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铬铸铁的耐热材料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0116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中铬铸铁的耐热材料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合金材料,尤其涉及一种盛装高温球磨、段等半成品材料的一种中铬铸铁的耐热材料框。
背景技术
在耐磨材料(磨球、磨段)的生产与工艺处理过程中,需要耐热的材料框来装放磨球、磨段在高温(1000°c左右)环境下进行热处理。这就对料框有较高的耐热、不变形的要求。在实际过程中,因为框内的磨球、段等半成品材料自身的重量与高温的环境,通常都出现严重变形的现象,且报废速度快。一般含铬17-18%的耐热料框在使用五十次左右出现变形,八十次左右变形严重,一百一十次以后报废。因此,加快耐热材料框产品技术的更新、换代步伐,开发性价比更高的替代产品,已经成为耐热材料框生产企业的重要责任和当务之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以上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具有耐高温、高强度性能的中铬铸铁的耐热材料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铬铸铁的耐热材料框,其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为C 0. 15 O. 25%,Si ^ O. 9%,Mn ^1. 0%、Cr :17 18%、Mo :0. 3 O. 6%、Sc :2 5%、N^O. 25%, V ^ O. 25%,余量为 Fe。所述料框由框体和加固衬条构成。所述框体为长方体结构,加固衬条设置在框体顶部、底部、中部的四周。所述框体材料的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为C :0. 15 O. 2 %、Si彡O. 5 %、Mn 彡 O. 5%、Cr :17 18%、Mo :0· 3 O. 5%、Sc :2 4%、N 彡 O. 15%、V 彡 O. 2%,余量
为Fe。所述框体材料的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优选为C 0. 16%、S1:0. 2%、Mn :0.1 %、Cr 17%,Mo 0. 3%, Sc 3%,N 0. 15%, V 0. 1%,余量为 Fe。所述加固衬条材料的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为C 0. 2 O. 25%, Si ^ O. 9%,Mn 彡1. 0%、Cr :17 18%、Mo :0· 4 O. 6%、Sc :3 5%、N 彡 O. 25%、V 彡 O. 25%,余量
为Fe。所述加固衬条材料的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优选为C 0. 23%, Si 0. 8%, Mn O. 8%, Cr 18%,Mo 0. 6%, Sc 5%, N 0. 15%、V :0. 2%,余量为 Fe。所述料框的抗拉强度O b彡440MPa、屈服强度σ s彡260MPa。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在原有料框合金材料成分的基础上,通过添加一定量得钒、钪,并对其它材料进行定量配方,并辅以相关的工艺改进,从而实现了料框在高温下的耐用强度达到抗拉强度Ob彡440Mpa、屈服强度σ s彡260Mpa,实现了新型的含铬17-18%的耐热框在使用七十五次左右出现变形,一百一十次左右变形严重,一百六十次以后报废,在提高框体强度的的前提下,有效的节约了 Cr材料的耗用,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


图1是本发明中铬铸铁的耐热材料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新型中铬铸铁的耐热材料框的具体实施方式
、方法、步骤及其性能,详细说明如下实施例1:将框体I铸造成长方体半成品料框,再在其顶部、中部、底部加装加固衬条2,制得成品料框,框体I和加固衬条2的化学成分如下
框体I材料的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为C 0. 16%、Si 0. 2%,Mn 0. 3%,Cr 17%,Mo 0. 35%, Sc 2. 5%,N 0. 1%,V :0. 15%,余量为 Fe。加固衬条2材料的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为C :0. 25%、S1:0. 7%、Mn 1.0%,Cr 18%,Mo 0. 5%, Sc 3. 5%,N 0. 2%, V 0. 25%,余量为 Fe。。上述成品料框在1500°C铸造成型后,在其温度降至1050°C ±10°C后,人水淬火6秒钟(水温在40°C ±5°C),淬火完成后,送进回火炉,升温至470°C,恒温保持2.5小时,完成后,出炉缓冷至常温,即可使用。经检测该料框的抗拉强度obS442MPa、屈服强度%为265Mpa0实施例2:将框体I铸造成长方体半成品料框,再在其顶部、中部、底部加装加固衬条2,制得成品料框,框体I和加固衬条2的化学成分如下框体I材料的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为C:0. 2%、S1:0. 6%、Mn :0. 5%、Cr: 17%、Mo 0. 3%, Sc 2%,N 0. 2%, V :0. 2%,余量为 Fe。加固衬条2材料的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为C 0. 23%, Si 0.6%, Mn 0.9%, Cr 17%,Mo 0. 6%, Sc 4%, N 0. 15%、V :0. 15%,余量为 Fe。