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防渗漏铁水罐内衬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2100阅读:626来源:国知局
新型防渗漏铁水罐内衬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炼铁设备领域的一种新型防渗漏铁水罐内衬,以解决目前浇注料层与耐火砖层的结合部位存在水平缝隙使铁水容易流出的问题。它由罐壳内的永久层和工作层组成,其中工作层由上部浇注料层和下部耐火砖层构成,耐火砖层与浇注料层结合部位的耐火砖为“L”形异形砖,“L”形异形砖与浇注料层上下交错扣合。本实用新型“L”形异形砖与浇注料层存在垂直和水平两个接触面,当用吊车单板钩对浇注料层进行上下钩渣检修时,垂直接触面可以增大垂直方向上浇注料层和耐火砖层的静摩擦力,从而有效避免浇注料层与耐火砖层之间剥离或松动,而且“L”形异形砖的竖直边消除了原有砌筑结构的水平贯通缝隙,可以避免铁水从缝隙渗透漏出的问题。
【专利说明】新型防渗漏铁水罐内衬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炼铁设备领域的一种新型防渗漏铁水罐内衬。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铁水罐内衬分为永久层和工作层,其中工作层由上部浇注料和下部砌筑砖衬构成,浇注料层与耐火砖层的结合部位存在水平缝隙,铁水罐使用过程中,罐口处黏渣频繁,定期需用吊车单板钩进行检修处理,在单板钩上下沟渣的过程中,容易造成上部浇注料层与下部耐火砖层松动甚至剥离,从而在两者结合部位产生水平贯通缝隙,导致铁水罐在使用过程中,铁水极易沿着该水平贯通缝隙渗透流出并酿成事故。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新型防渗漏铁水罐内衬,通过改变现有砌筑砖型,增大浇注料层和耐火砖层的结合程度,消除水平贯通缝隙,从而避免铁水渗透漏出的事故发生。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新型防渗漏铁水罐内衬,由罐壳内的永久层和工作层组成,其中工作层由上部浇注料层和下部耐火砖层构成,其在于,耐火砖层与浇注料层结合部位的耐火砖为“L”形异形砖,“L”形异形砖与浇注料层上下交错扣合。
[0005]进一步的,“L”形异形砖竖直边朝外与永久层贴合。
[0006]进一步的,“L”形异形砖竖直边朝内与铁水接触。
[0007]本实用新型“L”形异形砖与浇注料层存在垂直和水平两个接触面,当用吊车单板钩对浇注料层进行上下钩渣检修时,垂直接触面可以增大垂直方向上浇注料层和耐火砖层的静摩擦力,从而有效避免浇注料层与耐火砖层之间剥离或松动,而且“L”形异形砖的竖直边消除了原有砌筑结构的水平贯通缝隙,可以避免铁水从缝隙渗透漏出的问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09]图中,1 一--?壳;2—永久层;3—烧注料层;4一耐火砖层;5 — “L”形异形砖。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附图作进一步描述:
[0011]如图1所示,新型防渗漏铁水罐内衬,由罐壳I内的永久层2和工作层组成,其中工作层由上部浇注料层3和下部耐火砖层4构成,耐火砖层4与浇注料层3结合部位的耐火砖为“L”形异形砖5,“L”形异形砖5与浇注料层3上下交错扣合,“L”形异形砖5竖直边朝外与永久层2贴合,竖直边朝内与铁水接触也可。装铁水时,一般控制铁水液面在浇注料层3以下,浇注料层段3的高度可根据铁水盛装容量进行调整,高度不超过400毫米为宜。
[0012]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浇注料层3与耐火砖层4结合部位的砖衬形状,不仅增加了浇注料层3和下部耐火砖层4的结合程度,而且消除了工作层中的水平贯通缝隙,从而有效避免了铁水罐运输和倾倒时,铁水从上述结合部位水平贯通缝隙渗透漏出的危险事故。
【权利要求】
1.新型防渗漏铁水罐内衬,由罐壳内的永久层和工作层组成,其中工作层由上部浇注料层和下部耐火砖层构成,其特征在于:耐火砖层与浇注料层结合部位的耐火砖为“L”形异形砖,“L”形异形砖与浇注料层上下交错扣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防渗漏铁水罐内衬,其特征在于:“L”形异形砖竖直边朝外与永久层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防渗漏铁水罐内衬,其特征在于:“L”形异形砖竖直边朝内与铁水接触。
【文档编号】B22D41/02GK203944831SQ201420331252
【公开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0日
【发明者】卢正东, 刘栋梁, 苏明, 张正东, 王永磊, 邹祖桥, 肖志新, 余珊珊, 李红 申请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