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装底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5847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拆装底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塔机工装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拆装底架。
背景技术
结构件的工件表面抛光工艺,包括通过式抛丸(工件动)和人工喷砂(工件不动)等。通过式抛丸一般采取挂链式(挂工件上部)和辊道式(托工件下部),辊道通过式抛丸线一般只处理原材料和底部平面规则(无凸起)的结构件,也少量的处理一些异型结构件,但是必须制作专用工装,且因为量不大,一般都不考虑快速拆装的问题。标准节倒卧在辊道通过式抛丸线上运行时,因为标准节四方均有连接套,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平面,导致标准节不能在辊道上顺利通过。在标准节底部增加一个底架,使其能够顺利通过。但是如果底架与标准节不能形成一个整体,在抛丸线上件过程中,必须要先上底架,再上标准节,抛丸结束下线时,必须先下标准节,再下底架,造成起吊次数多,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工件表面处理时的拆装效率的拆装底架。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拆装底架,用于固定被定位件,包括底架体,还包括多个支撑挡板,设置在底架体上并至少设置在底架体的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钩挂件,设置在支撑挡板上并通过枢转件与支撑挡板枢转连接;其中,钩挂件具有相对枢转件向外翻转的解锁位置和相对枢转件向内翻转的锁定位置,钩挂件在解锁位置上脱离被定位件,在锁定位置上对被定位件进行限位。进一步地,在解锁位置时,钩挂件的自由端位于枢转件的外侧,钩挂件的重心位于枢转件的枢转中心的外侧。进一步地,在锁定位置时,钩挂件的重心位于与枢转件的枢转中心的内侧。进一步地,钩挂件还具有在被定位件被吊起时与被定位件相抵接的第三位置。进一步地,支撑挡板具有与底架体相连接的并朝向底架体的外侧延伸的第一横向部以及与第一横向部相连接的第一纵向部,第一纵向部的末端的内侧具有朝向底架体外侧倾斜设置的第一导向面。进一步地,底架体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分别设置有多个支撑挡板。进一步地,拆装底架还包括多个限位侧板,设置在底架体的沿第一侧的延伸方向上。进一步地,限位侧板还设置在底架体的沿第二侧的延伸方向上。进一步地,限位侧板具有与底架体相连接的并朝向底架体的外侧延伸的第二横向部以及与第二横向部相连接的第二纵向部,纵向部的末端的内侧具有朝向底架体外侧倾斜设置的第二导向面。进一步地,纵向部的末端的外侧具有朝向底架体内侧倾斜设置的第三导向面。[00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拆装底架,通过钩挂件将被定位件与拆装底架固定在一起,在辊道上能够顺利通过,无须反复拆装。从而优化了被定位件的加工流程,提高了生产效率。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拆装底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处放大图;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拆装底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B处放大图;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拆装底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C处放大图;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拆装底架的钩挂件的第一位置示意图;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拆装底架的钩挂件的第二位置示意图;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拆装底架的钩挂件的第三位置示意图;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拆装底架的支撑挡板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拆装底架的限位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拆装底架20,用于固定被定位件10,包括底架体21,还包括多个支撑挡板24,设置在底架体21上并至少设置在底架体21的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钩挂件23,设置在支撑挡板24上并通过枢转件22与支撑挡板24枢转连接;其中,钩挂件23具有相对枢转件22向外翻转的解锁位置和相对枢转件22向内翻转的锁定位置,钩挂件23在解锁位置上脱离被定位件10,在锁定位置上对被定位件10进行限位。