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磨机吸尘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打磨机吸尘结构,其旋动吸尘控制开关体,使柱身部所设导气孔相对于气体流向控制座的穿制导孔中所设前、后开口,呈相对导通开启的排气状态或未导通封闭的吸尘状态,进行余气的排气或吸尘动作,仅需转动吸尘控制开关体,无需重新组装本体外的附属零组件,即可控制排气或吸尘状态进行功能的转换。本实用新型的打磨机吸尘结构,可以减少构件的数量及复杂度并降低生产成本,以达到使用便利性佳及制造成本低的功效。
【专利说明】打磨机吸尘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打磨机吸尘结构,尤指一种应用于气动工具的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现有的气动打磨机,其具有一打磨机本体,该打磨机本体的导气机构设有一进气口、一排气口及一吸尘口,当吸尘口封闭时为非吸尘状态,则无法将打磨产生的粉尘予以吸取,而当排气口开启时为吸尘状态,则可将打磨产生的粉尘予以吸取,但其具有下列问题存在:
[0003]1.使用便利性差:其非吸尘与吸尘状态变换使用时,需重新组装本体外的附属零组件,提升其使用的复杂度,且造成使用者操作的不便利,故其使用便利性差。
[0004]2.制造成本高:其非吸尘与吸尘状态变换使用时,需重新组装本体外的附属零组件,提升产品生产所需成本,故其制造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有鉴于现有的气动打磨机的使用便利性差及制造成本高的问题,而完成本实用新型的打磨机吸尘结构。
[0006]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打磨机吸尘结构,其具有一驱动主体,该驱动主体设有一驱动座,而驱动座下方连接一研磨片,且驱动座后侧设有一进气导管座、一排气导管座及吸尘管座,该进气导管座内设有一进气流道,而排气导管座内设有一排气流道,该进气流道与排气导管座分别与驱动座导通,且吸尘管座设有一吸尘流道,该吸尘流道一端与排气流道导通,而吸尘流道另一端设有一导出口,该导出口的端口下侧与研磨片外的壳罩内空间导通设有一吸入口,且排气导管座侧边设有一气体流向控制座,该气体流向控制座侧向设有一穿制导孔,该穿制导孔贯穿排气流道并导通形成一前开口及一后开口,且该气体流向控制座结合设有一吸尘控制开关体,该吸尘控制开关体设有一旋钮部及一柱身部,而柱身部近旋钮部连接处环设有一第一环槽及一第二环槽,该第一环槽上套设有一止泄环,而第二环槽后侧贯穿设有一导气孔,其柱身部容设于气体流向控制座所设穿制导孔中,而柱身部所设导气孔相对于气体流向控制座的穿制导孔中所设前、后开口,且第一环槽所设止泄环抵制于气体流向控制座所设穿制导孔开口,使吸尘控制开关体相对于气体流向控制座呈密封可旋动结合。
[0007]优选地,驱动主体的气体流向控制座的穿制导孔旁设有一限位弧槽,而吸尘控制开关体的旋钮部与柱身部连接处边缘设有一容置孔,该容置孔内容置固设有一定位销,其旋钮部的容置孔所设定位销限位穿制于气体流向控制座所设限位弧槽。
[0008]优选地,驱动主体的气体流向控制座上方设有一固定穿孔,该固定穿孔贯穿穿制导孔的侧壁形成一剖沟,而该固定穿孔内穿制设有一固定销,吸尘控制开关体的柱身部容设于气体流向控制座所设穿制导孔中,而固定穿孔的固定销穿过穿制导孔的侧壁所设剖沟,并卡制于吸尘控制开关体的柱身部所设第二环槽。[0009]优选地,吸尘管座的开口结合一吸尘管。
[0010]优选地,吸尘管座的开口结合一吸尘盖。
[0011]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打磨机吸尘结构,包括一驱动主体,该驱动主体设有一驱动座,而驱动座下方连接一研磨片,且驱动座后侧设有一进气导管座、一排气导管座及吸尘管座,该进气导管座内设有一进气流道,而排气导管座内设有一排气流道,该进气流道与排气导管座分别与驱动座导通,且吸尘管座设有一吸尘流道,该吸尘流道一端与排气流道导通,而吸尘流道另端设有一导出口,该导出口的端口下侧与研磨片外的壳罩内空间导通设有一吸入口,且排气导管座侧边设有一气体流向控制座,该气体流向控制座侧向设有一穿制导孔,该穿制导孔贯穿排气流道导通形成一前开口及一后开口,以及
[0012]一吸尘控制开关体,该吸尘控制开关体设有一旋钮部及一柱身部,而柱身部近旋钮部连接处环设有一第一环槽及一第二环槽,该第一环槽上套设有一止泄环,而第二环槽后侧贯穿设有一导气孔,其柱身部是容设于气体流向控制座所设穿制导孔中,而柱身部所设导气孔是相对于气体流向控制座的穿制导孔中所设前、后开口,且第一环槽所设止泄环抵制于气体流向控制座所设穿制导孔开口,使吸尘控制开关体相对于气体流向控制座呈密封可旋动结合。
[0013]优选地,驱动主体的气体流向控制座的穿制导孔旁设有一限位弧槽,而吸尘控制开关体的旋钮部与柱身部连接处边缘设有一容置孔,该容置孔内容置固设有一定位销,其旋钮部的容置孔所设定位销限位穿制于气体流向控制座所设限位弧槽。
