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锆珠研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5712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立式锆珠研磨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立式研磨设备,尤其是一种立式锆珠研磨机。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立式研磨设备,例如2008年7月30日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1091844Y公开的立式珠磨机,包括机架,垂直安装在平台机架上方的珠磨桶,安装在珠磨桶中心的搅拌轴以及动力系统,在机架上方,珠磨桶两侧安装有与机架相互垂直的龙门架,动力系统由减速机和电机组成。该立式珠磨机搅拌轴能以较高速度转动,提高了研磨效率。但是所述立式珠磨机存在的主要缺点是,不能实现循环研磨。由于生产要求,对油漆或者涂料的研磨一次研磨并不能达到研磨要求,因此需要多次研磨,循环进行。立式研磨设备可以布置多个设备串联使用对磨料进行多次研磨,从而生产出达到生产要求的产品。然而多个设备串联使用不仅所需的空间较大,而且增加了购买设备的成本。工作过程中,当其中一个设备不能正常工作时,整个系统都将无法正常工作,工作稳定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工作稳定性好,能循环研磨的立式锆珠研磨机。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立式锆珠研磨机包括,机架、立式设置的磨桶、搅拌轴、搅拌叶片、锆珠、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搅拌轴传动连接,搅拌叶片设置在搅拌轴上,搅拌叶片位于固定在机架中央的磨桶内,磨桶的桶内填充锆珠,磨桶底部设置有出料口,出料口、输送泵、导管顺次连接,所述导管的出口位于磨桶的桶口上方。所述磨桶的内侧设置有筛网,磨桶的内壁与筛网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磨桶内腔底部设置有底部筛网。所述磨桶的桶壁由内桶壁和外桶壁构成,内桶壁与外桶壁之间有储水间隙,磨桶的外侧面上设置与储水间隙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出料口与输送泵之间设置检测装置。所述输送泵与导管之间设置冷凝管。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所述输送泵为电动隔膜泵。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浆料进入磨桶,通过第一次研磨从出料口流出经过输送泵,最终由导管导入磨桶顶部,由输送泵提供动力将经过第一次研磨的浆料再次送入磨桶内进行重复研磨,使得研磨可以循环进行。从而可以替代几个研磨设备串联布置的工作方式,提高了工作稳定性,降低了成本;在磨桶内部和磨桶内部底面设置了筛网,使得浆料在磨桶内能被充分研磨,减少了重复研磨次数,降低了能耗,节能减排。
图1是立式锆珠研磨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图中标记1_机架,2-支撑轴,3-磨桶,31-外桶壁,32-内桶壁,4_搅拌轴,5_搅拌叶片,6-联轴器,7-锆珠,8-减速装置,9-驱动装置,10-出料口,11-检测装置,Ila-检测装置进料口,12-成品出料口,12a-控制阀门,13-检测装置出料口,14-输送泵,14a-泵体进料口,14b-泵体出料口,15-冷凝管,16-导管,17a-筛网,17b-底部筛网,18a-进水口,18b-出水口,19-储水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立式锆珠研磨机,包括机架1、立式设置的磨桶3、搅拌轴4、搅拌叶片5、锆珠7、驱动装置9,所述驱动装置9与搅拌轴4传动连接,搅拌叶片5设置在搅拌轴4上,搅拌叶片5位于固定在机架I中央的磨桶3内,锆珠7填充在磨桶3的桶内,所述磨桶3底部设置有出料口 10,出料口 10、输送泵14、导管16顺次连接,所述导管16的出口位于磨桶3的桶口上方。出料口 10通过管道连接输送泵14的泵体进料口 14a,输送泵14的泵体出料口 14b与导管16连接,实现出料口 10、输送泵14、导管16的顺次连接。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由驱动装置9提供动力,通过传动装置传递动力到搅拌轴4从而带动搅拌轴4旋转,搅拌轴4上的搅拌叶片5跟随旋转,从而使得磨桶3内的研磨介质,锆珠7发生冲撞运动,实现对浆料的研磨。研磨过的浆料经过出料口 10,被输送泵14抽起送入导管16,通过导管16导入到磨桶3内,进行反复研磨,实现循环研磨。浆料在磨桶3内研磨,先进入磨桶3的浆料被研磨充分时,后进入磨桶3的浆料并未被充分研磨。为了避免对研磨充分的浆料进行重复研磨,可以在磨桶3的桶内侧设置过滤装置,滤过研磨充分的浆料。