本实施例中,被定位件10为塔式起重机的标准节,被钩挂件23勾住的部位为标准节的标准节腹杆11。在标准节装上或脱离拆装底架时,钩挂件23开口向上具有向外翻转的解锁位置。在需要标准节与拆装底架连接时,转动钩挂件23至向内翻转的锁定位置,保证标准节与拆装底架的可靠连接,且简化了标准节与拆装底架的连接和脱离操作。对于标准节的表面抛光工艺来讲,在标准节能够上线时将标准节和拆装底架快速的连接在一起,下线时又能够使二者快速的脱离,提高了标准节表面处理时的拆装效率。优选地,如图2和图7所示,在钩挂件23位于解锁位置时,钩挂件23的自由端位于枢转件22的外侧,钩挂件23的重心位于枢转件22的枢转中心的外侧。其重心在枢转中心外侧,可以保证偏心的钩挂件23不会阻碍标准节的安装和拆除。如图8所示,在锁定位置时,钩挂件23的重心位于与枢转中心的内侧。其重心处在枢转中心的内侧,能够防止钩挂件23的脱出。优选地,在锁定位置时,钩挂件23与被定位件10之间具有锁定空间,即钩挂件23与被定位件10之间不直接接触,而是具有一定的距离。如图9所示,钩挂件23还具有在被定位件10被吊起时与被定位件10相抵接的第三位置。在起吊标准节时,钩挂件23挂住标准节腹杆11,且受力点处在枢转中心的外侧,保证起吊过程中及标准节放在抛丸线上以后,偏心的钩挂件23仍然能够可靠地挂在腹杆11上,从而使得拆装底架能够经受住抛丸室内钢丸反复的抛射而不失效。如图10所示,支撑挡板24具有与底架体21相连接的并朝向底架体21的外侧延伸的第一横向部241以及与第一横向部241相连接的第一纵向部242,第一纵向部242的末端的内侧具有朝向底架体21外侧倾斜设置的第一导向面243。标准节通过腹杆11与支撑挡板24的第一导向面导向,准确落入底架体21上。倾斜的第一导向面的设置,使得标准节与拆装底架之间能够快速定位并允许较大的安放位置误差。另外,使得两端的支撑挡板24之间的尺寸留有足够的间隙,允许标准节有较大的制
作误差。如图3所示,底架体21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分别设置有多个支撑挡板24。优选地,每一侧对称地设置两个支撑挡板24,以便更好地对标准节进行定位。如图3、图4和图5所示,拆装底架还包括多个限位侧板25,设置在底架体21的沿第一侧的延伸方向上。限位侧板25用于在底架体21的第一侧的延伸方向上对标准节进行限位。优选地,限位侧板25还设置在底架体21的沿第二侧的延伸方向上。本实施例中,在底架体21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分别设置两个限位侧板25,从而更好地对标准节进行限位。如图11所示,限位侧板25具有与底架体21相连接的并朝向底架体21的外侧延伸的第二横向部251以及与第二横向部251相连接的第二纵向部252,第二纵向部252的末端的内侧具有朝向底架体21外侧倾斜设置的第二导向面253。标准节通过限位侧板25的第二导向面253导向,准确落入底架体21上。第二导向面253用于导入标准节下端长度略小于限位侧板25之间距离的一种标准节10’。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纵向部的末端的外侧具有朝向底架体21内侧倾斜设置的第三导向面254。本实施例中的第三导向面254用于导入标准节下端长度大于限位侧板25之间距离的另一种标准节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拆装底架包括底架体21、支撑挡板24、钩挂件23、以及钩挂件23枢转用的枢转件22,本实施例中枢转件22为螺纹连接副。在底架体21的适当位置焊接4块支撑挡板24,每端两块。4块钩挂件23通过螺纹连接副与支撑挡板24可拆卸地相连接。用于支撑钩挂件23旋转或者紧固或者松开钩挂件23。其工作原理如下标准节上线前,将标准节装上拆装底架,将钩挂件23转到如图7所示的位置,钩挂件23在重力作用下,不会向左旋转。此时标准节通过腹杆11与支撑挡板24的第一导向面导向,准确落入拆装底架上。两端的支撑挡板24定位内空尺寸留有足够的间隙,允许较大的制作误差。标准节落入拆装底架上后,转动钩挂件23到如图8所示的位置,此时钩挂件23在重力作用下,不会向右旋转脱出。标准节上抛丸线时,起吊标准节,腹杆11与钩挂件23的位置如图9所示。此时标准节起吊受力中心点与钩挂件23的旋转中心点有一定的距离,使钩挂件23产生左旋力矩,保证其不会向右旋转,这样拆装底架就与标准节一起被吊起。将标准节与拆装底架一起放在辊道式抛丸线上后,钩挂件23处在图8所示的状态,一直到通过抛丸处理准备下线都是这种状态。工件下线时,起吊标准节与拆装底架与标准节上线时情况相同。下线后将工装拆装底架放在回程小车上,转动钩挂件23到图7所示状态,起吊标准节出拆装底架,标准节进入下一道工序,拆装底架则回到上线工位,进行下一轮工作。本实施例中,利用钩挂件23的重心位置变化,而使其处于两种稳定的状态。利用钩挂件23旋转中心与起吊受力点在垂直方向上的距离产生反向力矩,从而保证稳定状态。前述实施例中,被定位件10均为标准节。在其他实施例中,在不需要被定位件10与拆装底架有紧密连接的场合,被定位件10也可为其他类似结构的需与底架进行快速拆装的结构件。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1、实现了标准节与拆装底架的定位快速,并允许有较大的制作误差;2、标准节与拆装底架连接和脱离的操作简单、可靠;3、连接装置结构简单,能经受住长时间的抛丸而不失效;4、拆装底架结构简单,且无易损机构,使用寿命长。