[0014]优选地,驱动主体的气体流向控制座上方设有一固定穿孔,该固定穿孔贯穿穿制导孔的侧壁形成一剖沟,而该固定穿孔内穿制设有一固定销,吸尘控制开关体的柱身部容设于气体流向控制座所设穿制导孔中,而固定穿孔的固定销穿过穿制导孔的侧壁所设剖沟,并卡制于吸尘控制开关体的柱身部所设第二环槽。
[0015]优选地,吸尘管座的开口结合一吸尘管。
[0016]优选地,吸尘管座的开口结合一吸尘盖。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旋动吸尘控制开关体,使柱身部所设导气孔相对于气体流向控制座的穿制导孔中所设前、后开口,呈相对导通开启的排气状态或未导通封闭的吸尘状态,进行余气的排气或吸尘动作,仅需转动吸尘控制开关体,无需重新组装本体外的附属零组件,即可控制排气或吸尘状态进行功能的转换,减少构件的数量及复杂度并降低生产成本,以达到使用便利性佳及制造成本低的功效。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局部分解状态示意图。
[0019]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局部分解状态示意图。
[0020]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面状态示意图。
[0021]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排气状态吸尘管座结合吸尘盖状态示意图。
[0022]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吸尘状态示意图。
[0023]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吸尘或集尘状态结合吸尘管状态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
[0025]10驱动主体[0026]11驱动座
[0027]110控制压钮
[0028]111 上盖
[0029]12研磨片
[0030]13进气导管座
[0031]130进气流道
[0032]14排气导管座
[0033]140排气流道
[0034]15吸尘管座
[0035]150吸尘流道
[0036]150A 导出口
[0037]150B 吸入口
[0038]151吸尘管
[0039]152吸尘盖
[0040]16气体流向控制座
[0041]160穿制导孔
[0042]160A 前开口
[0043]160B 后开口
[0044]161限位弧槽
[0045]162固定穿孔
[0046]162A 固定销
[0047]163 剖沟
[0048]20吸尘控制开关体
[0049]21旋钮部
[0050]210容置孔
[0051]211定位销
[0052]22柱身部
[0053]220 第一环槽
[0054]220A 止泄环
[0055]221 第二环槽
[0056]222导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57]为使贵审查员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其它目的,现以较佳实施例及附图详细说明如下,只是本附图所说明的实施例为供说明之用,并非为专利申请的唯一限制。
[0058]请配合参阅图1至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打磨机吸尘结构的立体局部分解状态、另一角度的立体局部分解状态及局部剖面状态示意图,其包括:
[0059]一驱动主体10,该驱动主体10设有一驱动座11,而驱动座11上方设有一控制压钮110,该控制压钮110外侧盖设有一上盖111,且驱动座11下方连接一研磨片12,而驱动座11后侧设有一进气导管座13、一排气导管座14及吸尘管座15,该进气导管座13内设有一进气流道130,而排气导管座14内设有一排气流道140,该进气流道130与排气导管座14分别与驱动座11导通,且吸尘管座15设有一吸尘流道150,该吸尘流道150 —端与排气流道140导通,而吸尘流道150另一端设有一导出口 150A,该导出口 150A的端口下侧与研磨片12外的壳罩内空间导通并设有一吸入口 150B,而吸尘管座15的开口可依吸尘或单纯排气状态结合一吸尘管151或吸尘盖152,且排气导管座14侧边设有一气体流向控制座16,该气体流向控制座16侧向设有一穿制导孔160,该穿制导孔160贯穿排气流道140并导通形成一前开口 160A及一后开口 160B,而穿制导孔160旁设有一限位弧槽161,且气体流向控制座16上方设有一固定穿孔162,该固定穿孔162贯穿穿制导孔160的侧壁形成一剖沟163,而固定穿孔162内穿制设有一固定销162A ;以及
