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压铸造用熔化炉与金属型保温炉金属液转移联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0703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压铸造用熔化炉与金属型保温炉金属液转移联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压铸造用熔化炉与金属型保温炉金属液转移联线,包括熔化炉、升液管及转移通道,所述熔化炉的炉口具有一个压盖A,该压盖A的边缘通过快速锁紧装置与熔化炉的炉口固定,该压盖A上具有一个压缩空气进气口及一个出液口A,该进气口与出液口A在压盖A上错开设置;所述出液口A外侧具有一个压盖B,该压盖B的边缘与压盖A固定连接,压盖B对应位置设置有出液口B;所述转移通道一端设置有进液口,另一端设置有出液口;所述升液管的进液端浸在熔化炉内的金属液中,出液端通过压盖A上的出液口A和压盖B上的出液口B与转移通道的进液口相连。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这种低压铸造用熔化炉与金属型保温炉金属液转移联线,通过压缩空气将金属液压缩到金属型保温炉中,这种方式省时省力,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
【专利说明】一种低压铸造用熔化炉与金属型保温炉金属液转移联线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低压铸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压铸造用熔化炉与金属型保温炉 金属液转移联线。

【背景技术】
[0002] 低压铸造是利用气体压力将金属液压入铸型,并在一定压力下结晶凝固的一种铸 造方法,由于金属液自下而上,平稳上升,充型时不会产生飞溅,气氛、压力可调,毋需冒口 补缩,铸件质量好,工艺出品率高,特别适用于铝、镁等轻合金。
[0003] 目前金属液是通过人工方式,加入到金属型保温炉中,这种方式增加了人工劳动 强度,费时费力,由于金属液温度较高,人工搬运过程中,如若操作不当,易产生危险,因此 研发一种不需要人工方式,就能将金属液传输到金属型保温炉中的联线势在必行,经检索 有关文献,未发现与本实用新型相同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降低人工劳动强度的低压铸造用 熔化炉与金属型保温炉金属液转移联线。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低压铸造用熔化炉与金属 型保护炉金属液转移联线,其创新点在于:包括熔化炉、升液管及转移通道,所述熔化炉的 炉口具有一个压盖A,该压盖A的边缘通过快速锁紧装置与熔化炉的炉口固定,该压盖A上 具有一个压缩空气进气口及一个出液口 A,该进气口与出液口 A在压盖A上错开设置;所述 出液口 A外侧具有一个压盖B,该压盖B的边缘与压盖A固定连接,压盖B对应位置设置有 出液口 B ;所述转移通道一端设置有进液口,另一端设置有出液口;所述升液管的进液端浸 在熔化炉内的金属液中,出液端通过压盖A上的出液口 A和压盖B上的出液口 B与转移通 道的进液口相连。
[0006] 进一步地,所述快速锁紧装置为在压盖A的边缘开有U型开口,在熔化炉的炉口上 的对应位置设置有铰接于炉口的活动螺杆,活动螺杆的另一端插入压盖A上的U型开口中。
[0007]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螺杆的锁紧端具有外螺纹结构,通过蝶形螺母锁紧使压盖A 与熔化炉的炉口固定。
[0008]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螺杆具有内螺纹结构,通过蝶形螺钉锁紧使压盖A与熔化炉 的炉口固定。
[0009] 进一步地,所述转移通道具有一个支撑并使其移动的移动支架,相应的,所述升液 管的出液端与转移通道的进液口活动连接。
[0010] 进一步地,所输转移通道由内部保温层及外部金属层构成。
[0011] 进一步地,所述转移通道为一管体,其上部为活动盖体,下部为流道,所述活动盖 体与流道一侧铰接,对应的另一侧为活动侧。进一步地。
[0012]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盖体可以有多个,平均分布盖在流道上。
[0013]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盖体上装有把手。
[0014]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这种低压铸造用熔化炉与金属型保温炉金属液转移 联线,通过压缩空气将金属液压缩到金属型保温炉中,这种方式省时省力,降低了人工劳动 强度;压盖A通过快速锁紧装置与熔化炉的炉口固定,固定起来方便快捷;采用移动支架, 当升液管的出液端与转移通道的进液口活动连接时,通过移动支架可将金属液输送到以熔 化炉圆心的圆周范围内;在转移通道上设置有保温层,对流道内的金属液进行保温;转移 通道的活动盖体部分便于观察金属液;活动盖体上设置有把手便于翻转盖体。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低压铸造用熔化炉与金属型保温炉金属液转移联线的 示意图。
[0016] 图2是图1的A-A线的剖视图。
