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63357发布日期:2018-06-01 18:20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高强度钢板。特别是涉及低温韧性和延展性优异的、抗拉强度1100MPa以上的高强度钢板。本发明的高强度钢板,适合作为用于建筑机械、工业机械等的用途的厚钢板使用。



背景技术:

用于建筑机械和工业机械等的厚钢板,伴随着近年的轻量化的需要增加,要求有更高强度的性能。另外,就用于上述用途的厚钢板,考虑到在寒冷地区的使用,也要求高母材韧性,特别是母材的低温韧性,但一般来说,强度和韧性处于相反的倾向,随着强度变高而韧性降低。作为提高强度和母材韧性等的技术,例如可列举下述的专利文献1~4。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一种关于钢板的技术,其一边维持抗拉强度1100MPa级以上的高强度,一边使低温韧性优异。在该专利文献1中,通过管理Al、N的含量并使夹杂物减少,从而实现高强度·高韧性化。

在专利文献2中,也公开有一种钢板的技术,其一边维持抗拉强度1100MPa级的高强度,一边使低温韧性优异。在该专利文献2中,通过添加C达0.20%以上,并且控制轧制加热温度而使γ晶粒微细,从而实现高强度·高韧性化。

在专利文献3中,记述有一种既维持着抗拉强度1100MPa级的高强度,同时焊接性优异的钢板的技术。在该专利文献3中,通过添加稀土类元素来确保上述焊接性。

另外在专利文献4中,公开有一种既维持着抗拉强度1100MPa级的高强度,低温韧性又优异的钢板的技术。在该专利文献4中,通过管理碳等量Ceq和淬火性,来达成预期的目的。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3-16935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9-11895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昭56-14127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5-179783号公报

在厚钢板中,考虑建筑机械等在制作时的弯曲加工等,无论是高延展性,还是高强度和高低温韧性都有所要求。在上述专利文献1~4中记述,能够得到钢板的强度、低温韧性和焊接性等,但对于延展性未予以考虑,也没有公开延展性的提高手段。

此外,对于建筑机械和工业机械等所用的厚钢板,还要求耐磨耗性优异。一般来说,厚钢板的耐磨耗性与硬度相关,担心磨耗的厚钢板需要提高硬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而形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是抗拉强度在1100MPa以上的高强度,低温韧性和延展性也优异,此外耐磨耗性也优异的钢板。以下,将上述“低温韧性”仅称为“韧性”。

能够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的高强度钢板,是抗拉强度为1100MPa以上的高强度钢板,其特征在于,钢中成分以质量%计满足

C:0.13~0.17%、

Si:0.1~0.5%、

Mn:1.0~1.5%、

P:高于0%并在0.02%以下、

S:高于0%并在0.0020%以下、

Cr:0.50~1.0%、

Mo:0.20~0.6%、

Al:0.030~0.085%、

B:0.0003~0.0030%、

Nb:0%以上并在0.030%以下、和

N:高于0%并在0.0060%以下,

余量:是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并且,

由下式(1)表示的A值为0.0015以下,并且

由下式(3)表示的E值为0.95以上,并且,

距钢板表面深2mm的位置的布氏硬度HBW(10/3000)为360以上且440以下点。

A值=10D×[S]…(1)

在式(1)中,[S]表示以质量%计的钢中S含量,D表示下式(2)所代表的值。

D=0.1×[C]+0.07×[Si]-0.03×[Mn]+0.04×[P]-0.06×[S]+0.04×[Al]-0.01×[Ni]+0.10×[Cr]+0.003×[Mo]-0.020×[V]-0.010×[Nb]+0.15×[B]…(2)

在式(2)中,[]表示以质量%计的钢中各元素含量。另外,钢中不包含的元素的含量作为0质量%计算。

E值=1.16×([C]/10)0.5×(0.7×[Si]+1)×(3.33×[Mn]+1)×(0.35×[Cu]+1)×(0.36×[Ni]+1)×(2.16×[Cr]+1)×(3×[Mo]+1)×(1.75×[V]+1)×(200×[B]+1)/(0.1×t)…(3)

