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焙烧炉的加热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4199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焙烧炉的加热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焙烧炉的加热器组件,包括二次风进管、燃气进管、二次风阀及热脏煤气阀,二次风进管包括相互连通的风阀接管及进风主管,二次风阀包括风阀阀体、风阀阀杆、风阀阀板、风阀填料及风阀压盖,热脏煤气阀包括煤气阀阀体、煤气阀阀杆、煤气阀阀瓣、煤气阀填料及煤气阀压盖,通过将传统的分开设置的二次风进管及燃气进管设置为一体式结构,同时优化了二次风阀及热脏煤气阀的结构,从而实现了便于控制燃气及二次风的输送,成本较低,同时实现了燃气的充分燃烧,从而降低了能耗。
【专利说明】一种焙烧炉的加热器组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焙烧炉的加热器组件,属于旧砂再生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铸件生产国家。据统计:每生产It铸件要排放It废砂,并且要加入It新砂,而我国铸造厂的现状是:铸造车间的旧砂排放量占固体废物总排放量首位达70%之多。因此,对旧砂进行再生回用,不仅可以节约宝贵的新砂资源,减少旧砂抛弃引起的环境污染,还可节省成本,减少新砂的购置费和运输费,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因此旧砂再生已成为现代化铸造车间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0003]旧砂再生的方法很多,根据其再生原理可分为以下四大类:干法再生、湿法再生、热法再生及化学法再生。其中焙烧炉是热法再生的主要设备,其结构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再生砂的质量,然而传统结构的焙烧炉的效果并不理想,通常传统的焙烧炉的炉体上设有燃气进管,同时在燃气进口的上方靠近设置二次进风管,这种分开设置的结构设计往往造成燃气的燃烧效果较差,成本较高,同时能耗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焙烧炉的加热器组件,其便于控制燃气及二次风的输送,成本较低,同时可实现燃气的充分燃烧,从而降低能耗。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焙烧炉的加热器组件,包括二次风进管、燃气进管、二次风阀及热脏煤气阀,所述二次风进管包括相互连通的风阀接管及进风主管,所述进风主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烧嘴,所述进风主管的另一端设有连接法兰甲,所述烧嘴与所述连接法兰甲之间固定设有内管;所述烧嘴具有燃气喷口及空气喷口,所述内管的一端与所述燃气喷口相连通,所述内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燃气进管相连通;所述风阀接管与所述空气喷口相连通;所述风阀接管与所述二次风阀相连,所述燃气进管与所述热脏煤气阀相连。
[0007]所述二次风阀包括风阀阀体、风阀阀杆、风阀阀板、风阀填料及风阀压盖,所述风阀压盖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刻度盘,所述刻度盘固定贴合于所述风阀阀体;所述风阀阀杆贯穿并延伸出所述刻度盘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连接件,所述转动连接件具有手柄连接部及与所述刻度盘相适应的指针部;所述手柄连接部螺纹连接有倾斜于所述风阀阀杆设置的手柄,所述手柄的螺纹端贯穿所述手柄连接部并凸伸有圆锥滑动部,所述风阀阀体上设有与所述圆锥滑动部相配合的轨道槽。
[0008]所述热脏煤气阀包括煤气阀阀体、煤气阀阀杆、煤气阀阀瓣、煤气阀填料及煤气阀压盖,所述煤气阀阀体上固设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设有可转动的定位套,所述定位套与所述煤气阀阀杆固定连接,所述煤气阀阀杆延伸出所述定位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轮,所述手轮贴合于所述定位套。[0009]进一步地,所述燃气进管包括互相连通的燃气支管及燃气接管,所述燃气支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法兰乙,所述连接法兰甲与所述连接法兰乙密封连接,所述燃气接管的其中一端设有闷盖,所述燃气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热脏煤气阀相连。
[0010]进一步地,所述风阀阀杆与所述风阀阀体可旋转连接,所述风阀阀板与所述风阀阀体配合设置并与所述风阀阀杆固定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风阀填料设置在所述风阀阀杆及所述风阀阀体之间,并被所述风阀压盖密封固定。
[0012]进一步地,所述风阀填料为石棉绳。
[0013]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板包括四分之一圆弧状的支撑板及与所述支撑板垂直固定连接的四分之一圆状的刻度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煤气阀阀体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套活动安装在所述刻度板上。
[0014]进一步地,所述煤气阀阀杆与所述煤气阀阀体可旋转连接,所述煤气阀阀瓣与所述煤气阀阀体配合设置并与所述煤气阀阀杆固定连接。
[0015]进一步地,所述煤气阀填料设置在所述煤气阀阀杆及所述煤气阀阀体之间,并被所述煤气阀压盖密封固定。
[0016]进一步地,所述煤气阀填料为石棉绳。
[0017]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焙烧炉的加热器组件,包括二次风进管、燃气进管、二次风阀及热脏煤气阀,通过将传统的分开设置的二次风进管及燃气进管设置为一体式结构,同时优化了二次风阀及热脏煤气阀的结构,从而实现了便于控制燃气及二次风的输送,成本较低,同时实现了燃气的充分燃烧,从而降低了能耗。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焙烧炉的加热器组件一具体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中未安装二次风阀及热脏煤气阀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图1中二次风阀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图3的俯视图;
[0022]图5为图1中热脏煤气阀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图5中定位板的主视图;