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拆装底架,用于固定被定位件(10),包括底架体(2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支撑挡板(24),设置在所述底架体(21)上并至少设置在所述底架体(21)的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钩挂件(23 ),设置在所述支撑挡板(24 )上并通过枢转件(22 )与所述支撑挡板(24 )枢转连接;其中,所述钩挂件(23)具有相对所述枢转件(22)向外翻转的解锁位置和相对所述枢转件(22)向内翻转的锁定位置,所述钩挂件(23)在所述解锁位置上脱离所述被定位件(10),在所述锁定位置上对所述被定位件(10)进行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拆装底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解锁位置时,所述钩挂件(23) 的自由端位于所述枢转件(22)的外侧,所述钩挂件(23)的重心位于所述枢转件(22)的枢转中心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拆装底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锁定位置时,所述钩挂件(23) 的重心位于与所述枢转件(22 )的枢转中心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拆装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钩挂件(23)还具有在所述被定位件(10)被吊起时与所述被定位件(10)相抵接的第三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拆装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挡板(24)具有与所述底架体(21)相连接的并朝向所述底架体(21)的外侧延伸的第一横向部以及与所述第一横向部相连接的第一纵向部,所述第一纵向部的末端的内侧具有朝向所述底架体(21)外侧倾斜设置的第一导向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拆装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体(21)的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分别设置有多个所述支撑挡板(2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拆装底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限位侧板(25),设置在所述底架体(21)的沿所述第一侧的延伸方向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拆装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侧板(25)还设置在所述底架体(21)的沿所述第二侧的延伸方向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拆装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侧板(25)具有与所述底架体(21)相连接的并朝向所述底架体(21)的外侧延伸的第二横向部以及与所述第二横向部相连接的第二纵向部,所述纵向部的末端的内侧具有朝向所述底架体(21)外侧倾斜设置的第二导向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拆装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部的末端的外侧具有朝向所述底架体(21)内侧倾斜设置的第三导向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拆装底架,用于固定被定位件,包括底架体,还包括多个支撑挡板,设置在底架体上并至少设置在底架体的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钩挂件,设置在支撑挡板上并通过枢转件与支撑挡板枢转连接;其中,钩挂件具有相对枢转件向外翻转的解锁位置和相对枢转件向内翻转的锁定位置,钩挂件在解锁位置上脱离被定位件,在锁定位置上对被定位件进行限位。本实用新型的拆装底架,通过钩挂件将被定位件与拆装底架固定在一起,在辊道上能够顺利通过,无须反复拆装。从而优化了被定位件的加工流程,提高了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B24C5/00GK202878133SQ20122058317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7日
发明者姚春红 申请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