在式(3)中,[]表示以质量%计的钢中各元素含量,t表示由mm表示的板厚。另外,钢中不包含的元素的含量作为0质量%计算。

所述高强度钢板的钢中成分,以质量%计还含有从Cu:高于0%并在1.5%以下、V:高于0%并在0.20%以下、和Ni:高于0%并在1.0%以下所构成的群中选择的一种以上的元素作为其他的元素。

本发明的高强度钢板如上述构成,因此即使是抗拉强度为1100MPa以上的高强度钢板,低温韧性和延展性也优异,此外耐磨耗性也优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者们首先发现,为了确保建筑机械等在制作时所需要的良好的弯曲加工性,使作为延展性的一个指标、即拉伸试验时的断面收缩率(Reduction of Area,RA)为60%以上即可,为了得到高强度和优异的低温韧性能够共同达成的钢板,而就该RA≥60%反复进行了锐意研究。其结果发现,如果适当控制钢中成分的各含量,并且使后述的A值和E值一起满足规定的范围,则与只规定钢中成分的各含量的情况相比,能够进一步提高低温韧性和延展性,换言之,为了得到期望的特性,需要适当控制钢中各成分,并且需要一并适当控制下述的A值和E值,从而想到本发明。以下,对于本发明,从本发明的钢中成分开始进行说明。

C:0.13~0.17%

C是用于确保母材(钢板)的强度和硬度必要而不可或缺的元素。为了有效地发挥这样的作用,使C量的下限为0.13%以上。C量优选为0.135%以上。但是,若C量变得过剩,则母材的布氏硬度HBW高于440,因此使C量的上限为0.17%以下。C量的优选的上限为0.165%以下,更优选为0.160%以下。

Si:0.1~0.5%

Si具有脱氧作用,并且对于母材的强度提高是有效的元素。为了有效地发挥这样的作用,使Si量的下限为0.1%以上。Si量的优选的下限为0.20%以上,更优选为0.25%以上。但是,若Si量变得过剩,则焊接性劣化,因此使Si量的上限为0.5%以下。Si量的优选的上限为0.40%以下。

Mn:1.0~1.5%

Mn对于母材的强度提高是有效的元素,为了有效地发挥这样的作用,使Mn量的下限为1.0%以上。Mn量的优选的下限为1.10%以上。但是,若Mn量变得过剩,则焊接性劣化,因此使Mn量的上限为1.5%以下。Mn量的优选的上限为1.4%以下,更优选的上限为1.3%以下。

P:高于0%并在0.02%以下

P在钢材中是不可避免被包含的元素,若P量变得过剩,则韧性劣化,因此使P量的上限为0.02%。P量尽可能少的方法为宜,P量的优选的上限为0.015%以下,更优选为0.010%以下。还有,因为使P为0有困难,所以下限高于0%。

S:高于0%并在0.0020%以下

S在钢材中是不可避免被包含的元素,若S量过多,则大量生成MnS,韧性劣化,因此使S量的上限为0.0020%以下。S量尽可能少的方法为宜,S量的优选的上限为0.0015%以下。还有,因为使S为0有困难,所以下限高于0%。

Cr:0.50~1.0%

Cr对于母材的强度提高是有效的元素,为了有效地发挥这样的作用,使Cr量的下限为0.50%以上。Cr量的优选的下限为0.55%以上,更优选的下限为0.60%以上。另一方面,若Cr量过多,则焊接性劣化,因此使Cr量的上限为1.0%以下。Cr量的优选的上限为0.90%以下,更优选的上限为0.85%以下。

