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易熔合金加注回收系统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9861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移动式易熔合金加注回收系统,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机架(1)上端固定框安装加注回收箱体(2),机架(1)底板固定加注装置(4),加注回收箱体(2)盖板设有回收装置(3),加注回收箱体(2)右侧板安装控制装置(5),加注回收箱体(2)后面板安装第一液位传感器(6)、第二液位传感器(7)、温度传感器(8)和液体加热器(9),控制装置(5)设有系统电源线(10),加注回收箱体(2)内下端灌注易熔合金(17),易熔合金(17)上方灌注加热载体(16);

所述的加注回收箱体(2)由前面板(21)、后面板(22)、右侧板(23)、左侧板(28)、把手(24)、箱体底板(25)、观察窗(26)、盖板(27)、固态易熔金属加注孔(271)、第一盖板孔(272)、第二盖板孔(273)、加注孔盖板(274)组成,把手(24)固焊在右侧板(23)上,观察窗(26)安装在前面板(21)上,固态易熔合金加注孔(271)、第一盖板孔(272)、第二盖板孔(273)位于盖板(27)上,加注孔盖板(274)安装在盖板(27)上,用于覆盖固态易熔金属加注孔(271);

所述的回收装置(3)由回收泵(31)、第一电源与信号线束(311)、三位四通电磁阀(32)、第二电源与信号线束(321)、第四导管(33)、第五导管(34)、第一导管(35)、第二导管(36)、第三导管(37)、过滤装置(38)组成,三位四通电磁阀(32)连接第一导管(35)、第二导管(36)、第三导管(37),第三导管(37)穿过盖板(27)上的第二盖板孔(273)插入加热载体(16)中,回收泵(31)通过第四导管(33)与三位四通电磁阀(32)相连接,第五导管(34)的一端与回收泵(31)相连接,另外一端穿过盖板(27)上的第一盖板孔(272)插入过滤装置(38)中,三位四通电磁阀(32)通过第二电源与信号线束(321)与控制装置(5)相连接,回收泵(31)通过第一电源与信号线束(311)与控制装置(5)相连接;

所述的加注装置(4)由包括加注泵(41)、第三电源与信号线束(411)、二位三通电磁阀(42)、第四电源与信号线束(421)、第六导管(43)、第七导管(44)、第八导管(45)、第九导管(46)组成;二位三通电磁阀(42)接有第六导管(43)和第七导管(44),第六导管(43)穿过前面板(21),插入加热载体(110)中,第七导管(44),穿过箱体底板(25)插入易熔合金(17)中,加注泵(41)通过第八导管(45)与二位三通电磁阀(42)相连接,第九导管(46)的一端连接加注泵(41),二位三通电磁阀(42)通过第四电源与信号线束(421)与控制装置(5)相连接,加注泵(41)通过第三电源与信号线束(411)与控制装置(5)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易熔合金加注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1)还设有4套车轮组件(11)、机架底板(12)、电磁阀底座(13)、固定框(14)、4件支撑角钢(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易熔合金加注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装置(5)连接有系统电源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易熔合金加注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液位传感器(6)通过第五电源与信号线束(61)与控制装置相连接;第二液位传感器(7)通过第六电源与信号线束(71)与控制装置(5)相连接;温度传感器(8)通过第七电源与信号线束(81)与控制装置(5)相连接;液体加热器(9)通过第八电源与信号线束(91)与控制装置(5)相连接。

5.一种移动式易熔合金加注回收系统使用方法,包括易熔合金的加注及回收,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加注易熔合金:

1)将易熔合金加注回收系统利用机架的4个车轮组件移动至工作场所;

2)通过控制装置接通系统电源线,给移动式易熔合金加注回收系统供电;

3)在控制装置上分别输入加热载体液面设定值、加热载体加热温度设定值、易熔合金液面警戒设定值;

4)打开加注孔盖板,将已知熔点或熔化温度范围的固态易熔合金从固态易熔合金加注孔添加进加注回收箱体;

5)利用控制装置,通过第二电源与信号线束启动三位四通电磁阀,接通第一导管和第四导管;

6)依据共晶型易熔合金的熔点,或非共晶型易熔合金的熔化温度范围,选择加热载体;当易熔合金的熔点或熔化温度范围低于100℃时,采用水浴法,选择水作为加热载体;当易熔合金的熔点或熔化温度范围介于100℃~232℃之间时,采用油浴法,选择甲基硅油或丙三醇作为加热载体;控制装置通过第一电源与信号线束发送信号启动回收泵,经过第一导管、三位四通电磁阀、第四导管、回收泵、第五导管和过滤装置,从外界抽取常温加热载体添加进加注回收箱体;

7)第一液位传感器通过第五电源与信号线束实时传输加热载体的液面数据到控制装置;当加热载体液面上升到淹没过液体加热器的加热载体液面设定值时,控制装置通过第一电源与信号线束发送信号关闭回收泵;

