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铸钮扣毛坯自动分料回料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3433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铸钮扣毛坯自动分料回料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铸钮扣毛坯自动分料回料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取料机械手、第一工位、第二工位、第三工位和回料输送带,第一工位设有冷却装置,第二工位安装有掰排溢料头装置,第三工位安装有掰毛坯产品装置,第一、二、三工位内设有间歇式输送带通过。本实用新型实现自动掰排溢料头和掰毛坯产品,工作效率高,劳动强度小,机械化程度高,避免对工件表面的变形、损伤。
【专利说明】一种压铸钮扣毛坯自动分料回料生产线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铸钮扣毛坯自动分料回料生产线。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场上压铸锌合金钮扣,从压铸模具分离出来时,都采用以下这两种方式:手动掰料:手动掰料的方式,需要人员较多且工作效率低下,工作环境温度高、劳动强度大、对于熟练工人高度依赖。滚筒甩料:锌合金模具铸出来时,整模放入滚筒,通过滚筒转动,工件不停地翻滚甩打,使工件从料杆上分离,再通过筛选机上把每种工件分离开。
[0003]此种方式容易造成工件表面损伤,且工件较薄时,在滚筒翻转甩打后,会使工件变形,这种方式只适合品质要求不高的产品,而且工序繁多,不同的产品容易混淆。
[0004]此外,以上两种加工方式,都存在无法自动回收压铸流道体及排溢料到压铸机的锅炉中,都需要人工操作添加。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压铸钮扣毛坯自动分料回料生产线。
[000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压铸钮扣毛坯自动分料回料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取料机械手、第一工位、第二工位、第三工位和回料输送带,第一工位设有冷却装置,第二工位安装有掰排溢料头装置,第三工位安装有掰毛坯产品装置,第一、二、三工位内设有间歇式输送带通过;
[0007]所述掰排溢料头装置和掰毛坯产品装置结构相同,均包括侧边导向板,侧边导向板上固定有压紧气缸一、压紧气缸二和夹料气缸,压紧气缸一、压紧气缸二和夹料气缸连接气动夹头,侧边导向板上端固定有光杆固定座,光杆固定座固定安装有调整光杆,调整光杆一端连接调整手轮,光杆固定座上连接支撑板,支撑板上固定有电机固定板,电机固定板上固定110型步进电机,110型步进电机的轴端安装有偏心轮,偏心轮连接连杆,电机固定板的支脚上设有直线轴承,直线轴承焊接上/下移动台,上/下移动台与连杆一端连接,上/下移动台上设有光杆,光杆上连接有摆动连杆;电机固定板上方设有感应开关;
[0008]所述掰毛坯产品装置的压紧气缸一一侧设有隔离板。
[0009]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流程为:压铸机压铸加工出的整模钮扣的产品,通过自动机械手取出,放置于第一工位上,第一工位的冷却装置进行冷却,第二工位分别掰出每一模上的排溢料,第三工位同时掰下每一模上的毛坯产品,剩余的流道体和排溢料通过输送带汇聚至压铸机的炉边的压缩机上,压成四方块再返回至炉中,实现金属纽扣取料、分料、回料等生产过程,从而实现金属纽扣生产的自动化。
[0010]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实现自动掰排溢料头和掰毛坯产品,工作效率高,劳动强度小,机械化程度高,避免对工件表面的变形、损伤。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工位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工位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0014]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工位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工位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中,1-取料机械手;2_第一工位;3_第二工位;4_第三工位;5-回料输送带;6-间歇式输送带;301_压紧气缸一 ;302_压紧气缸二 ;303_光杆固定座;304_支撑板;305-上/下移动台;306_连杆;307-电机固定板;308_感应开关;309_偏心轮;310_110型步进电机;311-光杆;312_摆动连杆;313_调整光杆;314_侧边导向板;315_气动夹头;317_夹料气缸;318_调整手轮;319_直线轴承;401_压紧气缸一 ;402_压紧气缸二 ;403-光杆固定座;404_支撑板;405_上/下移动台;406_连杆;407_电机固定板;408_感应开关;409_偏心轮;410-110型步进电机;411-光杆;412_摆动连杆;413_调整光杆;414-侧边导向板;415_气动夹头;416-隔离板;417_夹料气缸;418_调整手轮;419_直线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述:
