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淬火加工轴承钢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淬火加工的方法,具体来说是指一种淬火加工轴承钢的方法。
背景技术:
钢的淬火是将钢加热到临界温度Ac3 (亚共析钢)或Acl (过共析钢)以上某一温度,保温一段时间,使之全部或部分奥氏体I化,然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的冷速快冷到Ms以下(或Ms附近等温)进行马氏体(或贝氏体)转变的热处理工艺。通常也将铝合金、铜合金、钛合金、钢化玻璃等材料的固溶处理或带有快速冷却过程的热处理工艺称为淬火。淬火工艺在现代机械制造工业得到广泛的应用。机械中重要零件,尤其在汽车、飞机、火箭中应用的钢件几乎都经过淬火处理。为满足各种零件干差万别的技术要求,发展了各种淬火工 艺。如,按接受处理的部位,有整体、局部淬火和表面淬火;按加热时相变是否完全,有完全淬火和不完全淬火(对于亚共析钢,该法又称亚临界淬火);按冷却时相变的内容,有分级淬火,等温淬火和欠速淬火等。但是现有的技术中,进行淬火后的轴承钢往往磨损严重,生产率很低,而且淬火不均匀,方法复杂,经济成本巨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淬火加工轴承钢的方法。一种淬火加工轴承钢的方法,具体方案为首选在准备加工的轴承外挖一个宽至少2. 5CM的深长簧沟,并将所述轴承长簧沟部件装夹在车床的长盘上,将车窗的主轴转速跳到480转-600转,用切刀对准所需瓦长簧沟的尺寸,手动进刀,将工件车削退火,待铁屑变为红兰色带形时将其切掉,达到所需尺寸即可,准备加工的轴承在整个步骤中应保持深长簧沟始终处于高压力下。本发明中,所述车削时,应用58(T600° C温度回火成调质态。本发明中,应保证硬度在20-40HRC。本发明中,淬火后可直接硬车削。本发明中,使用水溶性淬火液作为冷凝剂。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采取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淬火工件更加均匀,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工件进行加压,方法简单可行,市场前景巨大。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所述的淬火加工轴承钢的方法。实施例1。首选在准备加工的轴承外挖一个宽2. 5CM的深长簧沟,并将所述轴承长簧沟部件装夹在车床的长盘上,将车窗的主轴转速跳到480转,用切刀对准所需瓦长簧沟的尺寸,手动进刀,将工件车削退火,待铁屑变为红兰色带形时将其切掉,达到所需尺寸即可,准备加工的轴承在整个步骤中应保持深长簧沟始终处于高压力下,在进行所述车削时,应用600° C温度回火成调质态,保证硬度在20-40HRC。实施例2。首选在准备加工的轴承外挖一个宽2. 5CM的深长簧沟,并将所述轴承长簧沟部件装夹在车床的长盘上,将车窗的主轴转速跳到480转,用切刀对准所需瓦长簧沟的尺寸,手动进刀,将工件车削退火,待铁屑变为红兰色带形时将其切掉,达到所需尺寸即可,准备加工的轴承在整个步骤中应保持深长簧沟始终处于高压力下,淬火后直接硬车削,使用水溶性淬火液作为冷凝剂。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 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淬火加工轴承钢的方法,具体方案为首选在准备加工的轴承外挖一个宽至少 2.5CM的深长簧沟,并将所述轴承长簧沟部件装夹在车床的长盘上,将车窗的主轴转速跳到480转-600转,用切刀对准所需瓦长簧沟的尺寸,手动进刀,将工件车削退火,待铁屑变为红兰色带形时将其切掉,达到所需尺寸即可,其特征在于,准备加工的轴承在整个步骤中应保持深长簧沟始终处于高压力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淬火加工轴承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削时,应用580^600° C温度回火成调质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淬火加工轴承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保证硬度在20-40HRC。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淬火加工轴承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淬火后可直接硬车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淬火加工轴承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水溶性淬火液作为冷凝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淬火加工轴承钢的方法。具体方案为首选在准备加工的轴承外挖一个宽至少2.5CM的深长簧沟,并将所述轴承长簧沟部件装夹在车床的长盘上,将车窗的主轴转速跳到480转-600转,用切刀对准所需瓦长簧沟的尺寸,手动进刀,将工件车削退火,待铁屑变为红兰色带形时将其切掉,达到所需尺寸即可,准备加工的轴承在整个步骤中应保持深长簧沟始终处于高压力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取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淬火工件更加均匀,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工件进行加压,方法简单可行,市场前景巨大。
文档编号C21D1/18GK102994706SQ20121049773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9日
发明者黄淑彦 申请人:庄河市天成机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