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铸模具的内抽芯喷涂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8869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铸模具的内抽芯喷涂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铸模具的内抽芯喷涂机构,包括模框、设置在模框中心的模芯、以及设置在模芯上的斜滑块,所述模芯上设有一内凹的型腔,在型腔内设有若干相互连接的喷管,所述喷管相接后具有至少两个进口端和一个出口端,所述喷管的两进口端分别连接在模芯的两相对侧壁上,在模框的两相对边框上各设有一横向贯通的助喷孔,所述助喷孔的内侧端与喷管的进口端相连通,外侧端通过胶管与喷雾机出水管连接。喷涂时,喷雾机内的脱模剂经由助喷孔进入喷管,再从喷管的出口端喷出,以此在模具内部完成喷涂工作,喷涂更为全面彻底,抽芯时不容易拉伤产品孔位,有利于减少废品的产生,节约生产成本。
【专利说明】一种压铸模具的内抽芯喷涂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压铸模具的内抽芯喷涂机构。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汽车中的许多关键部件已逐渐转向压铸生产,同时,也对压铸模具的综合力学性能、寿命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0003]抽芯机构是模具的重要组成机构,当产品在非开模方向有插穿或者凸台、沉孔等成型时,都是通过抽芯来完成,产品脱模后,开启喷雾机对模具进行喷涂,由于现有压铸模具的抽芯孔处为盲孔,喷涂时抽芯机构无法完全喷涂到位,抽芯时产品孔位容易拉伤,造成加工黑皮,废品数增多。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压铸模具的内抽芯喷涂机构,在产品脱模后可对模具的抽芯机构进行全面喷涂,减少废品的产生,节约生产成本。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压铸模具的内抽芯喷涂机构,一种压铸模具的抽芯喷涂机构,包括模框、设置在模框中心的模芯、以及设置在模芯上的斜滑块,所述模芯上设有一内凹的型腔,在型腔内设有若干相互连接的喷管,所述喷管相接后具有至少两个进口端和一个出口端,所述喷管的两进口端分别连接在模芯的两相对侧壁上,在模框的两相对边框上各设有一横向贯通的助喷孔,所述助喷孔的内侧端与喷管的进口端相连通,外侧端通过胶管与喷雾机出水管连接。
[0006]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模框的两侧设置与模芯内喷管相通的助喷孔,喷涂时,喷雾机内的脱模剂经由助喷孔进入喷管,再从喷管的出口端喷出,以此在模具内部完成喷涂工作,喷涂更为全面彻底,抽芯时不容易拉伤产品孔位,有利于减少废品的产生,节约生产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8]图中:1 一模框;11 一助喷孔;2 —模芯;21 —型腔;3 —斜滑块;4 一喷管;41 一进
口端;42 —出口端。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0010]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压铸模具的内抽芯喷涂机构,包括模框1、设置在模框I中心的模芯2、以及设置在模芯2上的斜滑块3,所述模芯2上设有一内凹的型腔21,在型腔21内设有若干相互连接的喷管4,所述喷管4相接后具有至少两个进口端41和一个出口端42,所述喷管4的两进口端41分别连接在模芯2的两相对侧壁上,在模框I的两相对边框上各设有一横向贯通的助喷孔11,所述助喷孔11的内侧端与喷管4的进口端41相连通,外侧端通过胶管与喷雾机出水管(图未示)连接。
[0011]产品脱模后,开启喷雾机进行喷涂工作,由于模框I两侧的助喷孔11通过胶管与喷雾机出水管连接,同时助喷孔11与模芯2内的喷管4相通,喷雾机内的脱模剂经由助喷孔11进入喷管4,再从喷管4的出口端42喷出,以此在模具内部完成喷涂工作,喷涂更为全面彻底,抽芯时不容易拉伤产品孔位,有利于减少废品的产生,节约生产成本。
【权利要求】
1.一种压铸模具的内抽芯喷涂机构,包括模框、设置在模框中心的模芯、以及设置在模芯上的斜滑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上设有一内凹的型腔,在型腔内设有若干相互连接的喷管,所述喷管相接后具有至少两个进口端和一个出口端,所述喷管的两进口端分别连接在模芯的两相对侧壁上,在模框的两相对边框上各设有一横向贯通的助喷孔,所述助喷孔的内侧端与喷管的进口端相连通,外侧端通过胶管与喷雾机出水管连接。
【文档编号】B22D17/20GK203778732SQ201420150103
【公开日】2014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31日
【发明者】陈力 申请人:武汉湛卢压铸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