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重浮动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8773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减重浮动夹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重浮动夹具。
背景技术
待珩磨工件在珩磨机上进行珩磨时需由夹具对其进行夹持。在对尺寸、体积、重量较大的待珩磨工件进行加工时,待珩磨工件在工作台上由于受到其自身重力的影响,其沿竖直方向的中心线往往会较珩磨杆的轴心线发生偏移,这导致待珩磨工件的安装调节较为不便,珩磨杆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发生变形和移位,珩磨加工的孔的圆度较差,产品合格率较低。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方便安装调节的减重浮动夹具,从而提高珩磨加工效率和待珩磨件珩磨加工的精度。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减重浮动夹具,所述夹具安装在珩磨机上,所述珩磨机上主轴的轴心线沿水平方向分布,所述夹具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珩磨机上的连接板、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一端上的导轨,所述主轴的轴心线垂直于所述连接板的外侧面,所述导轨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主轴的轴心线相平行,所述夹具还包括支座、用于沿竖直方向支撑待珩磨件的托板,所述支座沿所述导轨的长度方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导轨上,所述支座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中螺纹配合地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上开设有沿轴向延伸的中心通孔,所述螺纹孔、所述中心通孔的中心线均沿竖直方向分布,所述托板的底部固定地连接有光杆,所述光杆上套设有能够提供所述托板沿竖直方向弹性回复力的弹性件,所述光杆的另一端沿轴向滑动地穿设在所述中心通孔中,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触在所述托板的底面、所述螺杆的上表面上。优选地,所述弹性件为弹簧。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光杆的上端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托板上。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安装座有2个,对应地,所述螺杆、所述光杆分别有2个,所述2个光杆的上端部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托板上。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的减重浮动夹具,其中通过设置可沿竖直方向浮动的托板对待珩磨件进行浮动的支撑,将待珩磨件置于托板上后,待珩磨件的重量作用在托板上,珩磨机上的珩磨杆穿入待珩磨件的待珩磨孔中后能够自动地找准中心,使得待珩磨孔的中心线始终与珩磨杆的轴心线保持一致,这样大幅地提高了珩磨加工的精度,提高了珩磨加工的合格率。同时,托板始终对待珩磨件进行浮动的支撑,使得珩磨杆在珩磨加工中始终不受待珩磨件重力的影响,减小了珩磨杆的变形和移位。该减重浮动夹具结构简单,安装调节方便,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0009]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视示意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参见图1-2所示的一种减重浮动夹具,该夹具安装在珩磨机I上,珩磨机I上主轴的轴心线沿水平方向分布,珩磨加工前,待珩磨件2应通过夹具安装在珩磨机I上且待珩磨的孔的中心线应与主轴的轴心线沿同一直线方向分布。参见图1、图2所示,该夹具包括连接板3、固定设置在连接板3的一端上的导轨4、安装在导轨4上的支座5、用于沿竖直方向支撑待珩磨件2的托板8,连接板3固定安装于珩磨机I上,其一侧面可与珩磨机I上的铝滑体(图中未示出)相连接,其外侧面用于对待珩磨件2的一侧面进行定位,设置时应使得珩磨机I的主轴轴心线垂直于连接板3的外侧面。导轨4的长度延伸方向与主轴的轴心线相平行,支座5在导轨4上可沿导轨4的长度方向进行滑移,这样可方便地移动支座5从而方便地放置待珩磨件2。支座5上开设有螺纹孔,该螺纹孔中螺纹配合地连接有螺杆6,螺杆6上开设有沿轴向延伸的中心通孔,其中上述螺纹孔、中心通孔的中心线均沿竖直方向分布,托板8的形状取决于待珩磨件2的外形,若待珩磨件2的底面为平面,则托板8的上表面可设置为平面;若待珩磨件2呈圆柱形,则托板8可设计成V字型。托板8的底部固定地连接有光杆7,光杆7上套设有能够提供托板8沿竖直方向弹性回复力的弹性件9,该弹性件9可采用弹簧,光杆7的一端部通过螺钉10固定设置在托板8的底部,光杆7的另一端沿轴向滑动地穿设在螺杆6的中心通孔中,弹簧的两端则分别抵触在托板8的底面和螺杆6的上表面上。参见图1、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座5设置有2个,对应地,螺杆6、光杆7分别有两个,这2个光杆7上分别套设有弹簧,其上端部分别固定设置在托板8的底部上,这主要是根据待珩磨件2的尺寸和重量来进行设置的,从而使得夹具能够对待珩磨件2形成稳定的支撑和定位。参见图1、图2所示,首先将该减重浮动夹具安装于珩磨机I上,弹性件9压缩在托板8和螺杆6之间,调整螺杆6与安装座5上螺纹孔的旋合状态,即可调整托板8沿竖直方向的高度。调整前应先根据待珩磨件2的重量,调整螺杆6使得托板8的高度略高于珩磨机I上主轴的轴心线的高度,从而使得待珩磨件2置于托板8上后,待珩磨件2的重量压缩弹性件9使得托板8的高度下降,从而使得待珩磨件2上的待珩磨孔的中心线与主轴的轴心线沿竖直方向的高度趋于一致,待珩磨杆沿轴向穿入待珩磨件2上的待珩磨孔时,在弹性件9的作用下,待珩磨孔的中心线能够始终与珩磨杆的轴心线保持一致,自动地实现找准,珩磨的精度得到大幅的提高,同时,托板8始终对待珩磨件2进行支撑,使得珩磨杆在珩磨加工中始终不受待珩磨件2重力的影响,减小了珩磨杆的变形和移位。该减重浮动夹具结构简单,安装调节方便,具有良好的实用性。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减重浮动夹具,所述夹具安装在珩磨机上,所述珩磨机上主轴的轴心线沿水平方向分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珩磨机上的连接板、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一端上的导轨,所述主轴的轴心线垂直于所述连接板的外侧面,所述导轨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主轴的轴心线相平行,所述夹具还包括支座、用于沿竖直方向支撑待珩磨件的托板,所述支座沿所述导轨的长度方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导轨上,所述支座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中螺纹配合地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上开设有沿轴向延伸的中心通孔,所述螺纹孔、所述中心通孔的中心线均沿竖直方向分布,所述托板的底部固定地连接有光杆,所述光杆上套设有能够提供所述托板沿竖直方向弹性回复力的弹性件,所述光杆的另一端沿轴向滑动地穿设在所述中心通孔中,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触在所述托板的底面、所述螺杆的上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重浮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重浮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杆的上端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托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重浮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有2个,对应地,所述螺杆、所述光杆分别有2个,所述2个光杆的上端部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托板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重浮动夹具,其中通过设置可沿竖直方向浮动的托板对待珩磨件进行浮动的支撑,将待珩磨件置于托板上后,待珩磨件的重量作用在托板上,珩磨机上的珩磨杆穿入待珩磨件的待珩磨孔中后能够自动地找准中心,使得待珩磨孔的中心线始终与珩磨杆的轴心线保持一致,这样大幅地提高了珩磨加工的精度,提高了珩磨加工的合格率。同时,托板始终对待珩磨件进行浮动的支撑,使得珩磨杆在珩磨加工中始终不受待珩磨件重力的影响,减小了珩磨杆的变形和移位。该减重浮动夹具结构简单,安装调节方便,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文档编号B24B41/06GK203031458SQ20122073671
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8日
发明者刘忠, 杨连根 申请人:苏州信能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