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镁合金掺杂SiC颗粒的增强方法

文档序号:3259166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镁合金掺杂SiC颗粒的增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镁合金掺杂SiC颗粒的增强方法,属有色金属提高力学性能及应用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镁合金是自然界中能够使用的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由于模量低、强度低、易磨损、耐高温性能差、热膨胀系数高,限制了其在工业上的应用。为了提高镁合金的力学性能和扩展其应用范围,必须对镁合金材料进行增强处 理,常用的方法有多种形式,例如掺杂增强剂法、热压法、往复挤压法、表面涂镀法和渗金属法,这些方法虽然对不同用途和规格的镁合金起到增强作用,但也存在诸多不足和局限性,例如掺杂增强剂法,有的在镁合金内掺杂颗粒尺寸小于I μ m的增强剂粉体颗粒,但颗粒在镁合金中分布不均匀,团聚现象明显,存在使用缺陷;有的在镁合金内掺杂颗粒尺寸大于5ym的增强剂粉体颗粒,由于粗颗粒表面缺陷多,增强效果不够理想,达不到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的不足,采用在镁合金中同时掺杂细SiC颗粒和粗SiC颗粒,经熔化、铸造掺杂、锻压、挤压,达到提高镁合金力学性能的目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使用的化学物质材料为镁合金块、细碳化硅、粗碳化硅、氢氟酸、去离子水、六 氟化硫、二氧化碳,其准备用量如下以克、毫升、毫米、微米、厘米3为计量单位 镁合金块AZ91,60mmX 60mmX 120mm,I 块,789. 92g±0. Olg 细碳化硅SiC, 13. 92g±0. Olg 粗碳化硅SiC, 136. 29g±0. Olg 氢氟酸HF,IOOmLilmL 去离子水H20,10000mL±10mL 六氟化硫SF6, 5000cm3 ± 50cm3 二氧化碳C02, 50000cm3±50cm3 镁合金掺杂SiC颗粒的增强方法如下
(I)精选化学物质材料
对使用的化学物质材料进行精选,并进行质量纯度、浓度控制
镁合金块固态块状
细碳化硅固态粉体,颗粒直径彡O. 3 μ m,99. 9%
粗碳化硅固态粉体,颗粒直径< 8 μ m,99. 9%
氢氟酸液态液体,浓度40%
去离子水液态液体,99. 9%六氟化硫气态气体,99. 99%
二氧化碳气态气体,99. 99%
(2)预处理细碳化硅、粗碳化硅
①配置氢氟酸水溶液
量取氢氟酸50mL ±0. lmL、去离子水450mL ±0. ImL,置于烧杯中,搅拌5min,成2. 24mol/L的氢氟酸水溶液;
②称取细碳化娃13.92g±0. Olg,量取氢氟酸水溶液40mL±0. ImL,置于烧杯中,浸泡24h,成细碳化硅混合液;
③称取粗碳化娃136.29g±0. Olg,量取氢氟酸水溶液460mL±0. ImL,置于烧杯中,浸 泡24h,成粗碳化硅混合液;
④分别抽滤
将浸泡的细碳化硅混合液在抽滤瓶上用微孔滤膜进行抽滤,滤膜上留存产物滤饼; 将浸泡的粗碳化硅混合液在另一抽滤瓶上用微孔滤膜进行抽滤,滤膜上留存产物滤
饼;
⑤分别洗涤、抽滤
将细碳化娃滤饼置于烧杯中,加入去离子水IOOmL,搅拌洗漆5min,洗漆后pH值为7 ;然后在抽滤瓶上用微孔滤膜进行抽滤,滤膜上留存产物滤饼;
将粗碳化娃滤饼置于另一烧杯中,加入去离子水IOOOmL,搅拌洗漆5min,洗漆后pH值为7 ;然后在抽滤瓶上用微孔滤膜进行抽滤,滤膜上留存产物滤饼;