其优选的方式如图1所示磨桶3的内桶壁32的内侧设置有筛网17a,内桶壁32与筛网17a之间形成间隙。筛网采用桑蚕丝、金属丝或合成纤维等原料织制、表面有均匀而稳定的透气孔、具有筛选和过滤作用的工业用织物。筛网可以对已经研磨充分的浆料进行过滤,从而减少了对充分研磨的浆料进行重复研磨。过滤后的浆料流入内桶壁32与筛网17a之间形成的间隙,从间隙中流入磨桶3底部再从出料口 10流出。浆料通过研磨后将由出料口 10排出,排出达到一定研磨要求的浆料,为了避免浆料的不充分研磨,可以在磨桶3底部设置过滤装置或者在落料口 10设置过滤装置。优选方式如图1所示,磨桶3的内腔底部设置有底部筛网17b。浆料在磨桶3内通过研磨将会从出料口 10流出。为了保证浆料的充分研磨,在磨桶3底部设置底部筛网17b。当浆料经过研磨后通过底部筛网17b的过滤作用,将部分达到一定研磨标准的浆料滤过。未达到研磨标准的浆料将留在磨桶3内继续研磨,从而保证了对浆料的充分研磨。磨桶3上未设置冷却装置时,也能实现对浆料的研磨。但是由于研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磨桶3温度会升高,从而加剧设备的老化和磨桶3内浆料的挥发。因此磨桶3上可以设置冷却装置,使得磨桶3在研磨过程中温度保持在较低的范围。优选的如图1、图2所示磨桶3的桶壁由内桶壁32和外桶壁31构成,内桶壁32与外桶壁31之间有储水间隙19,磨桶3的外侧面上设置与储水间隙19连通的进水口 18a和出水口 18b。在靠近磨桶3的底部外侧面上设置与储水间隙19连通的进水口 18a,靠近磨桶3的桶口的外侧面上设置与储水间隙19连通的出水口 18b。从而保证冷却水可以充满储水间隙19,冷却效果最好。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由于研磨介质锆珠7之间会发生冲撞运动,会产生一定的热量,当运行时间过长温度升高,磨桶3内的浆料挥发加剧,造成对周围环境的污染。为了减少浆料的挥发,减少污染,在磨桶3的内桶壁32和外桶壁31之间设置了储水间隙19。通过在进水口 18a注入冷却水,冷却水充满储水间隙19对磨桶3进行冷却,冷却磨桶3后的水流由出水口 18b排出。有效的降低磨桶3和磨桶3桶内的温度。减少了浆料的挥发,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出料口 10通过管道与输送泵14连接,输送泵14与导管16连接,导管16的出口位于磨桶3的桶口上方,可以实现浆料的循环。但是由于浆料在研磨过程中一部分浆料将先达到研磨要求。在没有设置检测装置前,达到研磨要求的浆料并不能被及时排出。达到研磨要求的浆料会继续在研磨机内被循环研磨,这样造成了能源的浪费,降低了生产效率。因此可以在输送泵14与出料口 10之间设置检查装置,将研磨充分,达到研磨要求的浆料过滤,输送出循环系统。例如图1所示,出料口 10与输送泵14之间设置检测装置11。进一步,在检测装置11上安装控制阀门12a。检测装置11对研磨后的浆料进行检测过滤,未符合标准的浆料将从检测装置11的出料口 13流出,进入循环研磨;当浆料达到生产要求时,控制阀门12a被开启,成品浆料从成品出料口 12流出,实现自动出料。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防止研磨后达到标准的浆料在研磨室内被重复研磨,造成不必要的能耗。浆料经过在磨桶3内的研磨,温度会升高,温度过高会造成浆料的挥发,污染环境。所以可以对循环研磨的浆料进行冷却降温处理。一种可选方式如图1所述输送泵14与导管16之间设置冷凝管15。在浆料由输送泵14抽起通过导管16送入磨桶3内的过程中,由于在导管16和输送泵14之间设置了冷凝管15。冷凝管15对循环浆料进行冷却,所以能有效的降低浆料的温度。驱动装置9可以为液压马达,电机等,其一种优选的方式如图1所示驱动装置9为电机。采用电机对其研磨过程中搅拌的速度控制方便,电机相对于液压马达电,电机的安装方便,容易实现一体化控制,成本较低。输送泵14也可以有多种选择,本实用新型选用用于抽送液体的泵如水泵,隔膜泵等,例如图1所示的输送泵为电动隔膜泵,电动隔膜泵不需灌引水,自吸能力强。因此当浆料流经电动隔膜泵时可以直接被抽起,将浆料压入磨桶3内。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驱动装置9为电机,电机通过传动装置与减速装置8实现传动连接,减速装置8通过联轴器6与搅拌轴4连接,搅拌轴4上有搅拌叶片5。搅拌轴4下端安装在磨桶3中心,磨桶3内填有锆珠7,磨桶3的外桶壁31有支撑轴2,由支撑轴2将磨桶3固定在机架I中央,磨桶3的内桶壁31与外桶壁32之间设置有储水间隙19,内桶壁31的内侧设置有筛网17a,磨桶3桶内的底部设置底部筛网17b,磨桶3底部设置出料口 10 ;出料口 10通过管道与检测装置11的检测装置进料口 Ila连接,检测装置出料口 13通过管道与输送泵14的泵体进料口 14a连接,输送泵14为电动隔膜泵,电动隔膜泵的泵体出料口 14b通过管道与冷凝管15的一端连接,冷凝管15的另一端与导管16的一端连接,导管16的出口位于磨桶3的桶口上方。减速装置8可以选用多种装置,例如减速装置8可以采用带轮减速,带传动中主动轮的直径小于从动轮的直径时可以实现减速,输出较大扭矩。