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锰钢铸件水韧处理专用吊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8028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高锰钢铸件水韧处理专用吊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锰钢铸件水韧处理专用吊架,其包括吊架主体和可拆装配件,其中吊架主体包括一组平行间隔排列的倒U形吊爪,组成一个整体的倒U形吊框;全部倒U形吊爪的前爪末端通过前支撑轴串接起来,前支撑轴上还设有若干可转动的轴轮,全部倒U形吊爪的后爪末端通过后支撑轴串接起来,且后爪末端的外侧还设有挡板;可拆装配件包括一组支撑杆,支撑杆通过轴轮的导向穿入吊架主体中,在挡板的限位下,支撑杆活动搭接在前后支撑轴上。使用该吊架对高锰钢铸件进行水韧处理,装炉出炉方便快捷,吊架不参与加热和保温,使用寿命长,水淬时入水均匀,冷却迅速,操作方便,减少了工件的变形和开裂等质量问题。
【专利说明】高锰钢铸件水韧处理专用吊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处理辅助工具,具体是一种高锰钢铸件进行水韧处理时专用吊架,属于金属铸件热处理辅助工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金属热处理是将金属工件放在一定的介质中加热到适宜的温度,并在此温度中保持一定时间后,又以不同速度冷却,通过改变金属材料表面或内部的组织结构来控制其性能的一种工艺。金属热处理是机械制造中的重要工艺之一,与其他加工工艺相比,热处理一般不改变工件的形状和整体的化学成分,而是通过改变工件内部的显微组织,或改变工件表面的化学成分,赋予或改善工件的使用性能,其特点是改善工件的内在质量,而这一般不是肉眼所能看到的。所以,它是机械制造中的特殊工艺过程,也是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为使金属工件具有所需要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除合理选用材料和各种成形工艺外,热处理工艺往往是必不可少的。金属热处理按工艺类型分为整体热处理、表面热处理和化学热处理三大类,其中整体热处理还可以细分为退火、正火、淬火、回火、调质、固溶处理、水韧处理、时效处理等工艺。
[0003]铸态高锰钢的金相组织是奥氏体和连续网状碳化物、块状及针状碳化物,其中碳化物的存在,使高锰钢的性能大大降低,材质硬脆,韧性很低,因而必须设法消除其连续网状碳化物、消除或尽量减少块状和针状碳化物才能使用。方法就是对铸态高锰钢进行热处理,而高锰钢最佳的热处理为水韧处理。水韧处理是将高锰钢加热到Acm临界点温度以上(1050°C?IlO(TC)保温一段时间,使铸态组织中的碳化物溶解、共析类型组织进行奥氏体化,铸态组织全部消除,得到化学成分均匀的单相奥氏体组织。然后进行水淬快速冷却得到过冷的奥氏体固溶体组织。通过这种热处理可以使高锰钢获得良好的力学性能,并且在强冲击磨料磨损的条件下具有良好的耐磨性。
[0004]现高锰钢铸件生产通常的水韧处理做法是采用专业厂家制造的热处理设备,按制定的工艺执行。工件装炉、入水方式也按照设备生产厂家提供的方式进行,一般采用台车倾转式和吊筐式两种,两种方式都不同程度地对工件的热处理效果和产品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台车倾转对冷却水池的依赖性较高,需一车配一池,占用场地大,用水量较大,且其入水方式会造成铸件变形较大,冷却不均匀;而吊筐装炉不适合中大型铸件,产量低,产品变形大且操作较麻烦。


【发明内容】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高锰钢铸件产品水韧处理的专用吊架,使用该吊架对高锰钢铸件进行水韧处理,装炉出炉方便快捷,入水均匀,冷却迅速,操作方便,减少了工件的变形和开裂等质量问题,热处理效果达到或超出了通用工艺指标。
