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5041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抛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涉及一种吸尘抛光机,尤其涉及一种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抛光机作为一种抛光设备,在机械加工中被广泛应用。抛光机在对工件进行抛光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这样使得工作环境较差,且吸入过量的粉尘还会影响操作工人的身体健康。为此,人们设计出了吸尘抛光机,其包括吸尘装置和抛光装置,如图1和图 2所示,所述抛光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上部具有盖板2,下部具有抛光底盘3,且壳体1内设有风叶4、偏心盘5和转轴6,风叶4和偏心盘5固定在转轴6上,转轴6套装在壳体1的轴承7中,偏心盘通过下侧的轴承7带动抛光底盘3运动。所述盖板2上的出风口 9通过接管8与吸尘装置的吸管相连接,当吸尘装置启动时,由于产生真空负压,气流进入由抛光底盘3和外壳1组成的腔体内,在腔体内旋转一周之后由盖板2中的出风口 16进入吸尘装置,所述气流带动风叶4旋转,转轴6驱动偏心盘5带动抛光底盘3反复旋转达到抛光目的, 同时抛下来的粉尘会被同步吸入吸尘器,保证环境安全、防止被人体吸入造成健康危害。为了方便抛光作业,现有接管8通过接管转动机构与盖板2相连接。现有接管转动机构包括接管8、设置于盖板2上用于与接管8卡接的安装座9、及套设与接管8上、具有内螺纹的安装盖10,所述接管8两侧具有相对的一对凸柱81,所述安装座9的内圆周具有数对供凸柱81卡设的卡槽91,所述安装座9外周具有与安装盖10对应的外螺纹,当所述接管8的凸柱81卡设于安装座9某一对相对的卡槽91内时,只要旋紧安装盖10,安装盖10 即可压紧凸柱81,使其固设于相应的卡槽91内,从而实现接管8与安装座9的固定连接。 当两者需要周向转动时,只要松开安装盖10,拔出接管8,使其凸柱81退出相应卡槽91,待其调整到所需位置,再次插入,使其凸柱81卡入另一对卡槽91,最后再旋紧安装盖10即可。 这种转动机构的缺点是1、接管8与盖板2、壳体1之间虽然能实现周向转动,但无法实现上下向转动,因此不能适应抛光作业过程中的多种需要,无法灵活地多向转动;2、操作较为麻烦,每次调整角度都得拆、装安装盖10,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抛光装置,其接管底部横向销接有接头,以实现多向转动,以便更灵活地用于抛光作业;另外该安装座是通过弹性插销插入或退出接头的插孔而实现与接头的锁定及解锁的,操作方便又快捷,省时省力。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抛光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上部具有盖板,壳体下部具有抛光底盘,壳体内设有风叶、转轴及用于带动抛光底盘运动的偏心盘,所述盖板上设有接管转动机构,接管转动机构包括接管和设置于盖板上的安装座,所述接管底部横向销接有接头,接头的外周壁上开设有数对插孔,所述安装座两侧具有一对相对的弹性插销,所述安装座通过弹性插销插入接头的某对插孔而实现与接头的锁定定位,向外拉动两弹性插销, 则弹性插销退出插孔,实现解锁。
上述弹性插销的具体结构为所述弹性插销包括销轴,销轴的内侧为直径略大的锁定部,销轴的外侧为直径略小的安装部,所述安装座两侧具有供所述销轴穿设的安装孔, 安装孔分为供销轴的锁定部内外滑动的第一安装孔及仅供销轴的安装部伸出的第二安装孔,所述销轴的安装部伸出第一安装孔且外端固设有操作把手,所述销轴的安装部上套设有压簧,压簧的一端抵设在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之间的台阶面上,另一端设在销轴的锁定部与安装部之间的台阶面上。上述接管与接头的具体连接结构为所述接管底部两侧具有一对相对的销柱,所述接头两侧具有一对向上延伸的耳片,耳片上设有供销柱插设且转动的销孔,所述接管通过销柱插设于销孔内而实现与接头的枢接。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于风叶与偏心盘之间设有风道盖板组件,风道盖板组件上具有供转轴穿设的轴孔,所述风道盖板组件与壳体、风叶之间构成有上端与盖板的出风口相连通的上腔体,所述风道盖板组件与壳体、抛光底盘之间构成有下腔体,风道盖板组件上设有喇叭口状的进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的大开口部与下腔体连通,进风通道的小开口部与上腔体连通。所述风道盖板组件的具体结构为所述风道盖板组件由上风道盖板和下风道盖板组成,上风道盖板的下壁设有喇叭状上挡条,下风道盖板的上壁设有喇叭状下挡条,所述上挡条和下挡条对接连接。所述上风道盖板中部具有下凹的风叶容置槽,所述进风通道的小开口部与风叶容置槽连通,所述上风道盖板一侧设有与风叶容置槽及盖板出风口连通的导流槽。所述风叶的具体结构为所述风叶由上风叶和下风叶构成,所述下风叶设置于所述风叶容置槽内。本发明的优点是
