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高通量CVD制备硅碳氧薄膜的装置,包括气源、管路、质量流量计MFC、控制阀门、CVD沉积反应室、废气焚烧炉和排空设备,其特征在于:
气源包括反应气体和载气,反应气体分别是硅烷SiH4、乙烯C2H4和氧气O2,载气为氮气N2,其化学反应过程如下,反应温度为600-800℃的高温:
三种反应气体在CVD沉积反应室内的流向分布而形成浓度比的梯度变化,从而在衬底基片上形成硅碳氧成分比梯度变化的SiCxOy薄膜组合材料;
管路为气体的运输管道,用于连通MFC、控制阀门、CVD沉积反应室、废气焚烧炉和排空设备;
MFC共计7个,用于控制气源的流量;MFC1控制O2流量,MFC2控制C2H4的流量,MFC3控制SiH4的流量,MFC4控制N2汇入O2的流量,MFC5控制N2汇入C2H4的流量,MFC6控制N2汇入SiH4的流量,MFC7控制N2作为吹扫气体的流量;
控制阀门选用三通阀,共计4个,用于控制气体的流向;三通阀1用于控制O2和N2的混合气体流入CVD沉积反应室或直接进入焚烧炉,三通阀2用于控制C2H4和N2的混合气体流入CVD沉积反应室或直接进入焚烧炉,三通阀3用于控制SiH4和N2的混合气体流入CVD沉积反应室或直接进入焚烧炉,吹扫三通阀4用于控制N2流入CVD沉积反应室或直接进入焚烧炉。
废气焚烧炉用于焚烧反应气体或反应废气,将其分解成水、CO2、SiO2等对环境无害的成分;
排空设备用于将焚烧后的气体排入大气中,同时使得整个管道系统相对于大气压产生微弱的负压,以利于整个装置气流的输运。
反应气体进入CVD沉积反应室,经过高温沉积反应形成硅碳氧成分梯度变化的薄膜材料;
所述CVD沉积反应室用于高通量SiCxOy薄膜组合材料的化学反应沉积,包括进气口、高频感应线圈、石英玻璃管、玻璃盖板、石墨基体、衬底基片和废气出口;
进气口共计3个,分别为N2+O2进气口,N2+C2H4进气口,N2+SiH4进气口,三个进气口之间的距离两两相等为1/4反应腔室的宽度,N2+C2H4进气口居中设置,N2+O2、N2+SiH4的进气口分别和对应同侧的反应室侧壁距离相等,也为1/4反应腔室的宽度;
高频感应线圈提供高频感应电流,缠绕于石英玻璃管;
玻璃盖板的宽为石英玻璃管内径的宽度,与石英玻璃管内部大小相适应,内置固定于石英玻璃管中;用于控制反应气体的传输空间,气体传输空间为衬底基片与玻璃盖板间的空间;
石墨基体位于玻璃盖板一侧距其1~10mm处,并作为高频感应受体,在高频感应线圈高频电流的作用下产生涡电流而迅速加热,将热能传递到衬底基片上对其进行加热;
衬底基片位于石墨基体的上表面,且紧贴石墨基体。
废气出口为漏斗状结构,在靠近CVD沉积反应室一端的口径和沉积反应室宽度一致,并逐渐减小至管道的口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高通量CVD制备硅碳氧薄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采用不锈钢材质,在CVD沉积反应室前的管路采用1/8英寸管径,而CVD沉积反应室后的管路采用1/2英寸管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高通量CVD制备硅碳氧薄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基体中,在靠近衬底基片的位置还嵌入了热电偶,以便确定监测衬底基片的温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高通量CVD制备硅碳氧薄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实际使用时,首先需要借助流体模拟软件,对三种气体的输运分布进行模拟计算,从而形成反应气体对比浓度和沉积的SiCxOy薄膜组合材料中硅—碳—氧浓度对比关系,以便建立比较完整的工艺—成分—光学性质的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