[0006]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种高锰钢铸件水韧处理专用吊架,其特征是:包括吊架主体和可拆装配件,其中吊架主体包括一组平行间隔排列的倒U形吊爪,全部倒U形吊爪的顶部两侧通过两根纵梁串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倒U形吊框,倒U形吊框的顶部中间还设有一个吊环;全部倒U形吊爪的前爪末端通过前支撑轴串接起来,前支撑轴上还设有若干向前爪外侧伸出的支架,每个支架上均设有一个可转动的轴轮,全部倒U形吊爪的后爪末端通过后支撑轴串接起来,后支撑轴和前支撑轴在同一水平面上,且后爪末端的外侧还设有一块与后支撑轴位置相对应的挡板;可拆装配件包括一组支撑杆,支撑杆的数量和轴轮数量相同,支撑杆可通过轴轮的导向穿入吊架主体中,在挡板的限位下,支撑杆活动搭接在前、后支撑轴上。
[0008]所述平行间隔排列的倒U形吊爪的数量为4个,所述吊环跨接在中间的两个倒U形吊爪的顶部中间。
[0009]所述轴轮的数量通常为4个,根据实际需要增加,支撑杆的数量为4根。
[0010]为了能更好地使用本吊架,还可以为其配备相应的辅件,辅件包括用于放置工件的耐热垫板,耐热垫板上还可以设有支架,用于支撑工件。
[0011]为了避免高温灼伤操作者,在对热处理后出炉的高温工件装配吊架的支撑杆时,还需要配备隔热挡板和可对支撑杆进行夹持的操作叉杆,隔热挡板在相应的位置上开有可供支撑杆通过的孔,操作叉杆的数量和支撑杆的数量相同。
[0012]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本实用新型结合热处理炉的结构和使用情况,利用底托式承重方式制作吊架,且其底部支撑杆为可拆装式,特别适用于大、中型和异形高锰钢铸件的水韧处理。利用本吊架对工件进行水韧处理,在装、出加热炉时可实现整体操作,操作简便,装炉个体搭配灵活、装载量大,易于达到装炉工艺要求以充分利用热能;在加热和保温过程中可实现吊架与工件分离,吊架不参与加热和保温,可以大大提高使用寿命;出炉时出炉时间很短,减小工件在水淬前的热损失,提高热处理效果,保证工件质量;水淬时能实现平稳入水,冷却均匀,避免了因机械碰撞、冷却不均所引起的变形和裂纹,减少了次品和废品,还可实现多炉共用同一冷却水池,而又能保证迅速冷却的工艺要求,从而节约占地和用水。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吊架的吊架主体的立体图。
[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吊架的吊架主体的前视图。
[0015]图3为本实用新型吊架的吊架主体进行装配支撑杆时的俯视图。
[0016]图4为图3的A-A向示意图。
[0017]图5为支撑杆装入吊架主体中时的俯视图。
[0018]图6为本实用新型吊架在装入工件时的示意图。
[0019]图7为耐热垫板及支架的示意图。
[0020]图8为配合隔热板利用操作叉杆对支撑杆进行装配的示意图。
[0021]图9为图8的俯视图。
[0022]图中:1_倒U形吊爪,2-纵梁,3-吊环,4-前爪,5-后爪,6-前支撑轴,7-支架,
8-轴轮,9-后支撑轴,10-挡板,11-支撑杆,12-耐热垫板,13-支架,14-工件,15-隔热挡板,16-操作叉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24]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高猛钢铸件水韧处理专用吊架,包括吊架主体和可拆装配件,其中吊架主体包括一组平行间隔排列的倒U形吊爪1,图中所示倒U形吊爪I的数量为4个,全部倒U形吊爪I的顶部两侧通过两根纵梁2串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倒U形吊框,倒U形吊框中间的两个倒U形吊爪I的顶部中间还跨接有一个吊环3。全部倒U形吊爪I的前爪4末端通过前支撑轴6串接起来,前支撑轴6上还设有4个向前爪4外侧伸出的支架7,每个支架7上均设有一个可转动的轴轮8,轴轮的数量可以按实际需要增加,全部倒U形吊爪I的后爪5末端通过后支撑轴9串接起来,后支撑轴9和前支撑轴6在同一水平面上,且后爪5末端的外侧还设有一块与后支撑轴9位置相对应的挡板10。可拆装配件包括4根支撑杆11,支撑杆11可通过轴轮8的导向穿入吊架主体中,在挡板10的限位下,支撑杆11活动彳合接在如、后支撑轴6、9上。