上述成品料框在1500°C铸造成型后,在其温度降至1050°C ±10°C后,人水淬火6秒钟(水温在40°C ±5°C),淬火完成后,送进回火炉,升温至470°C,恒温保持2.5小时,完成后,出炉缓冷至常温,即可使用。经检测该料框的抗拉强度obS448MPa、屈服强度%为268Mpa0实施例3 将框体I铸造成长方体半成品料框,再在其顶部、中部、底部加装加固衬条2,制得成品料框,框体I和加固衬条2的化学成分如下框体I材料的化学戊分质量百分比为C 0. 17%、Si 0. 3%,Mn 0. l%,Cr 18%,Mo 0. 5%, Sc 3%,N 0. 15%, V :0. 1%,余量为 Fe。加固衬条2材料的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为C 0. 23%, Si 0.8%, Mn 0.8%, Cr 18%,Mo 0. 6%, Sc 5%, N 0. 15%, V 0. 2%,余量为 Fe。上述成品料框在1500°C铸造成型后,在其温度降至1050°C ±10°C后,入水淬火6秒钟(水温在40°C ±5°C),淬火完成后,送进回火炉,升温至470°C,恒温保持2. 5小时,完成后,出炉缓冷至常温,即可使用。经检测该料框的抗拉强度obS450MPa、屈服强度%为270Mpa。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中铬铸铁的耐热材料框,其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为c :0. 15 O. 25 %、Si ≤ O. 9 %、Mn ≤1. O %、Cr : 17 18 %、Mo :0· 3 O. 6 %、Sc :2 5 %、N ≤ O. 25 %、V≤O. 25%,余量为Fe。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热材料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框由框体(I)和加固衬条⑵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热材料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I)为长方体结构,加固衬条(2)设置在框体(I)顶部、底部、中部的四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耐热材料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I)材料的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为 C 0. 15 O. 2%,Si ≤O. 5%,Mn ≤ O. 5%,Cr 17 18%、Mo :0. 3 O. 5%,Sc :2 4%、N ≤ O. 15%、V ≤ O. 2%,余量为 Fe。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耐热材料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I)材料的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优选为C 0. 16%,Si 0. 2%,Mn :0. l%,Cr 17%,Mo :0. 3%,Sc 3%,N :0. 15%,V 0. 1%,余量为 Fe。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耐热材料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衬条(2)材料的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为C 0. 2 O. 25%, Si ≤ O. 9%,Mn ≤1. 0%,Cr :17 18%、Mo :0. 4 O.6%、Sc :3 5%、N ≤ O. 25%、V ≤ O. 25%,余量为 Fe。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耐热材料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衬条(2)材料的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优选为C 0. 23%, Si 0. 8%, Mn 0. 8%, Cr 18%, Mo 0. 6%, Sc 5%, N O.15%, V 0. 2%,余量为 Fe。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热材料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框的抗拉强度σ b≥440MPa、屈服强度σ s≥260MPa。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铬铸铁的耐热材料框,其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为C0.15~0.25%、Si≤0.9%、Mn≤1.0%、Cr17~18%、Mo0.3~0.6%、Sc2~5%、N≤0.25%、V≤0.25%,余量为Fe,本发明通过添加一定量得钒、钪,实现了料框在高温下的耐用强度达到抗拉强度σb≥440Mpa、屈服强度σs≥260Mpa,解决了现有料框在磨球、磨段的搬运过程中因高温强度低造成框体容易变形、重复使用次数少的技术难题,大大加强了料框的强度,延长了使用寿命,节约了重新铸造料框的能源消耗,提高了的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C22C38/46GK102994901SQ201210284458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3日
发明者陈德祥 申请人:陈德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