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坯加热炉蓄热式烧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5820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钢坯加热炉蓄热式烧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轧钢车间钢坯加热炉蓄热式烧嘴,属于轧钢加热炉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轧钢厂钢坯加热炉普遍利用热值较低的高炉煤气作为燃料,既净化了环境又节约了能源。燃烧过程中采用空气、煤气双蓄热燃烧系统,空气、煤气都预热到1000°c,提高了空气、煤气的物理热,满足了钢坯加热要求。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目前使用的蓄热式烧嘴的结构不合理,造成如下弊端首先,现有技术中的蓄热式烧嘴的集气箱为一个金属矩形箱体,管道从箱体中心上部接出,排烟时炉内高温烟气流大部分从蓄热箱上部经过蓄热体被吸入管道,由于热量集中造成上部蓄热体温度过高,影响上部蓄热体的使用寿命,上部蓄热体损坏后,被迫更换蓄热体,造成加热成本升高;其次,由于上部蓄热体损坏,使烧嘴前膨胀 节及阀门变形,被迫更换;更为严重的是,上部蓄热体损坏后,造成蓄热箱短路,使排烟温度升高,容易使烧嘴前阀门及换向阀变形,被迫缩短换向时间,甚至将短路蓄热式烧嘴关闭,这样就影响了加热炉两侧的供热能力,造成供热失衡,炉压过高,钢坯两端加热温度温差过大,使钢坯的上下表面温差加大,要想达到出炉温度要求,就必须使低温面满足工艺要求,因此使煤气消耗增加,造成排烟阻力较大,直接影响钢坯的加热质量和加热成本。有鉴于此,非常有必要改进现在的蓄热式烧嘴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温度分布均匀、蓄热体寿命长、能够减小钢坯两端温差、降低煤气消耗的钢坯加热炉蓄热式烧嘴。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坯加热炉蓄热式烧嘴,它由烧嘴本体和集气箱组成,烧嘴本体包括蓄热箱、蓄热体,蓄热体安装在蓄热箱内,蓄热箱的一侧与集气箱相连接,蓄热箱的另一侧与炉内高温烟气相连通,其改进之处在于,集气箱由外集气箱、内集气箱组成,外集气箱的一侧与蓄热箱相连接,内集气箱套装在外集气箱内,蓄热体的热排气口通过内集气箱的一个箱体壁与内集气箱的箱体空腔相连通,内集气箱的其它箱体壁上有多个排气孔与外集气箱连通,外集气箱的上部安装有排气烟道。上述钢坯加热炉蓄热式烧嘴,所述外集气箱箱体壁与对应的内集气箱箱体壁的距离为50 150mm,排气孔在内集气箱箱体壁上均勻分布,排气孔的截面积的总和与排气烟道的截面积总和相匹配。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排烟时,炉内高温烟气流经过蓄热箱的蓄热体进入内集气箱,由内集气箱箱体壁上的排气孔排入到外集气箱中,再由排气烟道排出,由于内集气箱的排气孔在箱体壁四周合理分布,从加热炉排出的热气流在蓄热体内分布均匀,不会产生上部蓄热体过热损坏及烧嘴前膨胀节及阀门变形的现象,从而延长了蓄热体和烧嘴的使用寿命;同时,进入炉内的空气、煤气气流温度均匀,上下烧嘴与钢坯接触的气流温度均匀,使钢坯的上下表面温差缩小,煤气消耗降低,既节约能源又提升了产品质量。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A-A剖视图;图3是图I的B-B剖视图。图中标记如下烧嘴本体I、集气箱2、蓄热箱3、蓄热体4、外集气箱5、内集气箱6、热排气口 7、排气孔8、排气烟道9、外侧钢板10、耐火材料11。
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由烧嘴本体I和集气箱2组成,烧嘴本体I结构为外侧钢板10,内衬耐火材料11,集气箱2为钢结构件。图中显示,烧嘴本体I包括蓄热箱3、蓄热体4,蓄热体4安装在蓄热箱3内,蓄热箱3的一侧与集气箱2相连接,蓄热箱3的另一侧与炉内高温烟气相连通。图中显示,集气箱2由外集气箱5、内集气箱6组成。外集气箱5的一侧与蓄热箱3相连接,内集气箱6套装在外集气箱5内。蓄热体4的热排气口 7通过内集气箱6的一个箱体壁与内集气箱6的箱体空腔相连通,高温烟气通过蓄热体4排到内集气箱6内。内集气箱6内的其它箱体壁上有多个排气孔8与外集气箱5连通,外集气箱5的箱体壁上有排气烟道9,进入到内集气箱6内的高温烟气通过多个排气孔8排到外集气箱5,再由外集气箱5的排气烟道9排出。图中显示,外集气箱5箱体壁与对应的内集气箱6箱体壁的距离为50 150mm,排气孔7在内集气箱6箱体壁上均匀分布,排气孔8的截面积的总和与排气烟道的截面积总和相匹配。。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外集气箱5箱体壁与对应的内集气箱6箱体壁的距离为50 150mm,排气孔8的孔径为20_100mm。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外集气箱5和内集气箱6为矩形,便于工人进行拆装蓄热体等维护检修工作。其它形状的外集气箱5和内集气箱6,如圆筒形,也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钢坯加热炉蓄热式烧嘴,它由烧嘴本体(I)和集气箱(2)组成,烧嘴本体(I)包括蓄热箱(3)、蓄热体(4),蓄热体(4)安装在蓄热箱(3)内,蓄热箱(3)的ー侧与集气箱(2)相连接,蓄热箱(3)的另ー侧与炉内高温烟气相连通,其特征在于集气箱(2)由外集气箱(5)、内集气箱(6)组成,外集气箱(5)的ー侧与蓄热箱(3)相连接,内集气箱(6)套装在外集气箱(5)内,蓄热体(4)的热排气ロ(7)通过内集气箱(6)的一个箱体壁与内集气箱(6)的箱体空腔相连通,内集气箱(6)的其它箱体壁上有多个排气孔(8)与外集气箱(5)连通,外集气箱(5)的上部安装有排气烟道(9)。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钢坯加热炉蓄热式烧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集气箱(5)箱体壁与对应的内集气箱(6)箱体壁的距离为50 150mm,排气孔(8)在内集气箱(6)箱体壁上合理分布,排气孔(8)的孔径为20-100mm,排气孔(8)的截面积的总和与排气烟道(9)的截面积总和相匹配。
专利摘要一种钢坯加热炉蓄热式烧嘴,属于轧钢加热炉设备技术领域,目的是提高烧嘴使用寿命、提升产品质量及节约能源,其技术方案是它的集气箱由外集气箱、内集气箱组成,外集气箱的一侧与蓄热箱相连接,内集气箱套装在外集气箱内,蓄热体的热排气口通过内集气箱的一个箱体壁与内集气箱的箱体空腔相连通,内集气箱其它箱体壁上有多个排气孔与外集气箱连通,外集气箱的上部安装排气烟道。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由于内集气箱的排气孔在箱体壁四周合理分布,不会产生上部蓄热体过热损坏及烧嘴前膨胀节及阀门变形的现象,从而延长了蓄热体及烧嘴的使用寿命;烧嘴与钢坯接触的气流温度均匀,使钢坯的表面温差缩小,煤气消耗降低,既节约能源又提升了产品质量。
文档编号C21D9/70GK202543276SQ201220065769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7日
发明者于晓辉, 刘玉华, 安连志 申请人:唐山钢铁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