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空薄壁管状镁合金型材的挤压成型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0994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中空薄壁管状镁合金型材的挤压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镁合金坯料预处理步骤和挤压步骤,其中,

镁合金坯料预处理步骤包括将设定比例的镁合金坯料置于惰性气体气氛中加热至300℃并保温12~24小时后作第一次分级均匀化处理,然后制成铸棒,并对铸棒作第二次分级均匀化处理;

所述镁合金坯料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Al:3.3~3.8wt.%,Zn:1.2~1.8wt.%,Mn:0.38~0.42wt.%,Si≤0.03wt.%,Cr≤0.003wt.%,余量为Mg及不可去除杂质;

所述挤压成型工艺还包括对挤压成型的中空薄壁管状镁合金型材表面进行化学气相沉积和磁控溅射镀膜,以在中空薄壁管状镁合金型材表面沉积碳化钨过渡层和铬膜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空薄壁管状镁合金型材的挤压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步骤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将挤压模具和挤压筒进行加热,挤压筒加热至370℃~415℃,挤压模具加热至375~420℃,随后将挤压模具装入挤压筒内;

步骤S22、将铸棒送入挤压机内进行挤压成型,得到中空薄壁管状镁合金型材;

步骤S23、待挤压成型得到中空薄壁管状镁合金型材的温度降至200~240℃,使用自动矫直机进行矫直处理,以控制壁厚在0.9±0.02mm的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空薄壁管状镁合金型材的挤压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3之后还包括对中空薄壁管状镁合金型材作第三次分级均匀化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空薄壁管状镁合金型材的挤压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对挤压成型的中空薄壁管状镁合金型材进行表面化学气相沉积制备碳化钨过渡层,具体为:以石墨和钨共同为阴电极,通入乙炔气体,以在镁合金型材表面利用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沉积碳化钨过渡层,操作参数设置如下:真空度:在2~5小时内降低至1.6×10-4Pa~8×10-4Pa,温度:在2~3小时内由室温升至350℃;乙炔气体流量:7~9sc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空薄壁管状镁合金型材的挤压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对挤压成型的中空薄壁管状镁合金型材表面进行磁控溅射镀膜,具体为:在氩气气氛中,在已经沉积在镁合金型表面的碳化钨过渡层上利用磁控溅射沉积铬膜层,操作参数设置如下:真空度:6.7×10-3Pa~7.1×10-1Pa、氩气流量:10~50sccm、溅射时间:30~60min、沉积温度:350~680℃。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空薄壁管状镁合金型材的挤压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2中,挤压机的挤压杆的推杆速率为6~7m/min,挤压比为49~5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空薄壁管状镁合金型材的挤压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次分级均匀化处理具体包括:首先将镁合金坯料加热至320-350℃并保温4小时,随后加热至360-375℃并保温8小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空薄壁管状镁合金型材的挤压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次分级均匀化处理具体包括:先将铸棒加热至380~400℃并保温2小时,随后加热至405~420℃并保温5小时,最后加热至430~445℃并保温1小时。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空薄壁管状镁合金型材的挤压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次分级均匀化处理具体包括:首先将镁合金型材加热至120~180℃并保温2小时,随后加热至200~230℃并保温3小时。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