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的防抱死汽车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14662阅读:815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强度的防抱死汽车座椅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高强度的防抱死汽车座椅,包括滑动连接在车底盘上的车座,还包括至少一个用于限制车座在底盘上自由滑动的液压控制单元,所有液压控制单元同步工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单,通过控制电机来驱动油泵以克服双向液压锁的自锁并控制油缸油腔内压力及油量的变化以推动座椅前后调整,无极化调整舒适度高,采用双输出轴电机可以实现同步运行,运转更加稳定。
【专利说明】
一种高强度的防抱死汽车座椅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移动的车座,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强度的防抱死汽车座椅。
【背景技术】
[0002]I,为何解锁现有汽车座椅中,主驾驶和副驾驶的座椅在完成前后位置调整后就“锁死”不能动了,当车体发生前方碰撞时,车体的结构件就会向后发生变形和冲击,因为座椅无法解除“锁定”状态,座椅上的人就无法躲闪,轻则造成人员腿骨骨折、重则被卡住、卡死,甚至气囊窒息等二次伤害。
[0003]为了避免这种悲剧的发生,本产品能在汽车发生碰撞的同时使座椅解除“锁定”并主动实现向后的移动从而及时给前排人员拓展生命空间,使其避免或减轻伤害。
[0004]2,提高强度的原因,有些防抱死技术方案中,为了提高解锁的时效,车座的承受能力往往通过电机的自锁来实现,一般都比较弱大约在600公斤左右,随着国家标准将承受能力提高到1350公斤,其产品已根本无法满足国标的技术要求;另外,其产品方案中的驱动部件都直接暴露在冲击环境下,一旦发生前方碰撞就会形成大的冲击易造成驱动部件的损坏从而导致广品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车座无法快速解除锁定和防抱死座椅承载能力差的问题而提供的一种高强度的防抱死汽车座椅。
[0006]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种高强度的防抱死汽车座椅,包括滑动连接在车底盘上的车座,还包括至少一个用于限制车座在底盘上自由滑动的液压控制单元,所有液压控制单元同步工作,所述的液压控制单元包括液压油缸、由电机驱动的油栗和双向液压锁,液压油缸内的活塞将液压油缸分割成前油腔和后油腔,前油腔和后油腔通过油管分别与双向液压锁的两个油口连接,并通过双向液压锁的自锁来限制前油腔和后油腔内液压油的自由流动,油栗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分别与双向液压锁的另外两个油口连接,以便于通过油栗的作用力克服双向液压锁的自锁来实现液压油缸的前油腔和后油腔内液压油的流通,以改变前油腔和后油腔内的压力来控制活塞的位置,以便于带动与活塞相连接的活塞杆往复运动,通过活塞杆的往复运动驱动车座的位置调整。
[0008]所述的液压控制单元中至少设置有一个用于检测液压控制单元油腔内压力变化的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检测到油腔内油压变化到设置的安全值时传递信号给ECU,并通过ECU发出指令给电机并控制电机加速转动,从而驱动油栗快速的克服双向液压锁的自锁调整油腔内的压力以实现车座的主动后撤。
[0009]所述的ECU还与汽车的加速度传感器连接,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到车的加速度增大到安全值时,传递信号给ECU并通过ECU发出指令给电机控制电机加速转动,从而驱动油栗快速的克服双向液压锁的自锁调整油腔内的压力以实现车座的主动后撤。
[0010]液压控制单元上设置有补油口。
[0011]补油口上连接有液压油补偿器,且油腔上连接有用于检测油腔内液体损耗量的检测器,当检测器检测到油腔内有油量损耗时发出信号给ECU,并通过ECU控制液压油补偿器补充器为油腔内补充损耗的油量。
[0012]所述车座滑动方向上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限制车座调整范围的限位开关,限位开关与电机相互配合。
[0013]所述的油管通过快速接头配合连接。
[0014]所述的液压油缸和活塞杆的固定方式采用液压油缸固定在车底盘上且活塞杆的伸出端固定在车座上或者液压油缸固定在车座上且活塞杆的伸出端固定在车底盘上中的任意一种。
