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预埋套管的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34798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具预埋套管的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定装置,特别是指一种模具预埋套管的固定装置,属于模具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各种成型的浇铸产品中,往往设有螺纹套管,用于产品之间的连接或固定,因此,在制造浇铸产品的模具时,需要预先将这种螺纹套管与模具固定,以便浇铸后使螺纹套管埋入产品中。而现有技术中,预埋套管的固定容易产生上浮及歪斜,导致浇铸后的产品无法连接或者固定,影响了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模具预埋套管的固定装置,这种模具预埋套管的固定装置,结构简单,位置精度高,确保了浇铸后的产品质量。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模具预埋套管的固定装置,包括上下连接成一体的薄壁段和本体段,所述薄壁段的外表面从上到下依次设有锥面段、第一支撑段、凹槽段和第二支撑段,所述薄壁段上设有弹性槽,所述弹性槽的顶部设有开口,所述薄壁段和本体段连接形成的连接体中心设有通气孔,所述本体段的下半部外表面设有螺纹。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段的外表面设有滚花螺纹。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段的下端设有轴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模具预埋套管的固定装置,结构简单、紧凑、合理,能够快速准确固定预埋套管;本实用新型具有容易制造、成本低、使用拆装方便、工作效率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薄壁段、2-本体段、3-锥面段、4-第一支撑段、5-凹槽段、6-第二支撑段、7-轴肩、8-弹性槽、81-开口、9-通气孔、10-螺纹、11-预埋套管、12-模具。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模具预埋套管的固定装置,包括上下连接成一体的薄壁段1和本体段2,所述薄壁段1的外表面从上到下依次设有锥面段3、第一支撑段4、凹槽段5和第二支撑段6,所述薄壁段1上设有弹性槽8,所述弹性槽8的顶部设有开口81,所述薄壁段1和本体段2连接形成的连接体中心设有通气孔9,所述本体段2的下半部外表面设有螺纹10。

所述第一支撑段4的外表面设有滚花螺纹。

所述第二支撑段6的下端设有轴肩7。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模具预埋套管的固定装置,在安装预埋套管11时,所述锥面段3,起到安装导向作用,便于预埋套管11连接到本实用新型上;所述第一支撑段4和第二支撑段6与预埋套管11的内壁过盈配合,起到密封作用,防止混凝土浆液流入预埋套管11内,同时能有效防止预埋套管11的歪斜;所述凹槽段5减小了本实用新型与预埋套管11的接触面,安装更方便快捷。

所述第一支撑段4的外表面设有滚花螺纹,提高了本实用新型与预埋套管11的摩擦力,能够有效防止预埋套管11的上浮。

所述薄壁段1上设有弹性槽8,所述弹性槽8的顶部设有开口81,确保弹性槽8具有一定的变形能力,一方面可以弥补预埋套管11内径的误差,另一方面可以固紧预埋套管11;所述第二支撑段6的下端设有轴肩7,轴肩7用来定位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模具12上的轴向位置,同时保证本实用新型与模具12的表面垂直。

所述薄壁段1和本体段2连接形成的连接体中心设有通气孔9,本体段2下半部外表面设有螺纹10;所述通气孔9的作用是使预埋套管11的内腔与外界大气互通,避免了安装预埋套管11时内腔气压高而造成的预埋套管11上浮、以及取出时内腔气压低而造成的脱模阻力过大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通过本体段2的螺纹10与模具12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模具预埋套管的固定装置,结构简单、紧凑、合理,能够快速准确固定预埋套管;本实用新型具有容易制造、成本低、使用拆装方便、工作效率高等优点。

应当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施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