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铸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4710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连铸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铸设备(Stranggiefianlage),包括放入到振动式振动框架中的连铸结晶器(Stranggiefikokille)和容纳振动式振动框架的振动器基础框架以及联接到连铸结晶器处的铸还引导部,该铸还引导部包括设有铸还导棍(StrangfUrungsrolle)的、支撑在区段支撑框架处的多个铸坯引导区段。
背景技术
通常在连铸设备中将最上面的或第一铸坯引导区段支承在区段支撑框架或振动器基础框架上。对此,从文件JP 63005858,US 3 409 070,US 4 799 535 以及 US 4 953 614 中得
到示例。只要支撑在区段支撑框架处就是有问题的,因为该区段支撑框架经受热生长。但是,为了区段彼此和关于结晶器的定向而必需参考点。该参考点由于热生长而经受移位,从而在较长的时间上来看在铸坯引导区段与结晶器之间产生定向误差(Ausrichtfehler)。这可导致到铸坯壳(其在铸坯引导部的上部的区域中仍然非常薄)上的不希望的过渡误差和反应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使到铸坯壳上的这种过渡误差或反应力最小化。

根据本发明,在一种连铸设备(其包括放入到振动器振动框架中的连铸结晶器和容纳振动器振动框架的振动器基础框架以及联接到连铸结晶器的铸坯引导部,该铸坯引导部包括设有铸坯导辊的、支撑在区段支撑框架处的多个铸坯引导区段)中来由此实现该目的,即
一连铸结晶器可借助于水平的定位点(Fixpunkt)相对于振动器振动框架定位,
一第一铸坯引导区段支撑在振动器基础框架上并且在该振动器基础框架上可水平地定向在振动器基础框架处的支承点处,
一第二铸坯引导区段在进入侧的铸坯导辊的区域中可水平地定向在振动器基础框架处的支承点处,以及
一第二铸坯引导区段以其底部区域支撑在区段支撑框架处以便进行水平和竖直地固定。设定水平的定位点处于振动器振动框架上,亦即优选地在高达+/ - 300mm的与铸坯后缘成间距Kl的范围内。适用于在振动器基础框架处的水平的支承点的是该支承点处于高达+/ - 300mm的与铸坯后缘成间距BI的范围内。用于第二区段的上部的支承点应在振动器基础框架处处于高达+/ - 300_的与铸坯后缘成间距B2_o的范围内。
最后,第二铸坯引导区段以其底部区域在区段支撑框架处支撑在相对于铸坯后缘带有间距B2_u的支承点处以便进行水平和竖直地支承,其中,范围B2_u和B3 —即其与铸坯后缘的间距值一可彼此相差300mm,即B2_u=B3+/ — 300mm。根据本发明的另一设计方案设置成第一铸坯引导区段的介质供应经由处于振动器基础框架中的水夹板或介质夹板来实现。相应的适用于第二铸坯引导区段的介质供应,该介质供应同样经由水夹板或介质夹板来实现。在此,如果水夹板和介质夹板借助于弹性元件设计成有挠性以用于平衡对准误差,这是有利的。从连铸设备的根据本发明的结构中得出的优点可总结如下。连铸结晶器的和相联接的铸坯引导区段的所设置的支承或可定位性避免了定向误差,从而可由此减小铸坯壳的负荷。这还引起单个的组件的更小的磨损。同样重要的是单独地供给水至单个的铸坯引导区段与区段的根据本发明的支承相结合,因为可由此更好地接近铸坯引导区段,这尤其以简化的维护表现出来。此外有利的是可将区段支撑框架设计成更短,这导致减小的重量且允许更容易的装配。此外避免将管道从一个区段桥接到上一级的区段上。此外,还可通过铸坯引导区段的改善的或简化的支承来在设备件之间进行相对移动的部分补偿。


接下来应参考示意性地显示了在上部的区域中的连铸设备的结构的附图来阐述本发明。
具体实施例方式在铸造台或转塔之下布置有振动器基础框架2。支撑在该振动器基础框架2之上的且可通过该振动器基础框架2的驱动装置使之处于振动中的振动器振动框架9属于该振动器基础框架2,振动器振动框架9本身容纳连铸结晶器I。在振动器振动框架或连铸结晶器处联接有第一铸坯引导区段4。其它的铸坯引导部由铸坯引导区段5、6等等形成,其中,在附图中还仅示出两个铸坯引导区段,即第二铸坯引导区段5和第三铸坯引导区段6。以3来标明区段支撑框架,第二铸坯引导区段5以底侧支撑在该区段支撑框架处,其中,以14来标明支承点。该第二铸坯引导区段5以顶侧支承在下部的振动器基础框架区域中。以21通过箭头来使铸造方向变得可辨认,而以11来标明铸坯的后缘,针对该后缘后面还将探讨。12标明将水供给至第一铸坯引导区段4而13标明将水供给至第二铸坯引导区段5。22为用于第三铸坯引导区段的安放区域,其中,存在用于以后紧随的铸坯引导区段的相应的区域。