[0024]图7为图6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6]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焙烧炉的加热器组件,包括二次风进管10、燃气进管20、二次风阀30及热脏煤气阀40,二次风进管10包括相互连通的风阀接管11及进风主管12,进风主管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烧嘴13,进风主管12的另一端设有连接法兰甲14,烧嘴13与连接法兰甲14之间固定设有内管15 ;烧嘴13具有燃气喷口 131及空气喷口 132,内管15的一端与燃气喷口 131相连通,内管15的另一端与燃气进管20相连通;风阀接管11与空气喷口 132相连通;风阀接管11与二次风阀30相连,燃气进管20与热脏煤气阀40相连。[0027]结合图3及图4所示,二次风阀30包括风阀阀体31、风阀阀杆32、风阀阀板33、风阀填料34及风阀压盖35,风阀压盖3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刻度盘36,刻度盘36固定贴合于风阀阀体31 ;风阀阀杆32贯穿并延伸出刻度盘3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连接件37,转动连接件37具有手柄连接部371及与刻度盘36相适应的指针部372 ;手柄连接部371螺纹连接有倾斜于风阀阀杆32设置的手柄38,手柄38的螺纹端381贯穿手柄连接部371并凸伸有圆锥滑动部382,风阀阀体31上设有与圆锥滑动部382相配合的轨道槽311。
[0028]结合图5至图7所示,热脏煤气阀40包括煤气阀阀体41、煤气阀阀杆42、煤气阀阀瓣43、煤气阀填料44及煤气阀压盖45,煤气阀阀体41上固设有定位板46,定位板46上设有可转动的定位套47,定位套47与煤气阀阀杆42固定连接,煤气阀阀杆42延伸出定位套4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轮48,手轮48贴合于定位套47。定位板46包括四分之一圆弧状的支撑板461及与支撑板461垂直固定连接的四分之一圆状的刻度板462 ;支撑板461与煤气阀阀体41固定连接,定位套47活动安装在刻度板462上。
[0029]重新结合图1及图2所示,燃气进管20包括互相连通的燃气支管21及燃气接管22,燃气支管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法兰乙23,连接法兰甲14与连接法兰乙23密封连接,燃气接管21的其中一端设有闷盖24,燃气接管22的另一端与热脏煤气阀40相连。
[0030]风阀阀杆32与风阀阀体31可旋转连接,风阀阀板33与风阀阀体31配合设置并与风阀阀杆32固定连接。风阀填料34设置在风阀阀杆32及风阀阀体31之间,并被风阀压盖35密封固定。风阀填料34为石棉绳。
[0031 ] 重新结合图5所示,煤气阀阀杆42与煤气阀阀体41可旋转连接,煤气阀阀瓣43与煤气阀阀体41配合设置并与煤气阀阀杆42固定连接。煤气阀填料44设置在煤气阀阀杆42及煤气阀阀体41之间,并被煤气阀压盖45密封固定。煤气阀填料44为石棉绳。
[0032]以上所述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焙烧炉的加热器组件,包括二次风进管、燃气进管、二次风阀及热脏煤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风进管包括相互连通的风阀接管及进风主管,所述进风主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烧嘴,所述进风主管的另一端设有连接法兰甲,所述烧嘴与所述连接法兰甲之间固定设有内管;所述烧嘴具有燃气喷口及空气喷口,所述内管的一端与所述燃气喷口相连通,所述内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燃气进管相连通;所述风阀接管与所述空气喷口相连通;所述风阀接管与所述二次风阀相连,所述燃气进管与所述热脏煤气阀相连; 所述二次风阀包括风阀阀体、风阀阀杆、风阀阀板、风阀填料及风阀压盖,所述风阀压盖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刻度盘,所述刻度盘固定贴合于所述风阀阀体;所述风阀阀杆贯穿并延伸出所述刻度盘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连接件,所述转动连接件具有手柄连接部及与所述刻度盘相适应的指针部;所述手柄连接部螺纹连接有倾斜于所述风阀阀杆设置的手柄,所述手柄的螺纹端贯穿所述手柄连接部并凸伸有圆锥滑动部,所述风阀阀体上设有与所述圆锥滑动部相配合的轨道槽; 所述热脏煤气阀包括煤气阀阀体、煤气阀阀杆、煤气阀阀瓣、煤气阀填料及煤气阀压盖,所述煤气阀阀体上固设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设有可转动的定位套,所述定位套与所述煤气阀阀杆固定连接,所述煤气阀阀杆延伸出所述定位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轮,所述手轮贴合于所述定位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焙烧炉的加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进管包括互相连通的燃气支管及燃气接管,所述燃气支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法兰乙,所述连接法兰甲与所述连接法兰乙密封连接,所述燃气接管的其中一端设有闷盖,所述燃气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热脏煤气阀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焙烧炉的加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阀阀杆与所述风阀阀体可旋转连接,所述风阀阀板与所述风阀阀体配合设置并与所述风阀阀杆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焙烧炉的加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阀填料设置在所述风阀阀杆及所述风阀阀体之间,并被所述风阀压盖密封固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焙烧炉的加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阀填料为石棉绳。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焙烧炉的加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包括四分之一圆弧状的支撑板及与所述支撑板垂直固定连接的四分之一圆状的刻度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煤气阀阀体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套活动安装在所述刻度板上。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焙烧炉的加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煤气阀阀杆与所述煤气阀阀体可旋转连接,所述煤气阀阀瓣与所述煤气阀阀体配合设置并与所述煤气阀阀杆固定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焙烧炉的加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煤气阀填料设置在所述煤气阀阀杆及所述煤气阀阀体之间,并被所述煤气阀压盖密封固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焙烧炉的加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煤气阀填料为石棉绳。
【文档编号】B22C5/00GK203571717SQ201320656028
【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24日
【发明者】杨福康 申请人:无锡市康晖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