1.本发明于接管底部横向销接有接头,以实现多向转动,以便更灵活地用于抛光作业。.本发明中安装座是通过弹性插销插入或退出接头的插孔而实现与接头的锁定及解锁的,操作方便又快捷,省时省力。.本发明增设了风道盖板组件,并于风道盖板组件上形成有喇叭口状的进风通道, 这样更容易推动风叶在上腔体内旋转,更易带动抛光底盘反复摩擦完成抛光动作。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现有技术的装配图2为现有技术的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的装配图; 图5为本发明的接管转动机构处的局部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剖视图7为本发明的局部立体图。(未装抛光底盘、下风道盖板、转轴及偏心盘) 其中1壳体;2盖板;3抛光地盘;4风叶;41上风叶;42下风叶;5偏心盘;6转轴;7轴承;8接管;81凸柱;82销柱;9安装座;91卡槽;92安装孔;921第一安装孔;922第二安装孔;10安装盖;11接头;111插孔;112耳片;113销孔;12弹性插销;13销轴;131锁定部; 132安装部;14操作把手;15压簧;16出风口 ;17风道盖板组件;171轴孔;172上风道盖板; 1721风叶容置槽;1722导流槽;173下风道盖板;174上挡条;175下挡条;18上腔体;19下腔体;20进风通道。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种抛光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上部具有盖板2,壳体1下部具有抛光底盘3,壳体1内设有风叶4、转轴6及用于带动抛光底盘3运动的偏心盘5,所述盖板上设有接管转动机构,接管转动机构包括接管8和设置于盖板2上的安装座9,所述接管8底部横向销接有接头11,接头11的外周壁上开设有数对插孔111,所述安装座9两侧具有一对相对的弹性插销12,所述安装座9通过弹性插销12插入接头11的某对插孔111而实现与接头11的锁定定位,向外拉动两弹性插销12,则弹性插销12退出插孔111,实现解锁。上述弹性插销12的具体结构为所述弹性插销12包括销轴13,销轴13的内侧为直径略大的锁定部131,销轴13的外侧为直径略小的安装部132,所述安装座9两侧具有供所述销轴13穿设的安装孔92,安装孔92分为供销轴13的锁定部131内外滑动的第一安装孔921及仅供销轴13的安装部132伸出的第二安装孔922,所述销轴13的安装部132伸出第一安装孔921且外端固设有操作把手14,所述销轴13的安装部132上套设有压簧15, 压簧15的一端抵设在第一安装孔921与第二安装孔922之间的台阶面上,另一端设在销轴 13的锁定部131与安装部132之间的台阶面上。上述接管8与接头11的具体连接结构为所述接管8底部两侧具有一对相对的销柱82,所述接头11两侧具有一对向上延伸的耳片112,耳片112上设有供销柱82插设且转动的销孔113,所述接管8通过销柱82插设于销孔113内而实现与接头11的枢接。本发明于接管8底部横向销接有接头11,以实现多向转动,以便更灵活地用于抛光作业。本发明中安装座9是通过弹性插销12插入或退出接头11的插孔111而实现与接头11的锁定及解锁的,操作方便又快捷,省时省力。进一步的,所述壳体1内于风叶4与偏心盘5之间设有风道盖板组件17,风道盖板组件17上具有供转轴6穿设的轴孔171,所述风道盖板组件17与壳体1、风叶4之间构成有上端与盖板2的出风口 16相连通的上腔体18,所述风道盖板组件17与壳体1、抛光底盘 3之间构成有下腔体19,风道盖板组件17上设有喇叭口状的进风通道20,所述进风通道20 的大开口部与下腔体19连通,进风通道20的小开口部与上腔体18连通。所述风道盖板组件17的具体结构为所述风道盖板组件17由上风道盖板172和下风道盖板173组成,上风道盖板172的下壁设有喇叭状上挡条174,下风道盖板173的上壁设有喇叭状下挡条175,所述上挡条174和下挡条175对接连接。所述上风道盖板172中部具有下凹的风叶容置槽1721,所述进风通道20的小开口部与风叶容置槽1721连通,所述上风道盖板172 —侧设有与风叶容置槽1721及盖板2出风口 16连通的导流槽1722。所述风叶4的具体结构为所述风叶4由上风叶41和下风叶42构成,所述下风叶 42设置于所述风叶容置槽1721内。本发明在抛光作业时,由于吸尘装置启动产生真空负压,气流进入下腔体,并通过喇叭口状的进风通道20进入上腔体18内,之后由盖板2中的出风口 16进入吸尘装置。气流经过上腔体18时,带动风叶4旋转,转轴6驱动偏心盘5旋转,偏心盘5通过轴承7带动抛光底盘3运动,抛光底盘3上的沙皮反复摩擦完成抛光动作。同时抛下来的粉尘会被同步吸入吸尘装置,保证环境安全、防止被人体吸入造成健康危害。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增设了风道盖板组件17,并于风道盖板组件17上形成有喇叭口状的进风通道20,这样更容易推动风叶4在上腔体18内旋转,更易带动抛光底盘3 反复摩擦完成抛光动作。