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高速内圆磨床的水箱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6087阅读:565来源:国知局
用于高速内圆磨床的水箱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用于高速内圆磨床的水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上端敞口,水箱的内部空间通过隔板分割为第一储水室、第二储水室、第三储水室和第四储水室,所述第一储水室位于水箱一边,第二储水室位于水箱中间,第三储水室和第四储水室位于水箱另一边,其中第三储水室靠外,第四储水室靠外;所述第一储水室、第四储水室的外端均向外凸出悬空,第二储水室的外端侧面板上设有放水口,第二储水室直接与磨床的放水管下端连接;所述第二储水室与第四储水室之间的隔板内端设有溢流口,第三储水室与第四储水室之间的隔板上设有溢流口。本发明结构设计巧妙合理,可方便地收集内圆磨床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并且废液清理方便,能够大大提高加工效率。
【专利说明】用于高速内圆磨床的水箱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高速内圆磨床的水箱结构,属于机械加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内圆磨床主要用于磨削圆柱形、圆锥形或其他形状素线展成的内孔表面及其端面。现有的内圆磨床主要是由床身、设置在床身上的头架装置和磨削装置组成。头架装置用于头架用于安装及夹持工件并带动工件旋转,磨削装置上设有砂轮,砂轮用于对工件进行打磨操作。
[0003]现在的一些企业上常用的内圆磨床的自动化程度不高,磨削尺寸通常是靠工人测量来加以控制的。仅适用于单件和小批生产中。为了满足成批、大量生产的需要,也有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半自动和全自动内圆磨床。但现有的磨床都存在工件内圆角度不可调节或调节范围很小的缺点,对于工件内圆角度加工要求较大的场合就需要多次装夹,而多次装夹又会影响到磨削精度。而且现有的内圆磨床还存在加工速度不够高的问题,这也对磨削效率和磨削精度有不利影响。另外,现有内圆磨床的排水机构设计不合理,水箱清理不方便,需要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高速内圆磨床的水箱结构,其结构设计巧妙合理,可方便地收集内圆磨床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并且废液清理方便,能够大大提高加工效率。
[0005]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用于高速内圆磨床的水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上端敞口,水箱的内部空间通过隔板分割为第一储水室、第二储水室、第三储水室和第四储水室,所述第一储水室位于水箱一边,第二储水室位于水箱中间,第三储水室和第四储水室位于水箱另一边,其中第三储水室靠外,第四储水室靠外;所述第一储水室、第四储水室的外端均向外凸出悬空,第二储水室的外端侧面板上设有放水口,第二储水室直接与磨床的放水管下端连接;所述第二储水室与第四储水室之间的隔板内端设有溢流口,第三储水室与第四储水室之间的隔板上设有溢流口。
[0006]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结构设计巧妙合理,可方便地收集内圆磨床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并且废液清理方便,能够大大提高加工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09]如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水箱I上端敞口,水箱I的内部空间通过隔板分割为第一储水室la、第二储水室lb、第三储水室Ic和第四储水室ld,所述第一储水室Ia位于水箱I一边,第二储水室Ib位于水箱I中间,第三储水室Ic和第四储水室Id位于水箱I另一边,其中第三储水室Ic靠外,第四储水室Id靠外;所述第一储水室la、第四储水室Id的外端均向外凸出悬空,第二储水室Ib的外端侧面板上设有放水口 le,第二储水室直接与磨床的放水管下端连接Ib ;所述第二储水室Ib与第四储水室Id之间的隔板内端设有溢流口,第三储水室Ic与第四储水室Id之间的隔板上设有溢流口。
[0010]具体使用时,平时的清理只需从第一储水室Ia和第四储水室Id的凸出悬空位置进行清理,无需拆卸;当使用较长时间后,可以拆开水箱I与床身的连接件,将水箱I抽出,清理方便,省时省力。
【权利要求】
1.用于高速内圆磨床的水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上端敞口,水箱(1)的内部空间通过隔板分割为第一储水室(la)、第二储水室(lb)、第三储水室(lc)和第四储水室(ld),所述第一储水室(la)位于水箱(1) 一边,第二储水室(lb)位于水箱(1)中间,第三储水室(lc)和第四储水室(Id)位于水箱(1)另一边,其中第三储水室(lc)靠外,第四储水室(Id)靠外;所述第一储水室(la)、第四储水室(Id)的外端均向外凸出悬空,第二储水室(lb)的外端侧面板上设有放水口(le),第二储水室直接与磨床的放水管下端连接(lb);所述第二储水室(lb)与第四储水室(Id)之间的隔板内端设有溢流口,第三储水室(lc)与第四储水室(Id)之间的隔板上设有溢流口。
【文档编号】B24B55/00GK104476411SQ201410799820
【公开日】2015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19日
【发明者】吕国栋, 包为能 申请人:无锡大龙马数控机床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