[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6]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单,通过控制电机来驱动油栗以克服双向液压锁的自锁并控制油缸油腔内压力及油量的变化以推动座椅前后调整,无极化调整舒适度高,采用双输出轴电机可以实现同步运行,运转更加稳定,另外当发生前方碰撞时座椅会由于惯性向前冲击并带动活塞挤压前油腔,使得里边的压力突然增大,此时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压力增大并达到设定值,就启动ECU并控制电机驱动油栗加速往前油腔内注油使前油腔内压力增大并推动活塞向后移动以实现带动座椅的主动后撤,避免了碰撞之后出现乘客被卡死的问题,同时避免了人员昏迷时不能自主调整后撤造成的窒息的问题,采用液压系统传动稳定,使用相当方便而且成本较低,没有噪音。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车座的安装示意图。
[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液压控制单元的原理简图。
[0019]图示标记:1、车座;2、滑轨;3、液压控制单元;301、活塞;302、活塞杆;303、后油腔;304、压力传感器;305、油栗;306、双向液压锁;307、前油腔;308、电机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图中所示,【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0021]—种高强度的防抱死汽车座椅,包括滑动连接在车底盘上的车座I,还包括至少一个用于限制车座I在底盘上自由滑动的液压控制单元3,所有液压控制单元3同步工作,所述的液压控制单元3包括液压油缸、由电机308驱动的油栗305和双向液压锁306,液压油缸内的活塞301将液压油缸分割成前油腔307和后油腔303,前油腔307和后油腔303通过油管分别与双向液压锁306的两个油口连接,并通过双向液压锁306的自锁来限制前油腔307和后油腔303内液压油的自由流动,油栗305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分别与双向液压锁306的另外两个油口连接,以便于通过油栗305的作用力克服双向液压锁306的自锁来实现液压油缸的前油腔307和后油腔303内液压油的流通,以改变前油腔307和后油腔303内的压力来控制活塞301的位置,以便于带动与活塞301相连接的活塞杆往复运动,通过活塞杆的往复运动驱动车座I的位置调整。
[0022]所述的液压控制单元3中至少设置有一个用于检测液压控制单元3油腔内压力变化的压力传感器304,压力传感器304检测到油腔内油压变化到设置的安全值时传递信号给E⑶,并通过E⑶发出指令给电机308并控制电机308加速转动,从而驱动油栗305快速的克服双向液压锁306的自锁调整油腔内的压力以实现车座的主动后撤。
[0023]所述的ECU还与汽车的加速度传感器连接,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到车的加速度增大到安全值时,传递信号给ECU并通过ECU发出指令给电机308控制电机308加速转动,从而驱动油栗305快速的克服双向液压锁306的自锁调整油腔内的压力以实现车座的主动后撤。
[0024]液压控制单元上设置有补油口。
[0025]补油口上连接有液压油补偿器,且油腔上连接有用于检测油腔内液体损耗量的检测器,当检测器检测到油腔内有油量损耗时发出信号给ECU,并通过ECU控制液压油补偿器补充器为油腔内补充损耗的油量。
[0026]所述车座I滑动方向上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限制车座调整范围的限位开关,限位开关与电机308相互配合。
[0027]所述的油管通过快速接头配合连接。
[0028]所述的液压油缸和活塞杆的固定方式采用液压油缸固定在车底盘上且活塞杆的伸出端固定在车座上或者液压油缸固定在车座上且活塞杆的伸出端固定在车底盘上中的任意一种。
[0029]活塞杆可以固定在滑轨上,也可以直接固定在车座上。
[0030]所述的电机电机通过多个开关控制,如采用S1、S2和S3控制电机工作,其中SI和S2分别控制电机电机两个相反方向转动来驱动栗实现座椅的前后移动,开关可以安装在车的操作面板或座椅的侧面板上便于人控制,S3为单掷开关与传感器做成一体,当油缸前腔中的压力瞬间增大,其压力达到传感器设定的值时会通过ECU控制电机的开关S3闭合来控制电机加速转动以便使油栗快速地将油缸后油腔内的油抽到前油腔内实现座椅的加速后撤。
[0031]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通过电机驱动油栗在克服双向液压锁的自锁作用后,通过栗进出油口的压力变化来改变油缸两个油腔内的压力及油量分布以实现调整座椅前后移动的目的,当电机不动时通过双向液压锁的自锁来切断油管的贯通从而使油缸活塞不能活动,因为活塞伸出的两端通过滑轨固定在车座上,从而控制车座无法在滑轨上自由滑动;当需要调节车座位置时,只需要控制电机的对应开关S1、S2来控制电机驱动栗,就可以改变油缸两个油腔内的压力及油量分布来带动活塞移动从而使座椅移动,当调节到合适位置,然后关闭开关使电机和液压栗停止工作,双向液压锁发挥锁定功能使液压油缸活塞无法移动,从而使车座固定。