⑥干燥
将细碳化硅滤饼、粗碳化硅滤饼分别装入石英容器中,然后置于干燥箱中干燥,干燥温度80°C,干燥时间720min,然后将干燥温度调至120°C,继续干燥120min ;
干燥后成细碳化硅颗粒、粗碳化硅颗粒;
(3)熔铸镁合金、掺杂SiC颗粒
熔炼镁合金、掺杂SiC颗粒是在熔炼坩埚中进行的,是在加热、搅拌、气体保护下完成
的;
①预热细碳化硅颗粒,称取细碳化硅13.92g±0. Olg于石英容器中,然后置于预热炉中预热,预热温度400°C,预热时间120min ;
预热粗碳化硅颗粒,称取粗碳化硅136. 29g±0. Olg于石英容器中,然后置于预热炉中预热,预热温度560°C,预热时间180min ;
②清理熔炼坩埚,用金属铲、金属刷清理熔炼坩埚,使坩埚内洁净;
③熔炼
将镁合金块781. 92g±0. Olg置于熔炼坩埚中,开启熔炼坩埚加热器,使坩埚内温度逐渐升至700°C ±5°C,同时输入SF6+C02气体,气体输入速度SF6S 20cm3/min,CO2为IOOOcmVmin,使镁合金块熔化,成溶液;然后将坩埚温度调至592°C ±5°C,并对熔体进行搅拌;
④掺杂碳化娃颗粒
将粗碳化硅颗粒136. 29g±0. Olg加入到熔液中,继续搅拌lOmin,然后将温度调至576°C ±5°C,加入细碳化硅颗粒13.92g±0.01g,继续搅拌lOmin,然后将温度调至700 °C ±5°C,并静置 5min ;
(4)烧铸成锭、加压凝固
①制备圆筒形开合式模具,用不锈钢材料制作,型腔为圆筒形;
②预热圆筒形模具,将模具置于加热炉中进行预热,预热温度400°C±5°C,备用;
③将熔炼液对准模具型腔进行浇注,然后静置冷却,成镁合金复合材料铸锭;
④加压凝固
当镁基复合材料铸锭冷却至600°C ±5°C时,将模具及镁合 金复合材料铸锭置于压力机上,进行压制,压力压强为lOOMPa,在加压过程中冷却至420°C ±5°C ;
打开开合架,取出铸锭,使铸锭在空气中自然冷却至25°C ;
(5)热挤压
镁合金复合材料铸锭的热挤压是在热挤压机上进行的,是在圆筒形模具内、在加压过程中完成的;
①预热圆筒形挤压模具,将模具置于加热炉中进行预热,预热温度360°C±5°C ;
②将浇铸、加压凝固的镁合金复合材料锭,放入热挤压模具中,并在压力机上进行挤压,挤压温度360°C ±5°C,压力150MPa,热挤压完成后,镁合金复合材料锭横截面积缩小,成圆柱形镁合金复合材料棒;
打开开合架,取出镁合金复合材料棒;
(6)冷却
将经过热挤压的镁合金复合材料棒,埋入细砂中,使其自然冷却至25°C ;
(7)清理
将热挤压、冷却后的镁合金复合材料棒用砂纸打磨,使表面光洁;
(8)检测、分析和表征
对制备的镁合金复合材料棒的色泽、显微组织、力学性能、耐磨性进行检测、分析和表
征;
用S-3000型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显微组织分析;
用Instron5569型万能试验机进行力学性能测试;
结论掺杂SiC颗粒的镁合金复合材料棒为银白色,显微组织致密,细SiC颗粒和粗SiC颗粒在镁合金棒中分布均匀,屈服强度达320MPa±2MPa,硬度达120HV±5HV,耐磨性提
|ρΓ| 80%。有益效果
本发明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先进性,是针对镁合金模量低、强度低、易磨损、耐热性能差、热膨胀系数高的情况,采用在熔炼镁合金块过程中掺杂细碳化硅和粗碳化硅颗粒,然后进行浇铸、加压和热挤压成型,大幅度提高镁合金的屈服强度、硬度和耐磨性能,使屈服强度达328MPa±2MPa,硬度达120HV±5HV,耐磨性提高80%,此增强方法工艺先进新颖,数据准确翔实,增强效果好,是十分理想的镁合金掺杂SiC颗粒的增强方法。


