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砂芯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二氧化碳硬化树脂打制砂芯的方法。
背景技术:
铸钢件叶轮常用的打制砂芯方法是采用呋喃树脂砂制芯。此种方案弊端在于呋喃树脂砂可使用时间短,在叶片没有很好的成型前就已经硬化,及在起模过程中不能很好的把握型砂硬化的程度,不能保证叶片很好的成型,造成产品的表面质量差,尺寸控制困难,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二氧化碳硬化树脂打制砂芯的方法,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二氧化碳硬化树脂打制砂芯的方法,步骤如下:
(1)采用二氧化硅砂与树脂进行混合配制,二氧化硅砂与树脂的质量比为100:2.5~3.5;
(2)打制叶片砂芯,并按照实际要求,保证成型好;
(3)使用二氧化碳进行硬化,硬化时间为3~15min;
(4)待硬化后的型砂达到规定的强度后,取出叶片模具;
(5)使用二氧化碳对叶片再次进行二氧化碳硬化,使之达到符合要求的硬化强度。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1)中,二氧化硅的颗粒直径为40~70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1)中,二氧化硅砂与树脂的质量比为100:3。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3)中,硬化时间为5~10min。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使用二氧化碳进行硬化,能够保证型砂的可使用时间长,打制铸钢件叶轮能够在充分成型的基础上进行硬化,保证了叶片的成型,也保证了起模的成型,最终保证了产品表面质量,解决了铸钢件叶轮表面质量差的问题,给产品质量提供了保障,同时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给工厂创造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用二氧化碳硬化树脂打制砂芯的步骤如下:
(1)采用二氧化硅砂与树脂进行混合配制,二氧化硅砂与树脂的质量比为100:2.5;二氧化硅的颗粒直径为40目;
(2)打制叶片砂芯,并按照实际要求,保证成型好;
(3)使用二氧化碳进行硬化,硬化时间为15min;
(4)待硬化后的型砂达到规定的强度后,取出叶片模具;
(5)使用二氧化碳对叶片再次进行二氧化碳硬化,使之达到符合要求的硬化强度。
实施例2
用二氧化碳硬化树脂打制砂芯的步骤如下:
(1)采用二氧化硅砂与树脂进行混合配制,二氧化硅砂与树脂的质量比为100:3;二氧化硅的颗粒直径为55目;
(2)打制叶片砂芯,并按照实际要求,保证成型好;
(3)使用二氧化碳进行硬化,硬化时间为9min;
(4)待硬化后的型砂达到规定的强度后,取出叶片模具;
(5)使用二氧化碳对叶片再次进行二氧化碳硬化,使之达到符合要求的硬化强度。
实施例3
用二氧化碳硬化树脂打制砂芯的步骤如下:
(1)采用二氧化硅砂与树脂进行混合配制,二氧化硅砂与树脂的质量比为100:3.5;二氧化硅的颗粒直径为70目;
(2)打制叶片砂芯,并按照实际要求,保证成型好;
(3)使用二氧化碳进行硬化,硬化时间为3min;
(4)待硬化后的型砂达到规定的强度后,取出叶片模具;
(5)使用二氧化碳对叶片再次进行二氧化碳硬化,使之达到符合要求的硬化强度。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