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次顶出深腔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34770阅读:803来源:国知局
一种二次顶出深腔模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次顶出深腔模具。



背景技术:

压铸机就是在压力作用下把熔融金属液压射到模具中冷却成型,开模后得到固体金属铸件的一系列工业铸造机械,最初用于压铸铅字。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的进步,尤其是随着汽车、摩托车以及家用电器等工业的发展,诸方面出发,压铸技术已获得极其迅速的发展。一般的产品都是通过一次完整的顶出动作进行出模,但对于一些包紧力度大的特殊产品,在使用一次顶出后,并不能将其完全脱离模具,尤其对于深腔模具而言,模具芯子的直径超过30mm时抱紧力过大,顶出过程中顶针容易变形,产品容易损坏,成品率及生产效率低,因此人们利用二次顶出方式分两次顶出产品。现有的二次顶出模具结构复杂、装配繁琐、制造成本高、故障率高从而导致实用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二次顶出深腔模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二次顶出深腔模具,依次包括定模、动模、固定板及固定在固定板两侧的模脚,所述定模、动模及固定板之间通过导柱连接,所述两侧的模脚上均设有L形的顶块,所述顶块的上下方分别设有二次顶板与一次顶板,所述顶块的一条直角边铰接在所述模脚上,其外直角朝向所述一次顶板,另一条直角边朝向所述二次顶板,所述一次顶板上设有若干顶杆,所述顶杆的端部穿过所述二次顶板及固定板后抵接在所述动模下方,所述二次顶板上设有与模芯相通的压缩顶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定模与动模分开后,当压铸机的顶出装置推出时先推动一次顶板,一次顶板上的顶杆推动动模使动模与固定板分离(产品与中间芯子脱离,产品抱紧力减小),分离一段后一次顶板触碰到L形顶块,L形顶块转动并将二次顶板推出,二次顶板上的压缩顶针将将产品与动模脱开,本实用新型利用L型顶块作为杠杆,结构简单可靠,脱模效率高,制造成本低,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一种二次顶出深腔模具,依次包括定模1、动模2、固定板3及固定在固定板3两侧的模脚4,所述定模1、动模2及固定板3之间通过导柱5连接,定模1与动模2可沿着导柱5活动。两侧的模脚4上均设有呈L形的顶块6,顶块6的数量为4个,分别分布在模脚4的两侧。顶块6的上下方分别设有二次顶板7与一次顶板8。顶块6的一条直角边铰接在模脚4上以实现上下摆动,其外直角朝向一次顶板8,另一条直角边朝向二次顶板7,在一次顶板8上设有若干顶杆81,顶杆81的端部穿过二次顶板7及固定板3后抵接在动模2的下方,在二次顶板7上还设有与模芯相通的压缩顶针71。脱模时,定模1与动模2分开后,当压铸机的顶出装置推出时先推动一次顶板8,顶杆81推动动模2使动模2与固定板3分离(此时产品与中间芯子脱离,产品抱紧力减小),二者分离一段距离后一次顶板8触碰到L形顶块6的直角边使得L形顶块6发生转动,L型顶块6的另一条直角边将二次顶板7推出,此时动模2不动,二次顶板7上的压缩顶针71将产品与动模2分离,取出产品即完成脱模动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