[0032]本实用新型在发生前方碰撞时候因为惯性车座向前冲击,冲击力带动活塞使得油缸前腔中的压力瞬间增大,其压力达到传感器设定的值时会通过ECU控制电机的开关S3闭合,电机工作使栗将后油腔的油抽到前油腔并对活塞形成压力,从而实现车座快速主动后撤。从而避免了驾驶员或者副驾驶员因反应迟缓无法迅速解除座椅固定状态而被车体的变形冲击致残、卡住死、受伤导致昏迷时无法自主调整座椅造成的人员窒息死亡。
[0033]本实用新型所列举的技术方案和实施方式并非是限制,与本实用新型所列举的技术方案和实施方式等同或者效果相同方案都在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高强度的防抱死汽车座椅,包括滑动连接在车底盘上的车座(I),还包括至少一个用于限制车座(I)在底盘上自由滑动的液压控制单元(3),所有液压控制单元(3)同步工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压控制单元(3)包括液压油缸、由电机(308)驱动的油栗(305)和双向液压锁(306),液压油缸内的活塞(301)将液压油缸分割成前油腔(307)和后油腔(303),前油腔(307)和后油腔(303)通过油管分别与双向液压锁(306)的两个油口连接,并通过双向液压锁(306 )的自锁来限制前油腔(307 )和后油腔(303 )内液压油的自由流动,油栗(305)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分别与双向液压锁(306)的另外两个油口连接,以便于通过油栗(305)的作用力克服双向液压锁(306)的自锁来实现液压油缸的前油腔(307)和后油腔(303)内液压油的流通,以改变前油腔(307)和后油腔(303)内的压力来控制活塞(301)的位置,以便于带动与活塞(301)相连接的活塞杆往复运动,通过活塞杆的往复运动驱动车座(I)的位置调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的防抱死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压控制单元(3)中至少设置有一个用于液压控制单元(3)油腔内压力变化的压力传感器(304),压力传感器(304)检测到油腔内油压变化到设置的安全值时传递信号给ECU,并通过ECU发出指令给电机(308 )并控制电机(308 )加速转动,从而驱动油栗(305 )快速的克服双向液压锁(306)的自锁调整油腔内的压力以实现车座的主动后撤。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的防抱死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ECU还与汽车的加速度传感器连接,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到车的加速度增大到安全值时,传递信号给E⑶并通过ECU发出指令给电机(308)控制电机(308)加速转动,从而驱动油栗(305)快速的克服双向液压锁(306)的自锁调整油腔内的压力以实现车座的主动后撤。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的防抱死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压控制单元上设置有补油口。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的防抱死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补油口上连接有液压油补偿器,油腔上连接有用于检测油腔内液体损耗量的检测器,当检测器检测到油腔内有油量损耗时发出信号给ECU,并通过ECU控制液压油补偿器补充器为油腔内补充损耗的油量。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的防抱死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座(I)滑动方向上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限制车座调整范围的限位开关,限位开关与电机(308)相互配合。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的防抱死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管通过快速接头配合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的防抱死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压油缸和活塞杆的固定方式采用液压油缸固定在车底盘上且活塞杆的伸出端固定在车座上或者液压油缸固定在车座上且活塞杆的伸出端固定在车底盘上中的任意一种。
【文档编号】B60N2/427GK205706277SQ201620592023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6月17日
【发明人】张元宏, 张天民
【申请人】张元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