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除碳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碳装置,具体说涉及一种铜及铜合金线坯的生产线上所用的除碳装置。
背景技术:
采用SCR连铸连轧生产线生产电力电工行业用铜及铜合金线坯,已成为国内外铜加工行业的主流发展方向。SCR连铸连轧生产线经长时间运行后,铸轮钢带表面会积攒大量碳杂质,使钢带温度以及铜及铜合金结晶温度难于控制,导致铜及铜合金铸坯出现结晶缺陷,从而影响铜及铜合金线坯的质量。而现有SCR连铸连轧生产线需使生产线停止运行才能清理铸轮钢带表面的积碳,导致其工作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除碳装置,其可以在运行过程中清除铸轮钢带表面的积碳,提闻生广效率。为了实现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除碳装置,包括钢刷及驱动气缸,所述钢刷由马达驱动,钢刷及马达一同固定于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上,钢刷铰接有固定杆,固定杆铰接于靠近所述驱动气缸的位置处。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除碳装置,由于钢刷及马达一同固定于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上,因此可实现在生产线运行过程中清除积碳,提高生产效率,并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图1是本实用新型除碳装置的使用状态主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除碳装置的使用状态右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除碳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除碳装置包括钢刷31及驱动气缸32,钢刷31由马达33驱动,钢刷31及马达33 —同固定于驱动气缸32的活塞杆上,钢刷31铰接有固定杆34,固定杆34铰接于靠近驱动气缸32的位置处。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除碳装置设置于靠近连铸连轧生产线中的张紧轮2的位置处,铸轮钢带I绕在张紧轮2上,当驱动气缸32的活塞杆伸出时,钢刷31与铸轮钢带I表面相切,保证能与铸轮钢带I表面充分接触以清除积碳,当无需除碳时,驱动气缸的活塞缩回,钢刷31与铸轮钢带I表面分离。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除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钢刷(31)及驱动气缸(32),所述钢刷(31)由马达(33)驱动,钢刷(31)及马达(33)—同固定于驱动气缸(32)的活塞杆上,钢刷(31)铰接有固定杆(34),固定杆(34)铰接于靠近所述驱动气缸(32)的位置处。
专利摘要一种除碳装置,包括钢刷及驱动气缸,所述钢刷由马达驱动,钢刷及马达一同固定于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上,钢刷铰接有固定杆,固定杆铰接于靠近所述驱动气缸的位置处。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除碳装置,由于钢刷及马达一同固定于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上,因此可实现在生产线运行过程中清除积碳,提高生产效率,并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文档编号B22D11/06GK203061824SQ20132004131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5日
发明者赵大军, 魏鑫, 李明, 李刚, 高鹏, 沈天祥, 谢卉, 李庆华 申请人:中铝昆明铜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