[0018]如图1所示,一种压铸钮扣毛坯自动分料回料生产线,包括取料机械手1、第一工位2、第二工位3、第三工位4和回料输送带5,第一工位2设有冷却装置,第二工位3安装有掰排溢料头装置,第三工位4安装有掰毛坯产品装置,第一、二、三工位内设有间歇式输送带6通过;
[0019]如图2、图3所示,所述掰排溢料头装置3包括侧边导向板314,侧边导向板314上固定有压紧气缸一 301、压紧气缸二 302和夹料气缸317,压紧气缸一 301、压紧气缸二 302和夹料气缸317连接气动夹头315,侧边导向板314上端固定有光杆固定座303,固光杆固定座303固定安装有调整光杆313,调整光杆313 —端连接调整手轮318,光杆固定座303上连接支撑板304,支撑板304上固定有电机固定板307,电机固定板307上固定110型步进电机310,110型步进电机310的轴端安装有偏心轮309,偏心轮309连接连杆306,电机固定板307的支脚上设有直线轴承319,直线轴承323焊接上/下移动台305,上/下移动台305与连杆306 —端连接,上/下移动台305上设有光杆311,光杆311上连接有摆动连杆312 ;电机固定板307上方设有感应开关308 ;
[0020]如图4、图5所示,所述掰毛还产品装置4包括侧边导向板414,侧边导向板414上固定有压紧气缸一 401、压紧气缸二 402和夹料气缸417,压紧气缸一 401、压紧气缸二 402和夹料气缸417连接气动夹头415,侧边导向板414上端固定有光杆固定座403,固光杆固定座403固定安装有调整光杆413,调整光杆413 —端连接调整手轮418,光杆固定座403上连接支撑板404,支撑板404上固定有电机固定板407,电机固定板407上固定110型步进电机410,110型步进电机410的轴端安装有偏心轮409,偏心轮409连接连杆406,电机固定板407的支脚上设有直线轴承419,直线轴承423焊接上/下移动台405,上/下移动台405与连杆406 —端连接,上/下移动台405上设有光杆411,光杆411上连接有摆动连杆412 ;电机固定板407上方设有感应开关408,压紧气缸一 401 —侧设有隔离板416。
[0021]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压铸产品通过取料机械手I取出,放置于第一工位2处的间歇式输送带6上,通过间歇传动移至第一工位2冷却,当取料机械手I再取出一模工件时,第一模工件传输至第二工位3,第二工位3上每一个工作组的压紧气缸一 301、压紧气缸二 302分别压住每一模穴上工件,夹料气缸317带动的夹头,夹住工件上的排溢料头,而后由110型步进电机310转动偏心轮309,通过连杆306传动,带动上/下移动台305做往复运行,移动台上的摆动连杆312在光杆311上做直线移动,从而带动气动夹头315在侧边导向槽内做圆弧摆动,完成排溢料头的分离。
[0022]当移至第三工位4,第三工位4上每一个工作组的压紧气缸一 401、压紧气缸二 402分别压住每一模穴上流道体,夹料气缸417带动的夹头,夹住工件,而后由步进电机转动偏心轮409,通过连杆406传动,带动上/下移动台405做往复运行,移动台上的摆动连杆412在光杆411上做直线移动,从而带动气动夹头415在侧边导向槽内做圆弧摆动,完成排工件的分离,剩余的流道体和排溢料通过输送带汇聚至压铸机的炉边的压缩机上,压成四方块再返回至炉中,实现金属纽扣取料;分料;回料等生产过程,从而实现金属纽扣生产的自动化。
[002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压铸钮扣毛坯自动分料回料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取料机械手、第一工位、第二工位、第三工位和回料输送带,第一工位设有冷却装置,第二工位安装有掰排溢料头装置,第三工位安装有掰毛坯产品装置,第一、二、三工位内设有间歇式输送带通过; 所述掰排溢料头装置和掰毛坯产品装置结构相同,均包括侧边导向板,侧边导向板上固定有压紧气缸一、压紧气缸二和夹料气缸,压紧气缸一、压紧气缸二和夹料气缸连接气动夹头,侧边导向板上端固定有光杆固定座,光杆固定座固定安装有调整光杆,调整光杆一端连接调整手轮,光杆固定座上连接支撑板,支撑板上固定有电机固定板,电机固定板上固定110型步进电机,110型步进电机的轴端安装有偏心轮,偏心轮连接连杆,电机固定板的支脚上设有直线轴承,直线轴承焊接上/下移动台,上/下移动台与连杆一端连接,上/下移动台上设有光杆,光杆上连接有摆动连杆;电机固定板上方设有感应开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铸钮扣毛坯自动分料回料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掰毛坯产品装置的压紧气缸一一侧设有隔离板。
【文档编号】B22D17/00GK203917856SQ201420398719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8日
【发明者】黄钊, 黄瑞生 申请人:泉州卓恒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