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拉丝模专用外圆抛光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11167阅读:47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到拉丝模具生产加工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拉丝模专用外圆抛光钳,主要应用于手工抛光模具外圆工序中。



背景技术:

拉丝模在生产过程中,在最终清模工序中,需要将模具不锈钢模套外圆的油污及红粉污渍抛光清除,以提高模具的外观质量。目前生产过程中主要有两种方式抛光,一种是用抛光轮抛光,一种是在旋转的主轴上裹上砂纸进行抛光,但是这两种抛光方式都是通过操作员手拿拉丝模具进行抛光,其操作过程中有可能产生擦伤及烧伤等危险,市场上没有一种针对拉丝模外圆抛光的专用抛光夹持的工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是为拉丝模外圆抛光工序中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使用工具,通过抛光钳的使用避免模具与操作员直接接触,降低了操作员的危险系数,提高了模具外圆的抛光质量和生产效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的拉丝模专用外圆抛光钳,包括旋转顶针、轴承、轴承座、钳柄和销钉,所述的钳柄包括左钳柄与右钳柄,两个钳柄之间的连接处采用销钉铰接;所述的轴承座通过螺钉分别固定在两个钳柄的端部,轴承设置在轴承座内,旋转顶针固定在轴承上,所述的在轴承上的两个旋转顶针的旋转中心线在装卡模具时同轴。

进一步,所述的旋转顶针的顶端为平端,顶针后端有带有内螺纹的沉孔,通过沉孔用内六方螺钉将轴承内圆与旋转顶针固定,顶针前端外缘与顶针与轴承的配合端外缘同心度应小于0.02mm。

进一步,所述的轴承为滚珠轴承,所采用轴承外径小于22mm。

进一步,轴承座的外圆尺寸小于25mm。

进一步,所述的钳柄端部有两个用于与轴承底座配合的沉孔。

进一步,两钳柄中间销钉连接的位置为扁平的环状。

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构造简单,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操作员的危险系数,降低擦伤及烧伤的事故概率。由于旋转顶针的顶端做成了小的平面,避免了顶针对模具模芯的损害,由于旋转顶针与模具喇叭口的锥度定位,使模具在抛光钳中牢牢卡住,使模具在抛光过程中更容易操作,降低操作员的劳动强度,并且这种旋转顶针结构可同时装夹两只模具,很大程度上的提高了抛光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新的抛光夹持模具的工具,降低了操作员的危险系数,提高了模具外圆的抛光质量和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钟新型的拉丝模专用外圆抛光钳,包括旋转顶针1、轴承2、轴承座3、钳柄4和销钉5。钳柄4分为左钳柄和右钳柄,左右钳柄的连接处通过销钉5铰接,销钉5铰接的位置为扁平的环状以加强钳柄强度及刚性。在左右钳柄前端的夹持部位上都设有轴承座3以及位于轴承座上的轴承2。由于轴承座3与钳柄4通过两个六方螺钉固定连接,为了使钳柄4上螺钉的头部完全沉入钳柄4内部,在钳柄4上开有沉孔,轴承座3外圆尺寸应小于所要抛光拉丝模尺寸外圆,以保证模具与抛光钳完全接触,轴承座3通常要小于25mm。

轴承座3内的轴承为普通滚珠轴承,所采用轴承外径应小于22mm。旋转顶针同样采用六方螺钉将轴承2内圆与旋转顶针1固定,旋转顶针1后端有带内螺纹的沉孔,旋转顶针1前端外缘与轴承2的配合端外缘同心度应小于0.02mm。为了方便夹持且在夹持过程中不损坏模具,旋转顶针1的顶端为平面。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大大降低工人拉丝模具外圆抛光时的危险系数,模具贴紧抛光轮抛光可自行旋转,使抛光面更加均匀,光泽更加明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