图I为镁合金掺杂SiC颗粒的熔炼状态图 图2为镁合金复合材料锭铸造加压状态3为镁合金复合材料棒显微组织图 图4为镁合金复合材料棒拉伸曲线图 图中所示,附图标记清单如下
I.底座,2.控制座,3.电源开关,4.温度控制器,5.指示灯,6.显示屏,7.镁合金溶液,8.熔炼坩埚,9.混合气体,10. 二氧化碳瓶,11.搅拌器,12.气体混合罐,13.六氟化硫管,14. 二氧化碳管,15.六氟化硫阀,16. 二氧化碳阀,17.六氟化硫瓶,18.压力机底座,19.电源开关,20.压力控制器,21.指示灯,22.显示屏,23,控制柜,24.筒形模具,25.右立柱,26.导线,27.压力电机,28.顶盖,29.施压块,30.上压块,31.左立柱,32.掺杂SiC颗粒的镁合金锭,33.开合架,34.下垫块,35.工作台。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I所示,为镁合金掺杂SiC颗粒的熔炼状态图,各部位置要正确、按量配比、按序操作。制备使用的化学物质的量值是按预先设置的范围确定的,以克、毫升、毫米、微米、厘米3为计量单位。镁合金掺杂SiC颗粒的熔炼是在熔炼坩埚炉中进行的,是在加热、气体保护下完成的;
熔炼坩埚8为圆筒形,熔炼坩埚8下部为控制座2,在控制座2上设有电源开关3、温度控制器4、指示灯5、显示屏6 ;在熔炼坩埚8的左部设有六氟化硫瓶17,六氟化硫瓶17通过六氟化硫管13、六氟化硫阀15联接气体混合罐12 ;在熔炼坩埚8的左部还设有二氧化碳瓶10,二氧化碳瓶10通过二氧化碳管14、二氧化碳阀16联接气体混合罐12 ;气体混合罐12联通熔炼坩埚8 ;熔炼坩埚8内下部为熔液7、上部为混合气体9 ;六氟化硫气体和二氧化碳气体的用量比为1:50。图2所示,为镁合金复合材料锭铸造加压状态图,各部位置要正确、按序操作。镁合金复合材料锭的铸造加压是在压力机上进行的,是在筒形模具内,在压力压强为IOOMPa状态下完成的;
压力机为立式,压力机下部为底座18,上部为顶座28,两侧由左立柱31、右立柱25支撑,在压力机底座18上部为工作台35,在工作台35上部放置筒形模具24,筒形模具24四角设有开合架33,在筒形模具24内底部为下垫块34,下垫块34上部为镁合金锭32,在镁合金锭32上部为上压块30,上压块30上部由施压块29压住;在顶盖28上部设有压力电机27,并联接施压块29 ;在压力机的右部设有控制柜23,在控制柜23上设有电源开关19、压力控制器20、指示灯21、显示屏22 ;压力机与控制柜23通过导线26联接;压力机的加压压力压强为lOOMPa。图3所示,为镁合金复合材料棒显微组织图,可见基体组织致密,细SiC颗粒和粗SiC颗粒在基体中分布均匀。图4所示,为镁合金复合材料棒拉伸曲线图,可见掺杂SiC颗粒的镁合金棒的拉伸强度高于铸态AZ91合金,掺杂SiC颗粒的镁合金棒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弹性摸量比铸态AZ91合金分别提高300%、125%和35%。
权利要求
1.一种镁合金掺杂SiC颗粒的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的化学物质材料为镁合金块、细碳化硅、粗碳化硅、氢氟酸、去离子水、六氟化硫、二氧化碳,其准备用量如下以克、毫升、毫米、微米、厘米3为计量单位 镁合金块AZ91,60mmX 60mmX 120mm,I 块,789. 92g±0. Olg 细碳化硅SiC, 13. 92g±0. Olg 粗碳化硅SiC, 136. 29g±0. Olg 氢氟酸HF,IOOmLilmL 去离子水H20,10000mL±10mL 六氟化硫SF6, 5000cm3 ± 50cm3 二氧化碳C02, 50000cm3±50cm3 镁合金掺杂SiC颗粒的增强方法如下 (1)精选化学物质材料对使用的化学物质材料进行精选,并进行质量纯度、浓度控制 镁合金块固态块状 细碳化硅固态粉体,颗粒直径彡O. 