Mo:0.20~0.6%

Mo对于母材的强度和硬度的提高是有效的元素。为了有效地发挥这样的作用,使Mo量的下限为0.20%以上。Mo量的优选的下限为0.25%以上。但是,若Mo量过多,则焊接性劣化,因此使Mo量的上限为0.6%以下。Mo量的优选的上限为0.55%以下,更优选的上限为0.50%以下。

Al:0.030~0.085%

Al是用于脱氧的元素,为了有效地发挥这样的作用,使Al量的下限为0.030%以上。但是,若Al量过多,则形成粗大的Al系夹杂物,使韧性劣化,因此使Al量的上限为0.085%以下。Al量的优选的上限为0.080%以下。

B:0.0003~0.0030%

B提高淬火性,对于母材和焊接部(HAZ部)的强度提高是有效的元素。为了有效地发挥这样的作用,使B量的下限为0.0003%以上。B量的优选的下限为0.0005%以上。但是,若B量变得过剩,则碳硼化物析出,使韧性劣化,使B量的上限为0.0030%以下。B量的优选的上限为0.0020%以下,更优选的上限为0.0015%以下。

Nb:0%以上并在0.030%以下

Nb在板坯加热时固溶,在轧制冷却后再加热时,作为微细的铌碳化物析出,从而使奥氏体晶粒微细化,对于提高韧性是有效的元素。为了充分发挥该效果,优选使Nb含有0.005%以上,更优选为0.010%以上。但是,若Nb量过多,则析出物粗大化,反而使韧性劣化,因此使Nb量的上限为0.030%以下。Nb量的优选的上限为0.025%以下。

N:高于0%并在0.0060%以下

N在钢材中是不可避免被包含的元素,若N量过多,则由于固溶N的存在导致韧性劣化,因此使N量的上限为0.0060%以下。N量尽可能少的方法为宜,N量的优选的上限为0.0055%以下,更优选的上限为0.0050%以下。还有,因为使N为0有困难,所以下限高于0%。

本发明的高强度钢板,满足上述钢中成分,余量:是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为了进一步提高母材的强度和韧性,也可以还含有下述量的从Cu、V、和Ni所构成的群中选择的一种以上的元素。这些元素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两种以上并用。

Cu:高于0%并在1.5%以下

Cu对于母材的强度和韧性的提高是有效的元素。为了使这样的作用有效地发挥,优选使Cu量的下限为0.05%以上,更优选为0.10%以上。但是,若Cu量变得过剩,则焊接性劣化,因此Cu量的上限优选为1.5%以下。Cu量的上限更优选为1.4%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以下。

V:高于0%并在0.20%以下

V对于母材的强度和韧性的提高是有效的元素。为了有效地发挥这样的作用,优选使V量的下限为0.01%以上,更优选为0.02%以上。但是,若V量变得过剩,则焊接性劣化,因此优选使V量的上限为0.20%以下。更优选为0.18%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15%以下。

Ni:高于0%并在1.0%以下

Ni对于母材的强度和韧性的提高是有效的元素。为了有效地发挥这样的作用,Ni量的下限优选为0.05%以上,更优选为0.10%以上。但是,若Ni量变得过剩,则焊接性劣化,因此优选使Ni量的上限为1.0%以下。更优选为0.8%以下。

还有,本发明的高强度钢板不含Ti。这是由于,若添加Ti,则1100MPa以上的高强度域的韧性和延展性降低。

[由下式(1)表示的A值为0.0015以下]

A值=10D×[S]…(1)

在式(1)中,[S]表示以质量%计的钢中S含量,D是由下式(2)表示的值。

D=0.1×[C]+0.07×[Si]-0.03×[Mn]+0.04×[P]-0.06×[S]+0.04×[Al]-0.01×[Ni]+0.10×[Cr]+0.003×[Mo]-0.020×[V]-0.010×[Nb]+0.15×[B]…(2)