在连铸结晶器I的底侧的端部处设置有结晶器脚轮15。布置在单个的铸坯引导区段中的铸坯导辊示意性地以17来标明。以16来表明包围连铸结晶器I的模型空间的铜板。8、10和23标明了之后还要阐述的支承点。参考标号18、19和20应相应表明在振动器基础框架、区段支撑框架或第二铸坯引导区段处的水夹板和介质夹板。以8来标明在连铸结晶器I与振动器振动框架9之间的水平的定位点。如上面所说明的那样,将最上面的或第一铸坯引导区段4支承在振动器基础框架2上。该第一铸坯引导区段4的水平的定位借助于在振动器基础框架上的支承点10来实现,其中,可在铸坯后缘11的范围BI=+/ - 300mm内进行定向。下一个支承点以23来标明,该支承点位于第二铸坯引导区段5处并且允许同样关于铸还后缘11的相应的定向范围B2_o=+/ — 300mm。然后以B2_u来标明下一个支承点14。以B3来标明紧随的铸坯引导区段3 — x的安放区域22。关于铸坯后缘11来测定范围B2_u和B3且范围B2_u和B3几乎一样大,即B2_u=B3,其中,支承点 的与后缘的间隔值同样可彼此相差高达300mm。
权利要求
1.一种连铸设备,包括放入到振动器振动框架(9)中的连铸结晶器⑴和容纳所述振动器振动框架的振动器基础框架(2)以及联接到所述连铸结晶器(I)处的铸坯引导部,该铸坯引导部包括设有铸坯导辊(17)的、支撑在区段支撑框架(3)处的多个铸坯引导区段(4,5,6,η),其特征在于, 一所述连铸结晶器(I)可借助于水平的定位点(8)相对于所述振动器振动框架(9)来定位, 一第一铸坯引导区段(4)支撑在所述振动器基础框架(2)上并且在所述振动器基础框架(2)处可水平地定向在所述振动器基础框架(2)处的支承点(10)处, 一第二铸坯引导区段(5)在进入侧的所述铸坯导辊的区域中可水平地定向在所述振动器基础框架(2)处的支承点(23)处,以及 一所述第二铸坯引导区段(5)以其底部区域支撑在所述区段支撑框架(3)处以便确定水平和竖直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的定位点(8)处于所述振动器振动框架(9)上。
3.根据权利要求1一 2所述的连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的定位点(8)在所述振动器振动框架(9)上处于闻达+/ — 300mm的与铸还后缘(11)成间距Kl的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一 3所述的连铸设备,其特征在于,水平的所述支承点(10)在所述振动器振动基础框架(2)处处于高达+/ - 300mm的与所述铸坯后缘(11)成间距BI的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1一 4所述的连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点(23)在所述振动器振动基础框架(2)处处于高达+/ - 300mm的与所述铸坯后缘(11)成间距B2_o的范围内。
6.根据权利要求1 一 5所述的连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铸坯引导区段(5)以其底部区域在所述区段支撑框架(3)处支撑在相对于所述铸坯后缘(11)带有间距B2_u的支承点(14)处以便进行水平和竖直地支承,其中,所述范围82_11和83—即支承点的与所述铸坯后缘的间距值一可彼此相差300mm,即B2_u=B3+/ — 300mm。
7.根据权利要求1一 6所述的连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铸坯引导区段(4)的介质供应经由处于所述振动器基础框架(2)中的水夹板和介质夹板(18)来实现。
8.根据权利要求1一 7所述的连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铸坯引导区段(5)的介质供应经由水夹板和介质夹板(19,20)来实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夹板和介质夹板(19,20)借助于弹性元件设计成有挠性以用于平衡对准误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铸设备,包括放入到振动器振动框架中的连铸结晶器和容纳振动器振动框架的振动器基础框架以及联接到连铸结晶器处的铸坯引导部,该铸坯引导部包括设有铸坯导辊的、支撑在区段支撑框架处的多个铸坯引导区段。在此设置成连铸结晶器可借助于水平的定位点相对于振动器振动框架定位,第一铸坯引导区段支撑在振动器基础框架上并且在该振动器基础框架处可水平地定向在振动器基础框架处的支承点处,第二铸坯引导区段在进入侧的铸坯导辊的区域中可水平地定向在振动器基础框架处的支承点处并且第二铸坯引导元件以其底部区域支撑在区段支撑框架处以便确定水平和竖直的位置。
文档编号B22D11/04GK103228376SQ201180059093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8日
发明者J.霍夫迈斯特, P.约嫩, M.热普齐克 申请人:Sms西马格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