102将排料指针和先导指针被初始化,指针初始化后的值为1。由第一查找单元1031查找排料顺序值与排料指针的值相等的称量斗,此时,排料指针的值为1,所以分散称量斗为K3的排料顺序值与此时的排料指针相同,那么排料指针指向的分散称量斗为K3。先导指针查询得即将处于排料状态的分散称量斗为Κ3。[0028]由第一控制单元1033控制K3称量斗闸门打开排料,将先导指针立刻步进,其值变为2,由第二查找单元1034查询到即将排料的分散称量斗为K4Oi4的排料顺序值为2、。由于即将排料的分散称量斗K4处于正在排料的分散称量斗K3的前面,为了保证不堆料,因此由第二控制单元1036控制分散称量斗K3料空后延时一定的时间才允许分散称量斗K4排料。本实施例中,排料指针在分散称量斗K3分散斗料空后延时f第二控制单元1036将先vO ,导指针的内容读入排料指针(此时排料指针的值变为2,相当于排料指针本身也步进)。此时排料指针查询出处于排料状态的分散称量斗为K4,从而使K4获得排料权限并打开闸门排料。[0029]当K4称量斗闸门打开排料,先导指针立刻步进,其值变为3。由第二查找单元1034 查找当前排料顺序值与当前先导指针的值相等的称量斗,查询到即将排料的分散称量斗为 K2(其排料顺序值为3)。由于即将排料的分散称量斗K2处于正在排料的分散称量斗K4的后面,为了保证不断料,因此在分散称量斗K4料空之前需要第二控制单元1036提前一定的(4-2)· L时间就控制分散称量斗K2开始排料。本实施例中,当K4内剩余料重等于% ~-~·时,第二控制单元1036将先导指针的内容读入排料指针(此时排料指针的值变为3,相当于排料指针本身也步进),此时排料指针查询出处于排料状态的分散称量斗为K2,从而使K2 获得排料权限并打开闸门排料。[0030]先导指针与排料指针按上述控制序列依次步进。最终,先导指针的值变为最大值 8并不再步进(可由第三判断单元1037来判断),当排料指针也变为8并将对应的称量斗料空后,就完成了一个完整的排料过程。[003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高炉槽下分散称量斗排料控制系统可以预先判定出下一个排料的称量斗并判断出其应提前或延后排料,从而可以确保供料皮带上不堆料、不断料。[0032]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高炉槽下分散称量斗排料控制系统,包括 控制模块、称量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称量斗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模块是DSP、ARM、FPGA或PLC。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重量变送器,所述重量变送器连接在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称量斗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称量斗均配置有限位开关和重量传感器。
专利摘要公开了一种高炉槽下分散称量斗排料控制系统,包括一种高炉槽下分散称量斗排料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模块、称量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称量斗电连接。该系统能有效解决在高炉槽排料时产生堆料和/或断料的问题。
文档编号C21B7/18GK202272896SQ20112034764
公开日2012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6日
发明者徐岸非, 李光荣 申请人: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