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砂型低压浇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0997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砂型低压浇注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砂型低压浇注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砂型低压铸造机往往为单向操作模式,不具有系统反馈回路形式,实际使用过程中,在环境发生变化,如温度、湿度变化较大,以及产品内在针孔度要求提高的情况下,就存在较大的困难。环境温度升高,湿度变大,产品浇注成型过程中易造成相当高比例的产品存在针孔,甚至是较大缩孔的出现,直接导致产品报废,造成废工、废料,形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带反馈回路的砂型低压浇注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砂型低压浇注系统,包括砂型低压浇注机,所述砂型低压浇注机包括保温炉和中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砂型低压浇注还包括上罩,所述上罩固定在所述中隔板上将砂型砂箱密封罩住,所述上罩上设有有溢气阀;所述砂型低压浇注系统还包括检测与控制单元,所述检测与控制单元包括控制系统、以及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的压力传感器和矢量控制阀,所述控制系统根据设置在上罩和保温炉炉腔内的压力传感器感受到的压力通过矢量控制阀控制上罩和保温炉炉腔内的压力。本发明的砂型低压浇注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在装有金属液的保温炉中,通入干燥的压缩空气,作用于保持一定温度的金属液面上,使金属液沿着升液管自下而上,通过浇道进入造好的砂型砂腔,待金属液充满型腔后增大压力,并使液面上的气体压力保持至铸件完全凝固,然后解除压力,使升液管和浇道中未凝固的金属液回落到保温炉中,完成一次低压铸造过程,开型后获得所需的铸件。整个低压浇注过程由检测与控制单元自动化控制,确保压力及升液、充型时间等工艺参数的精确重复再现性。本发明的砂型低压浇注系统,使产品成型合格率达到98%以上,产品内在品质得到了有效提升,产品本体密度提高了 5%,有效改善了产品内在组织结构,提高了产品性能,通过生产效率的提升,有效地消除了浪费,提升了企业运营效率。


图I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 图中,I为控制系统,2为第一压力传感器,3为第一矢量控制阀,4为第二矢量控制阀,5为第二压力传感器,6为升液管,7为坩埚,8为保温炉,9为锁紧装置,10为固定螺栓,11为上箱,12为中箱,13为底箱,14为上罩,15为溢气阀,16为中隔板。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I所示,一种砂型低压浇注系统,包括砂型低压浇注机和检测与控制单元,砂型低压浇注机包括保温炉8,保温炉8内部有坩埚7,保温炉8上方有中隔板16,上箱11、中箱12和下箱13通过固定螺栓10固定在一起,并固定在中隔板16上,上罩14罩于箱体的外面,通过锁紧、密封装置固定、锁定在中隔板16上,上罩14顶端有溢气阀15和用于方便吊装的结构。检测与控制单元包括控制系统I、控制系统I上连接有第一压力传感器2、第二压力传感器5、第一矢量控制阀3和第二矢量控制阀4,第一压力传感器2的感应器件设置于上罩14内,第二压力传感器5的感应器件设置于保温炉8炉腔内。该砂型低压浇注系统的操作步骤如下
编写控制程序,并灌入控制系统I; 将待浇注砂型砂箱上箱11、中箱12和下箱13依次合箱,并采用固定螺旋10固定; 将合箱后的砂型体吊装至中隔板16指定的位置,并按照锁定要求固定、锁定;
吊装上罩14至中隔板16指定位置,按照锁紧装置9的要求完成上罩14与中隔板16的固定、锁定;
启动控制系统I中的初始检测程序,检查第一压力传感器2、第二压力传感器5、第一矢量传感器3、第二矢量传感器4以及溢气阀15的工作状态,确认工作正常时才可以进行下一步操作;
启动产品浇注程序;
记录浇注过程数据,改善、完善浇注控制程序。本发明的砂型低压浇注系统,使产品成型合格率达到98%以上,产品内在品质得到了有效提升,产品本体密度提高了 5%,有效改善了产品内在组织结构,提高了产品性能,通过生产效率的提升,有效地消除了浪费,提升了企业运营效率。
权利要求
1.一种砂型低压浇注系统,包括砂型低压浇注机,所述砂型低压浇注机包括保温炉和中隔板,其特征在干所述砂型低压浇注还包括上罩,所述上罩固定在所述中隔板上将砂型砂箱密封罩住,所述上罩上设有有溢气阀;所述砂型低压浇注系统还包括检测与控制单元,所述检测与控制单元包括控制系统、以及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的压カ传感器和矢量控制阀,所述控制系统根据设置在上罩和保温炉炉腔内的压カ传感器感受到的压カ通过矢量控制阀控制上罩和保温炉炉腔内的压力。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砂型低压浇注系统,包括砂型低压浇注机和检测与控制单元,砂型低压浇注机包括保温炉、中隔板和上罩,上罩固定在中隔板上,将砂型砂箱罩住,上罩上设有有溢气阀,检测与控制单元包括控制系统、压力传感器和矢量传感器。本发明的砂型低压浇注系统,使产品成型合格率达到98%以上,产品内在品质得到了有效提升,产品本体密度提高了5%,有效改善了产品内在组织结构,提高了产品性能,通过生产效率的提升,有效地消除了浪费,提升了企业运营效率。
文档编号B22D18/04GK102847914SQ201210335429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1日
发明者刘云华 申请人:江苏迅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