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耐海水腐蚀的新型Al‑Mg‑Si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6837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强度耐腐蚀的新型铝合金,其特征在于成分如下:

Mg:1.8~3.6 wt.%;

Si:1.6 ~3.3 wt.%;

Mn:0.45~0.65 wt.%;

Cr:0.25~0.35 wt.%;

Zr:0.15~0.3 wt.%;

Ti:0.2~0.3 wt.%;

Ag:0.2~0.5 wt.%;

其它杂质单个≤0. 03 wt.%,总和≤0. 1 wt.%,余量为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腐蚀铝合金,其特征在于:Mg/Si比为0.98~1.23 。

3.一种如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Al-Mg-Si合金材料的熔炼铸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进行:

(a)熔化:在熔铸过程中,室温相对湿度要严格控制在40%以下,待铝块熔化50%左右时,加特制覆盖剂,随后按顺序加入Al-Mn中间合金、Al-Si中间合金、Al-Zr中间合金、Al-Cr中间合金,最后等熔体温度升到740℃时,加入铝箔包覆的Mg块,在中间合金熔化过程中,保证有覆盖剂覆盖在液面上,防止氧化,阻隔气体进入熔体;

(b)除气、除渣:待中间合金完全熔化后,静置一定时间,当升温至720~740℃后,在熔体中分三次加入约为合金总质量0.6%的C2Cl6(具体步骤C2Cl6浸没于熔体中至无黄色气体冒出),气体除完之后,把熔体上漂浮的渣子全部扒出;

(c)精炼:然后在720~740℃的温度下静置一定时间(据熔炼量大小调整,以下同),使熔体中的合金成分完全扩散均匀,无成分偏析存在;

(d)浇注:加入Al-Ti中间合金,经搅拌,静置一定时间,降温至710-720℃,在水冷铜模中浇注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Al-Mg-Si合金铸锭,其特征在于:对其进行均匀化处理,具体处理方法为在520-540℃的温度下,保温24-72h,然后冷却至室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Al-Mg-Si合金,其特征在于对其进行轧制工艺控制,具体操作为将均匀化处理后的合金铸锭在460℃条件下保温一定时间,之后热轧5道次,始轧温度为460℃,终轧温度不低于380℃,道次变形量需严格控制,第一、二道次加工率为10~15%,第三、四道次加工率为25~35%,第五道次加工率为20~2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Al-Mg-Si合金材料固溶时效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

(a)固溶处理:将轧制后的Al-Mg-Si合金板材加热到520-530℃,保温4-12h,然后水淬至室温,其中淬火转移时间不大于25s;

(b)两步时效处理:将固溶处理后的Al-Mg-Si合金板材升温190-240℃预时效0.2-2h,之后150-160℃时效48-120h,得Al-Mg-Si合金材料。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