采用带轮减速时,当研磨负荷过大,超过皮带与带轮之间的摩擦力,皮带打滑从而起到保护作用,防止过载。但是带轮减速工作时间过长时,皮带会产生疲劳,皮带与带轮之间的摩擦力减小,效率降低工作不稳定,使用寿命较短。减速装置8也可以采用减速箱,减速箱通过齿轮之间的传动实现减速和增大扭矩。减速箱传动精度高,工作稳定。减速箱克服了带轮减速的缺点,齿轮传动效率高,工作稳定使用寿命长,但是其成本相对带轮减速装置较高。因此可以视情况选用适当的减速装置8。该实施例所述立式锆珠研磨机工作过程中,浆液经过研磨后依次通过出料口 10、检测装置11、电动隔膜泵、冷凝器15、导管16。研磨后的浆料在检测装置11处进行检测,达到生产要求的浆料被过滤到检测装置11的下层,通过开启控制阀门12a将成品浆料排出;对于研磨后未符合标准的浆料,电动隔膜泵将浆料抽起,经过冷凝管15的有效降温处理,再通过导管16将浆料再次导入磨桶3,对该浆料进行再次研磨,从而实现了循环研磨。同时在磨桶3的外桶壁31与内桶壁32之间有储水间隙19,工作过程中,由进水口 18a通入冷却水,经冷却后由出水口 18b排出,对磨桶3起到有效的降温作用。磨桶3内侧设置有筛网,对研磨后的浆料进行过滤,达到研磨要求的浆料会从出料口 10排出,因此可以保证浆料的每一次研磨都比较充分,减少了研磨次数,提高了工作效率。
权利要求1.立式锆珠研磨机,包括机架(I)、立式设置的磨桶(3)、搅拌轴(4)、搅拌叶片(5)、锆珠(7)、驱动装置(9),所述驱动装置(9)与搅拌轴(4)传动连接,搅拌叶片(5)设置在搅拌轴(4)上,搅拌叶片(5)位于固定在机架(I)中央的磨桶(3)内,锆珠(7)填充在磨桶(3)的桶内,所述磨桶(3)底部设置有出料口(10),其特征在于出料口(10)、输送泵(14)、导管(16)顺次连接,所述导管(16)的出口位于磨桶(3)的桶口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锆珠研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磨桶(3)的内侧设置有筛网(17a),磨桶(3)的内壁与筛网(17a)之间具有间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锆珠研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磨桶(3)内腔底部设置有底部筛网(17b)。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立式锆珠研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磨桶(3)的桶壁由内桶壁(32)和外桶壁(31)构成,内桶壁(32)与外桶壁(31)之间有储水间隙(19),磨桶(3)的外侧面上设置与储水间隙(19)连通的进水口(18a)和出水口(18b)。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锆珠研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10)与输送泵(14)之间设置有检测装置(11)。
6.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立式锆珠研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泵(14)与导管(16 )之间设置有冷凝管(15)。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锆珠研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9)为电机。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锆珠研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泵(14)为电动隔膜泵。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式锆珠研磨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立式锆珠研磨机可以实现循环研磨。所述立式锆珠研磨机,包括机架、立式设置的磨桶、搅拌轴、搅拌叶片、锆珠、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搅拌轴传动连接,搅拌叶片设置在搅拌轴上,搅拌叶片位于固定在机架中央的磨桶内,磨桶的桶内填充锆珠,磨桶底部设置有出料口,出料口、输送泵、导管顺次连接,所述导管的出口位于磨桶的桶口上方。工作时研磨过的浆料从出料口排出,被输送泵抽起送入导管,导管将浆料导入到磨桶内,进行反复研磨。从而实现了循环研磨,替代了几个研磨设备串联布置的工作方式,提高了工作稳定性,降低了成本。
文档编号B24B31/12GK202861975SQ201220574520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日
发明者钟华军, 李锦华 申请人:德阳森华涂料化工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