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泥质和低品位难处理粉矿的造粒堆浸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4690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泥质和低品位难处理粉矿的造粒堆浸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对原矿石进行破碎处理得到细粒级矿,对粗粒级矿进行洗矿分级处理得到泥质矿;

S2:将步骤S1得到的细粒级矿和泥质矿送入造粒机;且将预先调制好的由包含聚乙烯醇、聚丙烯酰胺、水、硫酸和微生物菌剂的粘结剂以及包含呋喃树脂的固化剂组成的混合溶液加入到造粒机中,与细粒级矿和泥质矿混合;由造粒机处理得到矿物颗粒;

S3:将步骤S2中由造粒机制备得到的矿物颗粒送到堆场筑堆;

S4:筑堆完成后按湿法堆浸技术进行喷淋作业得到浸出液;

S5:利用收集到的浸出液进行萃取-反萃-电积处理得到电积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质和低品位难处理粉矿的造粒堆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细粒级矿的粒径不大于3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质和低品位难处理粉矿的造粒堆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由造粒机处理得到矿粉颗粒的大小控制为20~30m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泥质和低品位难处理粉矿的造粒堆浸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之前,进行粘结剂与固化剂混合溶液的配制,其配制步骤如下,

P1:确定配制混合溶液所需用水量;配制混合溶液所需水用量为单位细粒级矿和泥质矿质量×【(15~18%)-细粒级矿和泥质矿与混合溶液混合前的含水率】;

P2:确定单位细粒级矿和泥质矿造粒所需的聚乙烯醇、聚丙烯酰胺、硫酸和呋喃树脂的用量;

P3:将步骤P1确定出的用水量分成六份分别放置;

P4:将步骤P2确定的呋喃树脂溶于一份水中制备得到固化剂;

P5:选择一份水进行加热处理,并将步骤P2确定出的聚乙烯醇溶于加热后的热水中;

P6:将所述步骤P5中溶于热水中形成溶液的聚乙烯醇溶液再次溶于一份冷水中,搅拌均匀;

P7:将步骤P2确定出的聚丙烯酰胺溶于一份水中,并将融入完全后的聚丙烯酰胺溶液与步骤P6中与冷水混合后得到的聚乙烯醇溶液进行混合;

P8:将步骤P2确定出的硫酸溶于一份水中进行稀释,并将稀释完成后的硫酸溶液加入到所述步骤P7中最终混合得到的溶液中进行混合;

P9:将微生物菌剂溶于一份水中,并将融合完全后的溶液加入到所述步骤P8最后得到的混合溶液中,制备得到粘结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泥质和低品位难处理粉矿的造粒堆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P2中聚乙烯醇、聚丙烯酰胺用量与细粒级矿和泥质矿矿粉质量的百分比分别为0.10~0.12%及0.010~0.012%;所述硫酸的用量为20~30g/L;所用微生物菌剂为包括氧化铁硫杆菌(CCM-1)和氧化硫硫杆菌(CCM-2)的专属浸矿微生物;所述呋喃树脂的用量与细粒级矿和泥质矿矿粉质量的百分比为0.0008~0.0010%;

且所述微生物菌剂含菌量在粘结剂中不小于1×105个/ml。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质和低品位难处理粉矿的造粒堆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由造粒机制备得到的矿物颗粒的水分质量控制在矿物颗粒总质量的15~18%之间。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泥质和低品位难处理粉矿的造粒堆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5中加热后的水温温度控制在90℃以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质和低品位难处理粉矿的造粒堆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堆场筑堆采用叠加方式进行,堆高为50-100cm之间。

9.如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一种泥质和低品位难处理粉矿的造粒堆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喷淋作业时使用10~15g/L的硫酸溶液进行间歇喷淋处理,且按照3~4次/天,2h/次的操作方式进行。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泥质和低品位难处理粉矿的造粒堆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浸出过程中,实时监控浸出液硫酸浓度和铜浓度变化情况,依浓度变化情况调节喷淋液硫酸的浓度和喷淋强度。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