[0017] 图3是图1的B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低压铸造用熔化炉与金属型保温炉金属液转移联 线,包括熔化炉1、升液管2及转移通道3,所述熔化炉的炉口具有一个压盖A4,该压盖A4的 边缘通过快速锁紧装置与熔化炉1的炉口固定,该压盖A4上具有一个压缩空气进气口及一 个出液口 A5,该进气口与出液口 A5在压盖A上错开设置;所述出液口 A5外侧具有一个压 盖B6,该压盖B6的边缘与压盖A4固定连接,压盖B6对应位置设置有出液口 B ;所述转移通 道3 -端设置有进液口 7,另一端设置有出液口 8 ;所述升液管2的进液端浸在熔化炉1内 的金属液中,出液端通过压盖A46上的出液口 A5和压盖B上的出液口 B与转移通道3的进 液口 7相连;
[0019] 优选地,所述转移通道3还具有一个支撑并使其移动的移动支架13,相应的,所述 升液管2的出液端与转通道3的进液口 7活动连接,使转移通道3可以在移动支架13的支 撑下以熔化炉1为圆形,在圆周范围内转动。
[0020] 如图2所示,所述转移通道3为一管体,由内部保温层9及外部金属层10构成,其 上部为活动盖体,下部为流道,活动盖体上装有把手11,所述活动盖体与流道一侧铰接,本 实施例中铰接方式使用胶粘12,对应的另一侧为活动侧,所述活动盖体可以有多个,平均分 布盖在流道上。
[0021] 如图3所示,所述快速锁紧装置为在压盖A4的边缘开有U型开口,在熔化炉1的 炉口上的对应位置设置有铰接于炉口的活动螺杆14,活动螺杆的另一端插入压盖A4上的U 型开口,其活动螺杆14的锁紧结构可以为:可以是,活动螺杆14的锁紧端具有外螺纹结构, 通过蝶形螺母锁紧使压盖A与熔化炉的炉口固定;还可以是,活动螺杆12具有内螺纹结构, 通过蝶形螺钉锁紧使压盖A与熔化炉的炉口固定。
【权利要求】
1. 一种低压铸造用熔化炉与金属型保温炉金属液转移联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熔化 炉、升液管及转移通道,所述熔化炉的炉口具有一个压盖A,该压盖A的边缘通过快速锁紧 装置与熔化炉的炉口固定,该压盖A上具有一个压缩空气进气口及一个出液口 A,该进气口 与出液口 A在压盖A上错开设置;所述出液口 A外侧具有一个压盖B,该压盖B的边缘与压 盖A固定连接,压盖B对应位置设置有出液口 B ;所述转移通道一端设置有进液口,另一端 设置有出液口;所述升液管的进液端浸在熔化炉内的金属液中,出液端通过压盖A上的出 液口 A和压盖B上的出液口 B与转移通道的进液口相连。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压铸造用熔化炉与金属型保温炉金属液转移联线,其 特征在于:所述快速锁紧装置为在压盖A的边缘开有U型开口,在熔化炉的炉口上的对应位 置设置有铰接于炉口的活动螺杆,活动螺杆的另一端插入压盖A上的U型开口中。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压铸造用熔化炉与金属型保温炉金属液转移联线,其 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螺杆的锁紧端具有外螺纹结构,通过蝶形螺母锁紧使压盖A与熔化炉 的炉口固定。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压铸造用熔化炉与金属型保温炉金属液转移联线,其 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螺杆具有内螺纹结构,通过蝶形螺钉锁紧使压盖A与熔化炉的炉口固 定。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压铸造用熔化炉与金属型保温炉金属液转移联线,其 特征在于:所述转移通道具有一个支撑并使其移动的移动支架,相应的,所述升液管的出液 端与转移通道的进液口活动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压铸造用熔化炉与金属型保温炉金属液转移联线,其 特征在于:所输转移通道由内部保温层及外部金属层构成。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压铸造用熔化炉与金属型保温炉金属液转移联线,其 特征在于:所述转移通道为一管体,其上部为活动盖体,下部为流道,所述活动盖体与流道 一侧铰接,对应的另一侧为活动侧。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低压铸造用熔化炉与金属型保温炉金属液转移联线,其 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盖体可以有多个,平均分布盖在流道上。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低压铸造用熔化炉与金属型保温炉金属液转移联线,其 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盖体上装有把手。
【文档编号】B22D18/04GK203843148SQ201420253228
【公开日】2014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19日
【发明者】刘勇, 翟峰, 周素洪, 刘薛源, 俞伟冲, 许丽英 申请人:南通爱尔思轻合金精密成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