3 μ m,99. 9% 粗碳化硅固态粉体,颗粒直径< 8 μ m,99. 9% 氢氟酸液态液体,浓度40% 去离子水液态液体,99. 9% 六氟化硫气态气体,99. 99% 二氧化碳气态气体,99. 99% (2)预处理细碳化硅、粗碳化硅 ①配置氢氟酸水溶液 量取氢氟酸50mL ±0. lmL、去离子水450mL ±0. ImL,置于烧杯中,搅拌5min,成·2.24mol/L的氢氟酸水溶液; ②称取细碳化娃13.92g±0. Olg,量取氢氟酸水溶液40mL±0. ImL,置于烧杯中,浸泡·24h,成细碳化硅混合液; ③称取粗碳化娃136.29g±0. Olg,量取氢氟酸水溶液460mL±0. ImL,置于烧杯中,浸泡24h,成粗碳化硅混合液; ④分别抽滤 将浸泡的细碳化硅混合液在抽滤瓶上用微孔滤膜进行抽滤,滤膜上留存产物滤饼; 将浸泡的粗碳化硅混合液在另一抽滤瓶上用微孔滤膜进行抽滤,滤膜上留存产物滤饼; ⑤分别洗涤、抽滤 将细碳化娃滤饼置于烧杯中,加入去离子水IOOmL,搅拌洗漆5min,洗漆后pH值为7 ;然后在抽滤瓶上用微孔滤膜进行抽滤,滤膜上留存产物滤饼; 将粗碳化娃滤饼置于另一烧杯中,加入去离子水IOOOmL,搅拌洗漆5min,洗漆后pH值为7 ;然后在抽滤瓶上用微孔滤膜进行抽滤,滤膜上留存产物滤饼; ⑥干燥 将细碳化硅滤饼、粗碳化硅滤饼分别装入石英容器中,然后置于干燥箱中干燥,干燥温度80°C,干燥时间720min,然后将干燥温度调至120°C,继续干燥120min ; 干燥后成细碳化硅颗粒、粗碳化硅颗粒; (3)熔铸镁合金、掺杂SiC颗粒 熔炼镁合金、掺杂SiC颗粒是在熔炼坩埚中进行的,是在加热、搅拌、气体保护下完成的; ①预热细碳化硅颗粒,称取细碳化硅13.92g±0. Olg于石英容器中,然后置于预热炉中预热,预热温度400°C,预热时间120min ; 预热粗碳化硅颗粒,称取粗碳化硅136. 29g±0. Olg于石英容器中,然后置于预热炉中预热,预热温度560°C,预热时间180min ; ②清理熔炼坩埚,用金属铲、金属刷清理熔炼坩埚,使坩埚内洁净; ③熔炼 将镁合金块781. 92g±0. Olg置于熔炼坩埚中,开启熔炼坩埚加热器,使坩埚内温度逐渐升至700°C ±5°C,同时输入SF6+C02气体,气体输入速度SF6S 20cm3/min,CO2为IOOOcmVmin,使镁合金块熔化,成溶液;然后将坩埚温度调至592°C ±5°C,并对熔体进行搅拌; ④掺杂碳化娃颗粒 将粗碳化硅颗粒136. 29g±0. Olg加入到熔液中,继续搅拌lOmin,然后将温度调至576°C ±5°C,加入细碳化硅颗粒13.92g±0.01g,继续搅拌lOmin,然后将温度调至.700 0C ±5°C,并静置 5min ; (4)烧铸成锭、加压凝固 ①制备圆筒形开合式模具,用不锈钢材料制作,型腔为圆筒形; ②预热圆筒形模具,将模具置于加热炉中进行预热,预热温度400°C±5°C,备用; ③将熔炼液对准模具型腔进行浇注,然后静置冷却,成镁合金复合材料铸锭; ④加压凝固 当镁基复合材料铸锭冷却至600°C ±5°C时,将模具及镁合金复合材料铸锭置于压力机上,进行压制,压力压强为lOOMPa,在加压过程中冷却至420°C ±5°C ; 打开开合架,取出铸锭,使铸锭在空气中自然冷却至25°C ; (5)热挤压 镁合金复合材料铸锭的热挤压是在热挤压机上进行的,是在圆筒形模具内、在加压过程中完成的; ①预热圆筒形挤压模具,将模具置于加热炉中进行预热,预热温度360°C±5°C ; ②将浇铸、加压凝固的镁合金复合材料锭,放入热挤压模具中,并在压力机上进行挤压,挤压温度360°C ±5°C,压力150MPa,热挤压完成后,镁合金复合材料锭横截面积缩小,成圆柱形镁合金复合材料棒; 打开开合架,取出镁合金复合材料棒; (6)冷却 