[0025]为了能更好地使用本吊架,还可以为其配备相应的辅件,辅件包括用于放置工件14的耐热垫板12,耐热垫板12上还可以设有支架13,用于支撑工件14,如图6-图7所示。
[0026]为了避免高温灼伤操作者,在对热处理后出炉的高温工件装配吊架的支撑杆11时,还需要配备隔热挡板15和可对支撑杆进行夹持的操作叉杆16,隔热挡板15在相应的位置上开有可供支撑杆11通过的孔,操作叉杆的数量和支撑杆的数量相同,如图8-图9所
/Jn ο
[0027]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吊架对高锰钢铸件工件进行水韧处理的工艺流程如下:
[0028](I)、按批量将需进行水韧处理的工件均匀放置在支离地面的耐热垫板12上,需要时还可以选用合适的支架13对工件进行支撑,用起重设备从上部将吊架主体扣置在耐热垫板12及工件的上方,从而将工件置于吊架围成的立体空间内。
[0029](2)、将支撑杆11通过吊架主体上的轴轮8的导向从耐热垫板12的下方穿入吊架主体中,并活动搭接在前后支撑轴6、9上,用起重设备将吊架和工件一起吊运至热处理炉的可移动台车上。
[0030](3)、可移动台车上设有对耐热垫板12的支撑,将支撑杆11从耐热垫板12的下方抽离,工件与耐热垫板12停留在可移动台车上,控制台车进入到热处理炉内,开始进行水韧处理的加热和保温工艺流程,吊架主体和支撑杆11保持在热处理炉外。
[0031](4)、水韧处理的加热和保温工艺流程结束,准备出炉,将隔热挡板15放置在工人操作位置与吊架主体之间,将全部支撑杆11穿过隔热挡板15并放置在吊架轴轮8前方的对应位置上,并在每根支撑杆11的后方使用操作叉杆16对其进行控制,将起重设备的吊钩钩进吊环3。
[0032](5)、打开热处理炉门,控制可移动台车驶出到初始位置,使用操作叉杆16迅速将全部支撑杆11于耐热垫板12下方同时推进到前后支撑轴6、9上,起重设备迅速将吊架和工件一起吊离进入水淬处理步骤。
【权利要求】
1.一种高锰钢铸件水韧处理专用吊架,其特征是:包括吊架主体和可拆装配件,其中吊架主体包括一组平行间隔排列的倒U形吊爪(1),全部倒U形吊爪(I)的顶部两侧通过两根纵梁(2)串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倒U形吊框,倒U形吊框的顶部中间还设有一个吊环(3);全部倒U形吊爪(I)的前爪(4)末端通过前支撑轴(6)串接起来,前支撑轴(6)上还设有若干向前爪(4)外侧伸出的支架(7 ),每个支架(7 )上均设有一个可转动的轴轮(8 ),全部倒U形吊爪(I)的后爪(5)末端通过后支撑轴(9)串接起来,后支撑轴(9)和前支撑轴(6)在同一水平面上,且后爪(5)末端的外侧还设有一块与后支撑轴(9)位置相对应的挡板(10);可拆装配件包括一组支撑杆(11),支撑杆(11)的数量和轴轮(8 )数量相同,支撑杆(11)可通过轴轮(8)的导向穿入吊架主体中,在挡板(10)的限位下,支撑杆(11)活动搭接在前、后支撑轴(6、9)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架,其特征是:所述平行间隔排列的倒U形吊爪(I)的数量为4个,所述吊环(3 )跨接在中间的两个倒U形吊爪(I)的顶部中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架,其特征是:所述轴轮(8)的数量通常为4个,根据实际需要增加,支撑杆(11)的数量为4根。
4.一种为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架配备的辅件,其特征是:辅件包括用于放置工件(14)的耐热垫板(12),耐热垫板(12)上还设有用于支撑工件(14)的支架(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辅件,其特征是:辅件还包括隔热挡板(15)和可对支撑杆(11)进行夹持的操作叉杆(16),隔热挡板(15)在相应的位置上开有可供支撑杆(11)通过的孔,操作叉杆(16)的数量和支撑杆(11)的数量相同。
【文档编号】C21D1/62GK204224658SQ201420671699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12日
【发明者】周忆平 申请人:广西长城矿山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