[0060]一吸尘控制开关体20,该吸尘控制开关体20设有一旋钮部21及一柱身部22,该旋钮部21与柱身部22连接处边缘设有一容置孔210,而容置孔210内容置固设有一定位销211,且柱身部22近旋钮部21连接处环设有一第一环槽220及一第二环槽221,该第一环槽220上套设有一止泄环220A,而第二环槽221后侧贯穿设有一导气孔222,其柱身部22容设于气体流向控制座16所设穿制导孔160中,而柱身部22所设导气孔222相对于气体流向控制座16的穿制导孔160中所设前、后开口 160A、160B,而气体流向控制座16上方所设固定穿孔162的固定销162A,穿过穿制导孔160的侧壁所设剖沟163,卡制于吸尘控制开关体20的柱身部22所设第二环槽221,且第一环槽220所设止泄环220A抵制于气体流向控制座16所设穿制导孔160开口,使吸尘控制开关体20相对于气体流向控制座16呈密封可旋动结合,且旋钮部21的容置孔210所设定位销211,限位穿制于气体流向控制座16所设限位弧槽161。
[0061]通过上述结构的配合,以完成本实用新型的打磨机吸尘结构。
[0062]请配合参阅图1至图6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打磨机吸尘结构的立体局部分解状态、另一角度的立体局部分解状态、局部剖面状态、排气状态吸尘管座结合吸尘盖状态及吸尘或集尘状态结合吸尘管状态示意图,其吸尘控制开关体20的柱身部22容设于气体流向控制座16所设穿制导孔160中,而柱身部22所设导气孔222相对于气体流向控制座16的穿制导孔160中所设前、后开口 160AU60B,而气体流向控制座16上方所设固定穿孔162的固定销162A,穿过穿制导孔160的侧壁所设剖沟163,卡制于吸尘控制开关体20的柱身部22所设第二环槽221,且第一环槽220所设止泄环220A抵制于气体流向控制座16所设穿制导孔160开口,使吸尘控制开关体20相对于气体流向控制座16呈密封可旋动结合,且旋钮部21的容置孔210所设定位销211,限位穿制于气体流向控制座16所设限位弧槽161,通过旋动吸尘控制开关体20,该旋钮部21的容置孔210所设定位销211,在气体流向控制座16所设限位弧槽161内限位转动,使柱身部22所设导气孔222相对于气体流向控制座16的穿制导孔160中所设前、后开口 160A、160B,呈相对导通开启的排气状态,此时进气的气流经进气导管座13的进气流道130导入驱动座11,提供驱动座11驱动的动力,并将提供动力后的其余的气体导入排气导管座14的排气流道140,进行余气的排气动作,此时因吸尘管座15无作动故可盖设一吸尘盖152,而当旋动吸尘控制开关体20,使柱身部22相对于气体流向控制座16的穿制导孔160中所设前、后开口 160AU60B,呈未导通封闭的吸尘状态,此时进气的气流受吸尘控制开关体20的柱身部止挡,使气流导入吸尘管座15的吸尘流道150,并将余气导至吸尘流道150所设导出口 150A,而导出口 150A的端口下侧与研磨片12外的壳罩内空间导通的吸入口 150B,因导出口 150A导出的气流产生负压吸力,将驱动座11下方研磨片12作动产生的粉尘由吸入口 150B吸入,并导入至导出口 150A,该吸尘流道150可配合吸尘状态套设一吸尘管151,且该吸尘管151可连接一吸尘器(图中未示)进行中央集尘,仅需转动吸尘控制开关体20,无需重新组装本体外的附属零组件,即可控制排气或吸尘状态进行功能的转换,减少构件的数量及复杂度并降低生产成本,以达到使用便利性佳及制造成本低的功效。
[0063]现将本实用新型的优点论述如下:
[0064]1.使用便利性佳:旋动吸尘控制开关体,使柱身部所设导气孔相对于气体流向控制座的穿制导孔中所设前、后开口,呈相对导通开启的排气状态或未导通封闭的吸尘状态,进行余气的排气或吸尘动作,仅需转动吸尘控制开关体,无需重新组装本体外的附属零组件,即可控制排气或吸尘状态进行功能的转换,故其使用便利性佳。
[0065]2.降低生产成本:仅需转动吸尘控制开关体,无需重新组装本体外的附属零组件,即可控制排气或吸尘状态进行功能的转换,减少构件的数量及复杂度并降低生产成本,故其降低生产成本。
[006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确实可达到上述诸项功能及目的,故本实用新型应符合专利申请要求,于是依法提出申请。
【权利要求】
1.一种打磨机吸尘结构,其具有一驱动主体,该驱动主体设有一驱动座,而驱动座下方连接一研磨片,且驱动座后侧设有一进气导管座、一排气导管座及吸尘管座,该进气导管座内设有一进气流道,而排气导管座内设有一排气流道,该进气流道与排气导管座分别与驱动座导通,且吸尘管座设有一吸尘流道,其特征在于:吸尘流道一端与排气流道导通,而吸尘流道另一端设有一导出口,该导出口的端口下侧与研磨片外的壳罩内空间导通设有一吸入口,且排气导管座侧边设有一气体流向控制座,该气体流向控制座侧向设有一穿制导孔,该穿制导孔贯穿排气流道导通形成一前开口及一后开口,且该气体流向控制座结合设有一吸尘控制开关体,该吸尘控制开关体设有一旋钮部及一柱身部,而柱身部近旋钮部连接处环设有一第一环槽及一第二环槽,该第一环槽上套设有一止泄环,而第二环槽后侧贯穿设有一导气孔,其柱身部容设于气体流向控制座所设穿制导孔中,而柱身部所设导气孔相对于气体流向控制座的穿制导孔中所设前、后开口,且第一环槽所设止泄环抵制于气体流向控制座所设穿制导孔开口 ,使吸尘控制开关体相对于气体流向控制座呈密封可旋动结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磨机吸尘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驱动主体的气体流向控制座的穿制导孔旁设有一限位弧槽,而吸尘控制开关体的旋钮部与柱身部连接处边缘设有一容置孔,该容置孔内容置固设有一定位销,其旋钮部的容置孔所设定位销限位穿制于气体流向控制座所设限位弧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磨机吸尘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驱动主体的气体流向控制座上方设有一固定穿孔,该固定穿孔贯穿穿制导孔的侧壁形成一剖沟,而该固定穿孔内穿制设有一固定销,吸尘控制开关体的柱身部容设于气体流向控制座所设穿制导孔中,而固定穿孔的固定销穿过穿制导孔的侧壁所设剖沟,并卡制于吸尘控制开关体的柱身部所设第二环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磨机吸尘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吸尘管座的开口结合一吸尘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磨机吸尘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吸尘管座的开口结合一吸尘盖。
6.一种打磨机吸尘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驱动主体,该驱动主体设有一驱动座,而驱动座下方连接一研磨片,且驱动座后侧设有一进气导管座、一排气导管座及吸尘管座,该进气导管座内设有一进气流道,而排气导管座内设有一排气流道,该进气流道与排气导管座分别与驱动座导通,且吸尘管座设有一吸尘流道,该吸尘流道一端与排气流道导通,而吸尘流道另端设有一导出口,该导出口的端口下侧与研磨片外的壳罩内空间导通设有一吸入口,且排气导管座侧边设有一气体流向控制座,该气体流向控制座侧向设有一穿制导孔,该穿制导孔贯穿排气流道导通形成一前开口及一后开口,以及 一吸尘控制开关体,该吸尘控制开关体设有一旋钮部及一柱身部,而柱身部近旋钮部连接处环设有一第一环槽及一第二环槽,该第一环槽上套设有一止泄环,而第二环槽后侧贯穿设有一导气孔,其柱身部容设于气体流向控制座所设穿制导孔中,而柱身部所设导气孔相对于气体流向控制座的穿制导孔中所设前、后开口,且第一环槽所设止泄环抵制于气体流向控制座所设穿制导孔开口,使吸尘控制开关体相对于气体流向控制座呈密封可旋动结合 ?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打磨机吸尘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驱动主体的气体流向控制座的穿制导孔旁设有一限位弧槽,而吸尘控制开关体的旋钮部与柱身部连接处边缘设有一容置孔,该容置孔内容置固设有一定位销,其旋钮部的容置孔所设定位销限位穿制于气体流向控制座所设限位弧槽。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打磨机吸尘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驱动主体的气体流向控制座上方设有一固定穿孔,该固定穿孔贯穿穿制导孔的侧壁形成一剖沟,而该固定穿孔内穿制设有一固定销,吸尘控制开关体的柱身部容设于气体流向控制座所设穿制导孔中,而固定穿孔的固定销穿过穿制导孔的侧壁所设剖沟,并卡制于吸尘控制开关体的柱身部所设第二环槽。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打磨机吸尘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吸尘管座的开口结合一吸尘管。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打磨机吸尘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吸尘管座的开口结合一吸尘至
【文档编号】B24B55/06GK203542374SQ201320689871
【公开日】2014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4日
【发明者】王世铭 申请人:王世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