在式(2)中,[]表示以质量%计的钢中各元素含量。另外,钢中不包含的元素的含量作为0质量%计算。

设定上式(1)的原委如下。首先,就用于提高钢板的韧性和延展性的手段进行锐意研究时想到,抑制MnS的生成特别有效。于是,从抑制MnS生成的观点出发,在抑制钢中S量的同时,对于S以外的元素,也从MnS易生成度的观点出发进行研究,本发明者们,以系数表示各元素对MnS生成带来影响的程度,如上式(1)这样使之公式化。

还发现,如此得到的由上式(1)表示的A值,与韧性和延展性之间存在相互关联,于是本发明者们,如后述的实施例评价的那样,进一步就用于达成希望的低温韧性和延展性的A值的范围进行了研究。其结果发现,使该A值为0.0015以下即可。上述A值优选为0.00140以下,更优选为0.0013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00120以下。A值的下限值没有特别限定,但如果考虑本发明中规定的成分组成,则大致为0.00050左右。还有,以下将上式(1)中的10D表现为“F值”。

[由下式(3)表示的E值为0.95以上]

E值=1.16×([C]/10)0.5×(0.7×[Si]+1)×(3.33×[Mn]+1)×(0.35×[Cu]+1)×(0.36×[Ni]+1)×(2.16×[Cr]+1)×(3×[Mo]+1)×(1.75×[V]+1)×(200×[B]+1)/(0.1×t)…(3)

在式(3)中,[]表示以质量%计的钢中各元素含量,t表示以mm表示的板厚。另外,钢中不包含的元素的含量作为0质量%计算。

式(3)是考虑板厚而规定表示淬火性的DI的算式,是为了根据板厚而控制DI所规定的算式。本发明者们发现,由上式(3)表示的E值,特别与强度和低温韧性之间存在相互关联,如后述的实施例中评价的那样,就用于达成希望的强度和低温韧性的E值的范围进行了研究。其结果发现,如果使上述E值为0.95以上,则能够达成希望的强度和低温韧性。上述E值优选为1.00以上,更优选为1.05以上。还有,E值的上限值没有特别限定,但如果考虑本发明中规定的成分组成,则大体上为4.0左右。

本发明的高强度钢板,其耐磨耗性也优异,但为此,需要满足距钢板表面深2mm的位置的布氏硬度HBW(10/3000)为360以上。所述所谓“距钢板表面深2mm的位置”,是指从钢板表面起沿板厚方向至深度2mm的位置。上述布氏硬度优选为365以上,更优选为370以上。另一方面,若上述布氏硬度过高,则引起延展性和低温韧性的降低,因此使上限为440以下。上述布氏硬度优选为435以下,更优选为430以下。还有,上述所谓(10/3000),表示作为布氏硬度的测量条件,以直径10mm的超高合金球施加3000kgf的压力。

以上,对于赋予本发明以特征的钢中成分、A值、E值、和布氏硬度进行了说明。还有,在本说明书中所谓厚钢板,意思是板厚为6mm以上的钢板。

在本说明书中,“低温韧性”、“延展性”分别表示母材的低温韧性、母材的延展性。在本说明书中,所谓“低温韧性优异”,意思如后述的实施例所述,满足vE-40≥50J。另外本发明者们发现,为了良好地进行弯曲加工,如上述,使作为延展性的一个指标、即拉伸试验时的断面收缩率为60%以上即可。总之在本说明书中,所谓“延展性优异”意思就是满足RA≥60%。另外所谓“耐磨耗性优异”,意思就是距钢板表面深2mm的位置的布氏硬度HBW(10/3000)为360以上且440以下。

用于得到本发明的钢板的制造方法未特别限定,能够通过使用满足本发明的成分组成的钢液,进行热轧、淬火而制造。所述热轧遵循通常的条件(1000℃以上的加热温度、轧制温度、压下率)进行即可。为了确保充分的淬火性,所述淬火优选将钢板加热至880℃以上进行。