将经过热挤压的镁合金复合材料棒,埋入细砂中,使其自然冷却至25°C ; (7)清理 将热挤压、冷却后的镁合金复合材料棒用砂纸打磨,使表面光洁;(8)检测、分析和表征 对制备的镁合金复合材料棒的色泽、显微组织、力学性能、耐磨性进行检测、分析和表征; 用S-3000型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显微组织分析; 用Instron5569型万能试验机进行力学性能测试; 结论掺杂SiC颗粒的镁合金复合材料棒为银白色,显微组织致密,细SiC颗粒和粗SiC颗粒在镁合金棒中分布均匀,屈服强度达320MPa±2MPa,硬度达120HV±5HV,耐磨性提|ρΓ| 80%。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镁合金掺杂SiC颗粒的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镁合金掺杂SiC颗粒的熔炼是在熔炼坩埚炉中进行的,是在加热、气体保护下完成的; 熔炼坩埚(8)为圆筒形,熔炼坩埚(8)下部为控制座(2),在控制座(2)上设有电源开关(3)、温度控制器(4)、指示灯(5)、显示屏(6);在熔炼坩埚(8)的左部设有六氟化硫瓶(17),六氟化硫瓶(17)通过六氟化硫管(13)、六氟化硫阀(15)联接气体混合罐(12);在熔炼坩埚(8)的左部还设有二氧化碳瓶(10),二氧化碳瓶(10)通过二氧化碳管(14)、二氧化碳阀(16)联接气体混合罐(12);气体混合罐(12)联通熔炼坩埚(8);熔炼坩埚(8)内下部为镁合金熔液(7)、上部为混合气体(9);六氟化硫气体和二氧化碳气体的用量比为1:50。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镁合金掺杂SiC颗粒的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镁合金复合材料锭的铸造加压是在压力机上进行的,是在筒形模具内,在压力压强为IOOMPa状态下完成的; 压力机为立式,压力机下部为底座(18),上部为顶座(28),两侧由左立柱(31 )、右立柱(25)支撑,在压力机底座(18)上部为工作台(35),在工作台(35)上部放置筒形模具(24),筒形模具(24)四角设有开合架(33),在筒形模具(24)内底部为下垫块(34),下垫块(34)上部为镁合金锭(32),在镁合金锭(32)上部为上压块(30),上压块(30)上部由施压块(29)压住;在顶盖(28)上部设有压力电机(27),并联接施压块(29);在压力机的右部设有控制柜(23),在控制柜(23)上设有电源开关(19)、压力控制器(20)、指示灯(21)、显示屏(22);压力机与控制柜(23)通过导线(26)联接;压力机的加压压力压强为lOOMPa。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镁合金掺杂SiC颗粒的增强方法,是针对镁合金模量低、强度低、易磨损、耐高温性能差、热膨胀系数高的情况,采用在熔炼镁合金块过程中掺杂细碳化硅和粗碳化硅颗粒,然后进行浇铸、加压和热挤压成型,大幅度提高镁合金的屈服强度、硬度和耐磨性能,使屈服强度达328MPa±2MPa,硬度达120HV±5HV,耐磨性提高了80%,此方法工艺先进新颖,数据准确翔实,增强效果好,是十分理想的镁合金掺杂SiC颗粒的增强方法。
文档编号B22D19/14GK102766774SQ20121023622
公开日2012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0日
发明者吴昆 , 王晓军, 邓坤坤 申请人:太原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