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磨床的头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85548阅读:1306来源:国知局
一种磨床的头架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磨床的头架结构。



背景技术:

磨床的加工动作即为研磨,研磨工作在机械加工中居于首要地位,切削刀具的磨锐及机械零件的精确制造皆有赖于研磨工作,研磨工作也是精密加工的一部份。磨床的作用是进行高度精密和粗糙面相当小的磨削,磨床头架的结构对于磨削精度及表面光洁度来说至关重要。

现有技术中,如专利号为201220224037.9,申请日为2012.05.18《一种外圆磨床数控三轴联动头架结构》,该实用新型适合大规模的异形冲头加工生产,且成本低廉,应用范围也较为广泛。但是该实用新型结构复杂,磨削精度较低,表面光洁度也欠佳,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磨削精度及表面光洁度高的磨床的头架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磨床的头架结构,包括头架箱体、导向键、支座轴、调节螺杆、第一定位套、主轴组件和电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架箱体的内部设置有主轴组件,所述主轴组件包括大皮带轮、第二定位套、压盖、卡簧、主轴、顶尖、调整套、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主轴上嵌套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之间设置有第二定位套,所述第一轴承的前端设置有调整套,所述调整套的前端设置有卡簧;所述主轴的前端中心处嵌入有顶尖;所述电机组件设置在头架箱体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组件包括电机底板、皮带、转轴、支架、第三轴承、压盖、小皮带轮和主轴电机,所述电机底板设置在头架箱体的上方,所述主轴电机固定在电机底板上,所述主轴电机的输出轴上嵌套有小皮带轮,所述小皮带轮的前端嵌入有第三轴承,所述第三轴承中嵌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侧嵌套有支架。

进一步地,所述压盖设置在主轴电机的输出轴的前端。

进一步地,所述支座轴的上端插入在电机底板中,下端固定在头架箱体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螺杆从头架箱体的侧面插入,并与支座轴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套嵌套在调节螺杆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键嵌入在头架箱体与电机底板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磨削高精度、高表面质量轧辊的工件移动式轧辊磨床。其结构简单、磨削的工件精度及表面光洁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以小皮带轮竖直中心面为基准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磨床的头架结构,包括头架箱体13、导向键17、支座轴19、调节螺杆20、第一定位套21、主轴组件和电机组件;头架箱体13的内部设置有主轴组件,主轴组件包括大皮带轮12、第二定位套11、压盖10、卡簧9、主轴7、顶尖8、调整套6、第一轴承5和第二轴承22;主轴7上嵌套有第一轴承5和第二轴承22,第一轴承5与第二轴承22之间设置有第二定位套11,第一轴承5的前端设置有调整套6,调整套6的前端设置有卡簧9;主轴7的前端中心处嵌入有顶尖8;电机组件设置在头架箱体13的上方,电机组件包括电机底板4、皮带3、转轴2、支架1、第三轴承14、压盖15、小皮带轮16和主轴电机18,电机底板4设置在头架箱体13的上方,主轴电机18固定在电机底板4上,主轴电机18的输出轴181上嵌套有小皮带轮16,小皮带轮16的前端嵌入有第三轴承14,第三轴承14中嵌入有转轴2,转轴2的外侧嵌套有支架1;主轴电机18的输出轴181的前端设置有压盖15;支座轴19的上端插入在电机底板4中,下端固定在头架箱体13上方,调节螺杆20从头架箱体13的侧面插入,并与支座轴19相连;调节螺杆20的外侧嵌套有第一定位套21;导向键17嵌入在头架箱体13与电机底板4之间。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同等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与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