本申请基于2014年9月11日申请的日本国专利出申请第2014-185084号主张优先权的利益。2014年9月11日申请的日本国专利出申请第2014-185084号的说明书的全部内容,为了本申请的参考而援引。

实施例

以下,列举实施例更具体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受下述实施例限制,也可以在能够适合前·后述的宗旨的范围加以变更实施,这些均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的范围内。

使用表1的成分组成的钢材,进行热轧、淬火,制造表2所示的板厚的厚钢板。所述表1的“-”意思是没有添加元素。表2中的F值,是规定的式(1)中的10D的值。

所述热轧,如下述,加热至1000~1200℃,以下述条件进行,得到表2所示厚度的热轧板。

(热轧的条件)

加热温度:1000~1200℃

最终温度:800~1100℃

冷却方法:空冷

接着,加热至Ac3点以上之后,经淬火(Q)而制造厚钢板(Q钢板)。

对于如此得到的各钢板,评价以下的特性。

(1)抗拉强度和延展性

从如上述这样得到的各钢板上,提取JIS Z 2201所规定的4号试验片,以JIS Z 2201规定的方法进行拉伸试验,测量抗拉强度和断裂时的断面收缩率。在表2中,将抗拉强度表示为“TS”,将断面收缩率表示为“RA”。在本实施例中,TS为1100MPa以上的,高强度评价为优异(合格),RA为60%以上的,母材的延展性评价为优异(合格)。

(2)低温韧性

从如上述这样得到的各钢板的板厚t/4位置,在L方向上提取3个JIS Z 2242规定的2mmV切口试验片。然后,使用该试验片,以JIS Z 2242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摆锤冲击试验,测量-40℃下的吸收能。在表2中,将-40℃下的吸收能表示为“vE-40”。然后,在本实施例中,上述3个vE-40的平均值为50J以上的,母材的低温韧性评价为优异(合格)。

(3)布氏硬度

测量如上述这样得到的各钢板的、从表面起沿板厚方向至深度2mm的位置的布氏硬度。详细地说,切削钢板表面,将距钢板表面深2mm并与钢板表面平行的面作为测量面。而后,依据JIS Z 2243,以直径10mm的超高合金球施加3000kgf的压力进行测量。测量进行3次,计算其平均值。在本实施例中,如此得到的布氏硬度(平均值)为360以上且440以下的,评价为耐磨耗性优异(合格)。

这些结果显示在表2中。

[表1]

[表2]

表1和表2的实验No.1~10,满足本发明规定的成分组成、A值和E值,因此尽管为TS≥1100MPa的高强度,低温韧性和延展性两方也优异。此外因为还适当地控制了布氏硬度,所以耐磨耗性也优异。

相对于此,下述例有着以下的问题。

实验No.11因为Cr量不足,E值也低,因此强度不足,并且低温韧性降低。

实验No.12因为C量过剩,并且Cr量不足,E值也低,因此布氏硬度高于上限,延展性和低温韧性降低。还有,该实验No.12虽然E值低,但因为C量过剩,所以一般认为抗拉强度达1100MPa以上。

实验No.13~15因为Cr量不足,并且E值低,所以强度不足,并且低温韧性也降低。还有,实验No.15因为B量过剩,所以为低温韧性相当差的结果。

实验No.16和24其S量过剩,并且A值也高于上限,因此延展性和低温韧性降低。

实验No.17其S量和Nb量过剩,A值也高于上限,因此延展性和低温韧性降低。

实验No.18~20其钢中各元素含量和E值虽然处于规定范围内,但A值高于上限,因此延展性和低温韧性降低。

实验No.21其Nb量和N量过剩,A值高于上限,因此延展性和低温韧性降低。

实验No.22和23虽然钢中各元素含量和E值处于规定范围内,但A值高于上限,因此延展性和低温韧性降低。

实验No.25虽然钢中各元素含量和A值处于规定范围内,但E值低于下限值,因此造成强度和低温韧性差的结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