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用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5502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铸造用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铸造用模具。
背景技术
以往,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有如下技术内容,即,通过多个肋将突出部的壁面和主体部连接,在进行铸造的情况下,通过肋将金属溶液向突出部注入,金属溶液容易绕到突出部的前端侧。 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7-130643号公报但是,在上述发明中,在铸造时混入的气体残留在突出部的前端侧,在突出部产生气孔。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点而设立的,其目的在于抑制在产品的突出部的前端侧产生气孔的情况。本发明的铸造用模具,具有成形面,该成形面形成有用于成形产品的型腔,其中,在成形面形成有凹部,其成形产品的突出部;多个肋,其沿凹部的底面的金属溶液的流动方向,从底面向所述产品侧突出。根据本发明,能够抑制在产品的突出部的前端侧产生气孔的情况。


图I是从产品侧观察到的本实施方式的模具的一部分的图;图2是图I的II-II剖面图;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图;图4A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模具中的金属溶液的流动的图;图4B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模具中的金属溶液的流动的图。符号说明I :模具2:凹部5 :底面6 :肋20 :成形面
具体实施例方式使用图I、图2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铸造用模具(以下称为模具)1。图I是从产品侧观察到的本实施方式的模具I的一部分的图。图2是图I的II-II剖面图。铸造是将金属溶液注入到由模具I和未图示的其它模具形成的型腔而进行的。
在模具I中形成有用于形成型腔的成形面20。在成形面20形成有对应于产品的突出部的凹部2、将金属溶液导入凹部2的导入部4、从凹部2的底面5向产品侧突出的多个肋6。肋6沿凹部2的底面5中的金属溶液的流动方向而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模具I以凹部2的底面5与竖直方向平行的方式配置,导入部4位于凹部2的竖直方向下侧。在图I中,将竖直方向上的向上方向表示为y方向。金属溶液主要通过导入部4而流入凹部
2。流入到2的金属溶液沿y方向上升。因此,肋6沿成为凹部2的底面5中的金属溶液的流动方向的I方向而形成。通过模拟以及实验分析底面5中的金属溶液的流动方向,基于分析结果而形成肋6。在凹部2中的金属溶液的流动如图3所示地弯曲的情况下,肋6形成为沿金属溶液的流动方向弯曲的形状。如图2所示,通过相邻的两个肋的侧面6a、6b和底面5,形成一个槽7。通过在凹部2的底面5设置多个肋6,在凹部2的底面5形成多个槽7。夹着肋6而相邻的槽7被肋 6隔开。即,肋6以如下方式形成,即,在夹着肋6相邻的槽7流动的金属溶液在凹部2的底面5不合流。在本实施方式中,肋6以等间隔形成。另外,肋6的宽度和槽7的宽度相同,作为一例,分别为1mm。但是,肋6的间隔、肋6的宽度以及槽7的宽度不限于此。肋6的与底面5中的金属溶液的流动方向垂直的面的截面形成为矩形。但是,肋6的截面形状不限于此,也可以为肋6的前端侧变细的锥形等。使用模具I成型的产品在成型后对突出部的前端进行切削加工,由肋6及槽7成型的部位被切削。肋6的突出量(高度)比由切削加工切削的量小。接着,使用图4A、4B对使用本实施方式的模具I制造时的金属溶液的流动进行说明。图4A、4B是表示金属溶液在图I所示的模具I的凹部2流动的样态的图。若金属溶液被注入由模具I形成的型腔,则金属溶液的液面10上升(图4A)。在图4A中,为了便于说明,仅表不导入部4的金属溶液的液面10。若金属溶液向凹部2内流入,则在凹部2的底面5侦彳,金属溶液在形成于肋6之间的槽7中沿y方向上升(图4B)。在图4B中,为了便于说明,仅表示凹部2的金属溶液的液面10,由箭头标记表示在槽7中上升的金属溶液的流动方向。这样,将金属溶液填充到凹部2中。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效果进行说明。若金属溶液中含有的气体停滞在凹部2的底面5侧,则在产品的突出部的前端侧会产生气孔。所谓气孔是指,气体混入到金属溶液中并被压缩而残留在产品中的空洞部。若在产品的突出部的前端侧产生气孔,则在对产品的突出部的前端侧进行切削加工的情况下,在切削表面出现气孔,产品作为不合格件而被废弃。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沿模具I的凹部2的底面5中的金属溶液的流动方向形成有肋6,在凹部2的底面5侧,金属溶液在形成于肋6之间的槽7流动。由此,能够抑制金属溶液中含有的气体停滞在底面5侧的情况,在对产品的前端侧进行切削加工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在切削表面出现气孔的情况。因此,能够减少产品的废弃数,能够削减成本(对应于权利要求I的效果)。另外,若金属溶液在凹部2的底面5侧合流,则在凹部2的底面5侧会产生冷隔(湯界)。所谓冷隔是指,在型腔内金属溶液的温度下降,金属溶液不能融合而产生的金属溶液的隔界。在冷隔大的情况下,即使在对产品的前端侧进行切削加工的情况下,也残留冷隔,产品成为不合格件而被废弃。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肋6,能够防止在夹着肋7相邻的槽7中流动的金属溶液在底面5合流的情况。由此,在 对产品的前端侧进行切削加工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冷隔在切削表面残留的情况。因此,能够减少产品的废弃数量,可削减成本(对应于权利要求2的效果)。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使用导入部4将金属溶液导入凹部2的模具I进行了说明,但关于不使用导入部4的模具,与本实施方式同样地通过在凹部的底面设置肋,能够抑制在切削表面出现气孔或冷隔的情况,能够削减成本。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显然在其技术思想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变更、改进。
权利要求
1.一种铸造用模具,具有成形面,该成形面形成有用于成形产品的型腔,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成形面形成有 凹部,其成形所述产品的突出部; 多个肋,其沿所述凹部的底面的金属溶液的流动方向,从所述底面向所述产品侧突出。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铸造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肋防止在所述肋间流动的所述金属溶液在所述底面合流的情况。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抑制在产品的突出部产生气孔的情况的铸造用模具。该铸造用模具(1)具有成形面(20),该成形面形成有用于成形产品的型腔,在成形面(20)形成有成形产品的突出部的凹部(2)、沿凹部(2)的底面(5)的金属溶液的流动方向而从底面(5)向产品侧突出的多个肋(6)。
文档编号B22D17/22GK102652995SQ20121003064
公开日2012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日
发明者杉本雅道 申请人:加特可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