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模具清洗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29915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模具清洗剂。



背景技术:

模具清洗是模具保养维护中的一道关键工序,也是制约模具维护的瓶颈。因为模具制造开发的速度远快于模具清洗的速度,而模具经过快速清洗后马上又要准备进行下一次的生产,这样留给模具清洗的时间就相当有限。通过对工厂的调查发现,厂房内排列在走廊和车间里的模具几乎占满了车间有限的操作空间,仅仅只是等着被清洗。有些公司在一次生产结束后,没有进行任何清洗处理就直接将模具复位,并继续用于再生产。如果生产出的塑料零件是清洁的,那么就表示模具的运转没有任何问题。久而久之,公司内部就会形成一种“临时救火式”的文化观念,只有在模具内积累的残余物影响到零件质量或者模具被磨损时,才需要对模具进行清洗,清洗过程也只是一带而过。

针对上述情况,市场上开发出了很多类型的模具清洗剂,但大多各有缺陷,或是清洗效果差、或是防锈性能差、或是泡沫量过多。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出一种金属模具清洗剂,具有防锈性好且低泡的特点。

技术方案:一种金属模具清洗剂,由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组成:

无水偏硅酸钠5~20份

三聚磷酸钠2~4份

强酸铵防锈剂2~5份

聚乙烯吡咯烷酮1~3份

水性防锈剂5~8份

失水山梨醇酯4~6份

水500~600份。

进一步的,所述水性防锈剂为长链聚三元羧酸酯。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金属模具清洗剂,本发明中选用聚乙烯吡咯烷酮作为表面活性剂,其在温度40度以上时基本不产生泡沫,其对由于基本不会产生乳化,油水分层,从而具有很好的抑制泡沫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提高消泡的特点,本发明还加入了失水山梨醇酯。选用无水偏硅酸钠作为洗涤剂,实验表面,在加入量在4~6份时,其清洗能量较强,且漂洗时不容易残留印记。防锈剂同时选用了强酸铵防锈剂和水性防锈剂,水性防锈剂优选长链聚三元羧酸酯,实验发现这两种防锈剂的同时加入对多数金属模具材料均产生很好的防锈功能,且具有很好的抗硬水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做更进一步的解释。

一种金属模具清洗剂,由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组成:

无水偏硅酸钠5~20份

三聚磷酸钠2~4份

强酸铵防锈剂2~5份

聚乙烯吡咯烷酮1~3份

水性防锈剂5~8份

失水山梨醇酯4~6份

水500~600份。

其中,水性防锈剂为长链聚三元羧酸酯。

本发明制备得到的成品,其没有刺激性气味,在40度以上为透明溶液。使用时,将金属模具在清洗剂中保持2小时,并控制温度在50度以上,能够明显出现絮状物和不溶物的产生,即对金属磨具表面的残留物进行了有效的清洗;同时,清洗过程中经过测量发现,金属模具表面产生的泡沫厚度小于5毫米,即明显具有少泡的特点。清洗结束后,对模具经行20度的烘箱干燥处理,使得在金属磨具表面能够产生5微米左右的防锈膜。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的一种金属模具清洗剂,本发明中选用聚乙烯吡咯烷酮作为表面活性剂,其在温度40度以上时基本不产生泡沫,其对由于基本不会产生乳化,油水分层,从而具有很好的抑制泡沫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提高消泡的特点,本发明还加入了失水山梨醇酯。选用无水偏硅酸钠作为洗涤剂,实验表面,在加入量在4~6份时,其清洗能量较强,且漂洗时不容易残留印记。防锈剂同时选用了强酸铵防锈剂和水性防锈剂,水性防锈剂优选长链聚三元羧酸酯,实验发现这两种防锈剂的同时加入对多数金属模具材料均产生很好的防锈功能,且具有很好的抗硬水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张楠;周思扬;张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镇江佳鑫精工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6.08.29
技术公布日:2018.03.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