8)控制装置通过第八电源与信号线束启动液体加热器,给加热载体升温;

9)温度传感器实时采集加注回收箱体内部加热载体的温度数据,通过第七电源与信号线束将所采集的温度数据传递给控制装置;

10)当加注回收箱体内部加热载体的温度上升到高于易熔合金熔点的加热载体温度设定值时,控制装置通过第八电源与信号线束控制液体加热器进入变频恒温加热状态;

11)通过观察窗观察加注回收箱体内部易熔合金的融化状态;

12)当加注回收箱体内部易熔合金完全融化后,控制装置通过第四电源与信号线束启动二位三通电磁阀,接通第七导管和第八导管;

13)控制装置通过第三电源与信号线束发送信号启动加注泵,经过第七导管、二位三通电磁阀、第八导管、加注泵、第九导管,将加注回收箱体内部的液态易熔合金进行输出,加注到所需工作场所;

14)第二液位传感器通过第六电源与信号线束实时传输易熔合金的液面数据到控制装置;

15)随着加注工作的进行,当易熔合金的液面降低到易熔合金液面警戒设定值时,控制装置发出提示音;打开加注孔盖板,将固态易熔合金从固态易熔合金加注孔添加进加注回收箱体,直至提示音消除;

16)当易熔合金的加注工作完成后,控制装置通过第四电源与信号线束启动二位三通电磁阀,接通第六导管和第八导管,利用加注回收箱体内部的加热载体,清理残留在二位三通电磁阀、第八导管、加注泵和第九导管内的易熔合金;

17)清理工作完成后,控制装置通过第三电源与信号线束发送信号关闭加注泵,通过第八电源与信号线束关闭液体加热器,切断系统电源线;

B回收易熔合金:

1)将易熔合金加注回收系统利用机架的4个车轮组件移动至工作场所;

2)通过控制装置接通系统电源线,给移动式易熔合金加注回收系统供电;

3)依据待回收的共晶型易熔合金的熔点,或非共晶型易熔合金的熔化温度范围,选择加热载体;当易熔合金的熔点或熔化温度范围低于100℃时,采用水浴法,选择水作为加热载体;当易熔合金的熔点或熔化温度范围介于100℃~232℃之间时,采用油浴法,选择甲基硅油或丙三醇作为加热载体;

4)在控制装置上分别输入加热载体液面设定值、加热载体加热温度设定值;

5)利用控制装置,通过第二电源与信号线束启动三位四通电磁阀,接通第一导管和第四导管;

6)控制装置通过第一电源与信号线束发送信号启动回收泵,经过第一导管、三位四通电磁阀、第四导管、回收泵、第五导管和过滤装置,从外界抽取常温加热载体添加进加注回收箱体;

7)第一液位传感器通过第五电源与信号线束实时传输加热载体的液面数据到控制装置;当加热载体液面上升到淹没过液体加热器的加热载体液面设定值时,控制装置通过第一电源与信号线束发送信号关闭回收泵;

8)控制装置通过第八电源与信号线束启动液体加热器,给加热载体升温;

9)温度传感器实时采集加注回收箱体内部加热载体的温度数据,通过第七电源与信号线束将所采集的温度数据传递给控制装置;

10)当加注回收箱体内部加热载体的温度,上升到高于准备回收的易熔合金熔点的加热载体加热温度设定值时,控制装置通过第八电源与信号线束控制液体加热器进入变频恒温加热状态;

11)控制装置通过第四电源与信号线束启动二位三通电磁阀,接通第七导管和第八导管;

12)控制装置通过第三电源与信号线束发送信号启动加注泵,经过第七导管、二位三通电磁阀、第八导管、加注泵、第九导管,将加注回收箱体内部的加热载体进行输出,加注到待回收的固态易熔合金上;

13)当等待回收的固态易熔合金完全熔化后,控制装置通过第三电源与信号线束发送信号关闭加注泵;

14)控制装置通过第二电源与信号线束启动三位四通电磁阀,接通第二导管和第四导管;

15)控制装置通过第一电源与信号线束发送信号启动回收泵,经过第二导管、三位四通电磁阀、第四导管、回收泵、第五导管和过滤装置,抽取待回收的液态易熔合金添加进加注回收箱体;

16)当易熔合金的回收工作完成后,控制装置通过第二电源与信号线束启动三位四通电磁阀,接通第三导管和第四导管,利用加注回收箱体内部的加热载体,清理残留在三位四通电磁阀、第四导管、回收泵、第五导管和过滤装置上的易熔合金;

17)清理工作完成后,控制装置通过第一电源与信号线束发送信号关闭回收泵,通过第八电源与信号线束关闭液体加热器,切断系统电源线。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