以上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它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抛光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上部具有盖板(2 ),壳体(1)下部具有抛光底盘(3),壳体(1)内设有风叶(4)、转轴(6)及用于带动抛光底盘(3)运动的偏心盘(5),所述盖板(2)上设有接管转动机构,接管转动机构包括接管(8)和设置于盖板(2)上的安装座 (9),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管(8)底部横向销接有接头(11),接头(11)的外周壁上开设有数对插孔(111 ),所述安装座(9)两侧具有一对相对的弹性插销(12),所述安装座(9)通过弹性插销(12)插入接头(11)的某对插孔(111)而实现与接头(11)的锁定定位,向外拉动两弹性插销(12),则弹性插销(12)退出插孔(111 ),实现解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插销(12)包括销轴(13), 销轴(13)的内侧为直径略大的锁定部(131),销轴(13)的外侧为直径略小的安装部(132), 所述安装座(9)两侧具有供所述销轴(13)穿设的安装孔(92),安装孔(92)分为供销轴(13) 的锁定部(131)内外滑动的第一安装孔(921)及仅供销轴(13)的安装部(132)伸出的第二安装孔(922),所述销轴(13)的安装部(132)伸出第一安装孔(921)且外端固设有操作把手 (14),所述销轴(13)的安装部(132)上套设有压簧(15),压簧(15)的一端抵设在第一安装孔(921)与第二安装孔(922)之间的台阶面上,另一端设在销轴(13)的锁定部(131)与安装部(132)之间的台阶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管(8)底部两侧具有一对相对的销柱(82),所述接头(11)两侧具有一对向上延伸的耳片(112),耳片(112)上设有供销柱(82)插设且转动的销孔(113),所述接管(8)通过销柱(82)插设于销孔(113)内而实现与接头(11)的枢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于风叶(4)与偏心盘(5)之间设有风道盖板组件(17),风道盖板组件(17)上具有供转轴(6)穿设的轴孔 (171),所述风道盖板组件(17)与壳体(1)、风叶(4)之间构成有上端与盖板(2)的出风口 (16)相连通的上腔体(18),所述风道盖板组件(17)与壳体(1)、抛光底盘(3)之间构成有下腔体(19),风道盖板组件(17)上设有喇叭口状的进风通道(20),所述进风通道(20)的大开口部与下腔体(19)连通,进风通道(20)的小开口部与上腔体(18)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盖板组件(17)由上风道盖板(172)和下风道盖板(173)组成,上风道盖板(172)的下壁设有喇叭状上挡条(174), 下风道盖板(173)的上壁设有喇叭状下挡条(175),所述上挡条(174)和下挡条(175)对接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风道盖板(172)中部具有下凹的风叶容置槽(1721),所述进风通道(20)的小开口部与风叶容置槽(1721)连通,所述上风道盖板(172) —侧设有与风叶容置槽(1721)及盖板(2)出风口(16)连通的导流槽 (172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叶(4)由上风叶(41)和下风叶(42)构成,所述下风叶(42)设置于所述风叶容置槽(1721)内。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抛光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上部具有盖板,壳体下部具有抛光底盘,壳体内设有风叶、转轴及用于带动抛光底盘运动的偏心盘,所述盖板上设有接管转动机构,接管转动机构包括接管和设置于盖板上的安装座,所述接管底部横向销接有接头,接头的外周壁上开设有数对插孔,所述安装座两侧具有一对相对的弹性插销,所述安装座通过弹性插销插入接头的某对插孔而实现与接头的锁定定位,向外拉动两弹性插销,则弹性插销退出插孔,实现解锁;本发明中安装座是通过弹性插销插入或退出接头的插孔而实现与接头的锁定及解锁的,操作方便又快捷,省时省力。
文档编号B24B29/00GK102554793SQ201210015018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8日
发明者沈斌, 王新华, 褚小明 申请人:苏州帕雷米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